伊利蒙牛为什么停售?
昨天,一则关于“香港两大超市集团百佳、惠康停售蒙牛、伊利,国内两大牛奶在香港市场难觅踪影”的新闻被疯转。对此,蒙牛表示,停售的消息其实是误传。蒙牛目前在香港销售正常,不存在下架的情况。伊利方面也回应称,早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伊利就已经决定退出包括香港在内的海外市场,香港市场自然看不到伊利的身影。
按照常理,一提到停售,人们自然会想到突发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在中国乳业信任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这则关于蒙牛伊利停售的新闻在内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据了解,蒙牛伊利在香港并没有突发安全事故。
诚然,三聚氰胺之后,国产乳制品在国内外乳业的口碑并不好,“早产奶”、“致癌门”等一系列质量问题也加深了国内乳业的信任危机。按照香港本地人的消费习惯,他们更信任港产和进口牛奶,甚至有人说从未买过蒙牛和伊利的奶制品。所以香港对超市停售蒙牛伊利的消息并不敏感,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也远不及它在内地引起的波澜。这一波尤其表现在蒙牛伊利的股价上,给这两家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了解,伊利股份早盘一度下跌6%左右,蒙牛股份也呈下跌趋势。
如果事实真的如伊利蒙牛两家厂家描述的那样,“蒙牛伊利停售”是网络上的误传。那么,这个消息是怎么被误传的,又是谁把这个脏水泼到了蒙牛和伊利身上?在蒙牛的利益无法阻止其股价下跌的情况下,笔者认为不存在行业恶意竞争的嫌疑。
关于行业内的恶意竞争,这在乳品行业并非孤例。类似的事件也发生在这次事件的主角蒙牛和伊利之间。2003年,蒙牛的一名项目经理雇佣了一家公关公司发布攻击业内其他公司的帖子,其中包括伊利和圣元,这也引发了一场诉讼。后来蒙牛又爆出伊利集团花了590多万聘请公关公司对蒙牛进行新闻攻击。后来在网上被踢出蒙牛是“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的幕后主谋……等等。这些关于行业恶意竞争的事件,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从法律角度来说,类似上述事件的恶意竞争属于违法行为。而如果蒙牛伊利停售的谣言真的是微博中的恶性营销造成的,那么散布蒙牛伊利停售谣言的单位或个人是逃脱不了法律责任的。
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其泼脏水,不如做质量。与其专注于恶意竞争,不如做好产品质量。在我国乳业信任危机越来越严峻,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优势逐渐降低的形势下,所有乳企都应该全力以赴,做出远超我国新国标的产品,只有这样,自己的产品才能更快地与国际接轨,才能在与进口乳制品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外,通过这些行业间的恶意竞争,不难发现,在微博营销盛行的当下网络环境下,古老的商战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新的网络形式。越来越多的实体正在从面对面的口水战、拳脚相向走向网络暴力攻击。尤其是在目前商业道德无法靠自觉维护,网络监管薄弱的情况下,这种新形式也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种扭曲的新商业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