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部门的历史

龚铭新设立的二板市场属于香港创业板市场。1999 165438+10月25日,酝酿了10年的香港创业板终于落地。定位于服务中小型高成长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处于创业阶段。截至2009年4月底,* *共有25家上市公司,其中大部分是网络、计算机和电信企业。一家公司要想在港交所上市,三年内必须有5000万港元的盈利,但创业板没有底线,只要公司有两年的“活跃业务记录”。如果创始人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那么这两年的“战绩”可以省去。港交所权威人士曾幽默地说,如果比尔·盖茨出来重新注册一家公司,创业板马上会欣然接受。

在证券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创业板最初是与成熟的大公司主板市场相对应,以中小公司为主要对象而出现的。19世纪末,一些没有达到大型交易所上市标准的小公司,只能选择场外市场和地方交易所作为上市场所。到了20世纪,很多地方交易所逐渐消失,场外市场也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和欧洲开始创建自己的创业板市场,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到目前为止,创业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帮助中小型新兴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的科技公司筹集资金的市场。回顾创业板的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堪称创业板的萌芽期。1961年,为了推动对证券业的全面监管,美国国会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所有证券市场进行具体研究。两年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放弃了对综合证券市场的研究,而是专注于当时默默无闻、支离破碎的场外市场。SEC提出了“自动操作系统”的想法作为解决方案,并由NASD负责管理。1968自动报价系统开发成功,NASD更名为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纳斯达克系统)。2月8日,1971,纳斯达克市场正式成立,纳斯达克系统同日全面运行。中央报价系统显示了2500种证券的报价。直到1975,纳斯达克建立了新的上市标准,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将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公司与场外证券分开。

几乎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启动的同时,日本也启动了创业板市场。1963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中小公司二板,正式推出场外交易市场制度。然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的OTC市场一直萎靡不振。

世界二板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从90年代中期开始。1971年,全国证券商协会建立了场外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纳斯达克,开始对2500多种场外证券进行报价。1975,纳斯达克建立了新的上市标准,从而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证券与在柜台交易的其他证券区分开来。1982,纳斯达克最好的上市公司组成了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并开始发布实时交易报价。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纳斯达克的运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1991年,其成交额达到纽交所的1/3。纳斯达克市场真正快速发展是在90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二阶段。

世界其他二板市场的发展也基本可以分为以上两个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石油危机导致经济环境恶化,股市长期低迷对企业没有吸引力。所有国家的证券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公司上市意愿低、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减少和投资者不活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吸引更多的新企业上市,各国纷纷建立了二板市场。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二板市场大多经历了创立初期的辉煌,但在90年代中期基本以失败告终。二板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背景和原因如下:

(1)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起来;

(2)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竞争,为各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随着风险投资业的快速发展,新兴企业迫切需要股票市场;

(4)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纷纷设立二板市场。

在此背景下,各国证券市场掀起了设立二板市场的新热潮,主要包括:香港创业板(GEM,1999)、台湾省柜台交易中心(OTC,1994)、伦敦证券交易所(AIM,1995)、法国新三板(LNA,6595)。

这一阶段二板市场的发展和运行比第一阶段强得多,大部分发展顺利,其中美国纳斯达克和韩国Kosdaq的交易量甚至一度超过主板市场。但总体来看,二板市场份额仍低于主板,部分二板(如欧洲的Easdaq)一度陷入经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