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汉字的历史

我们现在用的汉字都是进化来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字体,每一个汉字都展现了我们老祖先的大智慧。

在字体上,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简体字,也有各路书法家创作的字体。

甲骨文

甲骨文因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内容多为占卜。

我们的祖先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问。有些占卜是关于天气的,有些是关于耕作的收成的,有些是关于疾病和早生的,还有狩猎、战斗、祭祀等大事需要问。于是先在乌龟肚子上的壳上或其他野生动物的骨头上钻一个小洞,然后在小洞上放一小块红色的碳或金属,甲骨就被烧焦膨胀形成裂缝。巫师们根据裂缝解释上帝的答案,然后把答案刻在裂缝旁边。

甲骨文是用刀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他刻的时候用直线,曲线也是用短直线刻出来的。笔画粗细也均匀;因为刀是直提直收的,所以大部分线条中间略粗,两端略细,细而结实,直而流畅,立体感十足。因为当时的文字没有统一,同一个字可能刻的不一样,而且像一幅画,更容易猜出它的意思。

古代青铜器铭文

青铜器铭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在青铜器上刻字或铸字,比在甲骨文上刻字要麻烦得多,自然要小心得多。所以青铜器上留下的文字大多是工整厚重,分布均匀,装饰完美的。此外,由于中国人在甲骨文不用于占卜的时候就已经在制造青铜器了,所以上面的铭文显示的文字要比甲骨文晚很多。

较小/小型印章字符

秦统一前,由于长期的地区割据,“异音异字”,文字形式非常不一致,一字多号现象十分严重。秦统一后,宰相李斯创制了一种流行的书法风格“小篆亦称秦篆”。

小篆笔画精细,故又称“玉篆”。形状为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高大美观的感觉。小篆字体细长,匀称,笔画均匀,端庄美观。自秦以来,历代书法家多以秦篆为标准,以纤细的竖式作为身体面貌。

隶书

隶书起源于战国初期,成熟盛行于汉代。在书法史上,汉代隶书和清代隶书是隶书史上的两座高峰。

随着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纸的发明,中国的人们觉得篆书真的很不方便,因为字母越来越普遍,知识越来越丰富。篆书不仅要在角上画一个圆,还要把线条写得均匀,要花很多时间。于是开始变化,出现了笔画向两边拉伸摆动的“隶书”。如果把写篆书形容为双手绑在一起跳舞,“隶书”松绑了,很容易看出写字的人自由多了——原本圆形的框框,现在变成了方形,特别是要左右“撇”和“握”,所以很潇洒。

“隶书”的“隶”字,意思是“在下面乖乖做事的人”,也可以解释为低级公务员,因为隶书是给下面人员使用的方便快捷的字体。为了书写方便,文字从巫师用的“甲骨文”,贵族用的“金文”,秦始皇统一的“小篆”,到汉代的“隶书”,变得越来越实用和流行。

行书和草书

如果说“篆书”是坐的意思,“隶书”是走的意思,“行书”是跑的意思,“草书”是飞的意思。为了写得更快,人们有了“行书”和“草书”。虽然“隶书”已经比“篆书”写得快,但出于实用目的,人们还是不满和无奈。他们想写得快一点,于是有了“行书”和“草书”。很难说“行书”和“草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因为即使是在早在公元三世纪就以一种小篆为主的秦朝,战争中如果军情紧急,为了快,也会随身携带携程行书和草书。但至少可以说,到公元4世纪,实际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已经达到了顶峰。

行书和草书最大的特点是比隶书旋转更流畅。为了快速,书写者不再花时间慢慢地展示每一笔的开头和结尾,而是把上一笔和下一笔连接起来。即使不是真的连在一起,每一笔之间似乎都有一条看不见的线。行书比隶书快,但比快草书慢。所以笔画比较少连起来,不像草书有时候几个字连起来,字连起来,好像把其中一条线拉起来,所有的字都能连起来。

楷书

楷书始于东汉。有很多著名的楷书作家,比如欧缇(欧阳询)、于缇(余石南)、颜缇(颜真卿)、刘缇(刘公权)、赵缇(赵孟頫)。楷书又称楷书、楷书、楷书或真迹,是中国书法中常见的字体。其特点是:造型方正,笔画直,可作模型,故名。

唐代楷书,像唐代国家局面的繁荣,真的是前无古人。书法风格成熟,书法家辈出。楷书方面,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都是后人看重其楷书作品,视之为书法的典范。

古代有一句话,学书法:“学书须从格局入手,写字须从大字入手。汉字以燕为基础,汉字以欧为基础,汉字熟,再聚为小字,为法。”但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的结果,初学者先学习太大的字并不合适,比较适合中字母。

楷书应与行书、草书同时发展。也可以说是为了写得快,让上一笔更容易和下一笔衔接。楷书是根据隶属度,加上一些行书和草书的笔画。

楷书相对于刻板的篆书和厚重的隶书,增加了许多轻“意”和如鸟啄的“钩”与“镐”。这些笔画都是“重笔画”,所以写得比较快,看起来也比较轻。虽然没有草书快,但与篆书、隶书相比,工整易写。自7世纪以来,中国人在大多数重要的官方文件中都使用楷书。

简体汉字

严格来说,所谓的“汉字”应该叫“汉字”,因为中国很多民族长期以来都有自己的文字,只是因为汉族占多数,所以采用了全国通用的文字。

今天所谓的简化字,除了少数新造的,在以前的行书和草书中都有出现。也可以说,虽然从7世纪到20世纪,中国的人们使用的是“楷书”,但大部分都是繁体字。为了快捷,人们已经产生了一些简化字。

比如“吉”写成“吉”,“画”写成“画”,“区”写成“区”,“艺”写成“文”,“欢”写成“欢”...后者显然容易写得多。

另外,在“偏旁”上,比如旁边写“燕”字,旁边写“食”字,旁边写“车”字。可见,学习四世纪的行书和草书,对今天的“简化字”也是有帮助的。不管字怎么变,还是血脉相连。

以上话的分解基本都是摘抄,我只是稍微整理了一下。我个人现在没有能力去解读这些字体和它们的文化背景。我做这个统计只是因为我对汉字感兴趣,为了加深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