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的由来2,清明节的习俗3,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据传说,春秋时期,晋朝的儿子重耳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放途中,他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站不起来了。
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吃的。大家都急得不得了的时候,我把大臣推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公子喝。重耳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被介子推着腿割掉时,他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成为君主,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他即位后,文公一开始奖励了陪伴他流放的功臣,却忘了介子推。很多人抱怨介子推,劝他佩服。然而介子最看不上那些争功的人。他收拾好行李,和母亲悄悄去了绵山。
晋文公听了,羞愧难当,亲自带人去问介休,但介休已经离家去绵山了。绵山山高且险,树木茂密。很难找到两个人。有人提供了一个方案,从三面烧绵山,逼一个介子推出去。大火烧遍绵山,却不见介子推的踪影。大火被扑灭后,人们发现介子推背着他的老母亲已经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去了。
晋文公哭着说。下葬时,我在一个树洞里发现了一本血书,上面写着:“愿我的主人永远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们爬山祭奠。他发现老柳已死,复活了,就给它起了“清明柳”的称号,告诉了世人,于是把寒食节后的这一天命名为“清明节”。
介子推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在《左传》、《史记》等史书的记载中,并没有介子推被烧死的情节。而且寒食节起源于纪念介子推,最早到汉初才有记载(见桓谭新论)。
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后人来解释寒食节。据考证,清明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演无关。清明节作为一个春节,早在周朝之前就确定了。中国幅员辽阔,先秦时期就有南北不同的风俗。文献主要记录北方风俗。唐代是一个各地墓葬祭祀习俗融合的时期,随后清明节的墓葬祭祀习俗逐渐出现在文献中。
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中,传统节日大多被一个附于其上的传说视为“起源”。但据实际调查,这些说法远晚于节日的诞生,是后人建构的。
清明节习俗:
春游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古代称之为春游、寻春等。,即春游,一般也叫“春游”,指的是早春去郊外散步。
郊游这一季节性的民间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是农耕祭祀这一古老的春节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节既有节气,也有节日,清明节的氛围从时间和气象物候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大自然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人们利用扫墓的机会,与家人在山区和农村玩得开心。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节踏青的习俗,历史悠久。清明时节,是春风扬眉吐气、春意盎然的季节。万物含苞待放的时候,去野外郊游早已成为一种习俗。
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会一起去郊外赏景。唐宋时期,远足的习俗尤为盛行。据《旧唐书》“大历二年二月,午时,幸昆明池绿。”可见,春游的习俗早已深入人心。
植树
清明植树前后,春光明媚,春雨纷飞,种植树苗成活率高,生长快。所以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也有人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种树的习俗,据说起源于清明穿柳插柳的习俗。清明节穿柳插柳有三个传说。
第一个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农业的创始人神农,后来发展成祈求长寿的意思。第二个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带领大臣爬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曾经赖以生存的老柳树死而复生,于是给他起了“清明柳”的称号。第三个传说是唐太宗送给大臣一个柳圈,作为驱赶疫情的祝福。
放风筝
风筝也被称为“纸风筝”和“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最受欢迎的活动。风筝是一种用竹条等骨架粘贴纸或丝,拉一根系在上面的长线,在风的作用下放入天空的飞行器,属于只用空气动力的一种飞行器。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不仅在白天穿上它,晚上也穿上它。
晚上在风筝下或稳风拉线上挂一串彩色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称为“神灯”。以前有人把风筝放在蓝天上,然后剪断线,让微风把它们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消除疾病和灾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祭祀
用柳树扫墓被称为“墓祭”,是对祖先“对时间思考的尊重”。祭祀祖先是一种缅怀祖先的方式,其习俗由来已久。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祖先礼让有加,对未来追求谨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节,清明春节是重阳的秋节。
春秋节自古就有。清明节历史悠久,是传统春季习俗的综合和升华。在古代,中国的北方和南方有不同的习俗。唐代以前,我国北方的扫墓主要是在寒食节和寒衣节。
据《礼记》等文献记载,在古代,我国北方地区没有清明节的祭扫,但到了唐代,清明节在墓中祭扫成为一种风气。唐代是中国南北墓葬祭祀习俗融合的时期,沿袭了清明的墓葬祭祀习俗,并流传到全国各地。唐朝以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因为和清明节差不多。
宋元时期,清明节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将禁火、寒食的习俗纳入寒食节,代代相传。
扫墓是清明节习俗的中心。清明节是祭奠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主要是祭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孝心和向往。
清明节原本属于“祭祖节”,在后世的发展演变中被命名为“鬼节”。在古代,人们祭拜祖先是为了表达孝心和感激之情,并不称之为鬼节。根据祭祀地点的不同,清明节可分为墓祭和祠堂祭祀。
墓祭是最常见的,清明祭祀的特点是墓祭。清明祭祀之所以叫扫墓,主要是因为扫墓的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祀,也叫庙会祭祀,是指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里先祭拜祖先,祭祀结束后再开会聚餐。这种祭祀是族人团聚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老家扫墓,就在山上或者高处向老家方向远远地祭祀。
清明节祭祖。按照习俗,人们通常在清明节早上出发去扫墓。扫墓时,人们要带着食物、酒、水果、纸钱等物品到墓地,给亲人的坟头献上食物,然后将纸钱焚烧,为坟头培土,折几根新鲜的树枝插在坟里,然后磕头祭拜。
清明节前后,各地有差异。清明节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因地而异。常见的做法包括两部分: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悬挂纸钱,供奉祭品。扫墓的时候要先对坟墓进行整修,主要是清除杂草,培育新土。
一方面,这种行为可以表达祭祀者的孝心和对祖先的关爱。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中,先人的坟墓与后代的兴衰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修墓是不可忽视的纪念内容。祭品以食物为主,各地品种不同。都是当地人认为可以根据祭祀的经济能力带出去的美食,或者是时令的特色美食。
穿柳枝
清明节和中国有插柳的民俗。据专家介绍,清明节插柳习俗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一些专家认为,插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教导人们种植庄稼的农耕始祖神农。在一些地方,人们把柳枝放在屋檐下预报天气。有句古话叫“柳枝青青,细雨霏霏;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说法。
柳树有很强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在哪里就活在哪里,每年插在哪里,到处都是树荫。
激烈的竞争
拔河早期叫“拔河”,唐代叫“强钩”。它是春秋末期发明的,开始在军事上盛行,后来在民间流传。唐玄宗年间,清明节举行大型拔河比赛。从此,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荡秋千
清明节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之一。五代王人禹《开元天宝遗》记载“天宝宫中至日寒食节,竟竖起秋千,令宫中妻妾大笑,以为是盛宴。
皇帝称之为半仙戏,所以京师士人称之为。"宋代宰相文彦博的《寒食日过龙门》诗,形容为"桥上柳树挂索,多荡挂彩绳。“荡,就是拉皮绳,动。
斗鸡
在古代,斗鸡比赛盛行于清明,斗鸡始于清明,一直持续到夏季至日。中国最早的斗鸡记载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蔚然成风,不仅民间如此,皇帝也不例外。比如唐玄宗最喜欢斗鸡。
刘赦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术的游戏。据明代记载,把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把葫芦高挂在柳树上,弓射葫芦,鸽子飞出来,以飞鸽的高度来判断胜负。
踢球
Cujuju是一种橡皮球,球皮是皮革做的,球内填充羊毛。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北方人最喜欢的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的目的是训练武士。马球就是骑着马,拿着棍子打,古代叫鞠躬。《三国演义》曹植名都中有一句“连篇打句容”。
《金枝析》记载辽国把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习俗,在端午节和重阳节打马球。晋《李实志》也记载晋人在端午节时击球。宋代有“球戏乐”舞队。到了明朝,马球依然流行。
残花会
“蚕花节”是蚕乡特有的民俗文化。在过去的清明节期间,这项民俗活动在吴彤、乌镇、崇福、洲泉等地举行。其中,洲泉的Aśvaghoṣa庙和青石的双庙最为壮观。
Aśvaghoṣa寺,位于洲泉镇西部,在当地被称为“寺中之王”。每年都有很多活动,有迎蚕神、摇快船、台阁闹事、拜香凳、打拳、打龙灯、抬杆、唱戏等。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大部分在船上进行,很有水乡特色。
清明节的古诗:
哀悼日,细雨如泪;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节》
哦,不要感叹京都的灰尘会弄脏白色的衣服,还来得及回到乌巴克湖的镜子家。——陆游《临安春雨初夜》
燕子来通讯社,梨花落清明后。——晏殊《春色》
每逢佳节倍思亲,桃李笑靥,野田荒原只有悲凉。——黄庭坚《清明节》
南北丘陵多墓田,清明互扫。——高柱《清明日来酒》
在风雨中,梨花落了,寒食节也过了,清明节,有几户人家会扫墓会被后人祭拜。——高启《送陈秀彩回沙上省墓》
满眼游丝落絮,红杏花开时,一会儿晴一会儿雨。——冯延巳《鹊踏清明》
问当地人哪里买酒省心?牧童笑而不答杏山村。——杜牧《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