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和徐渭
中国绘画的写实在12世纪达到顶峰,之后逐渐转为笔墨游戏。明初,崇尚画风的画家遍布宫廷和民间,但他们的绘画仅限于对宋元的模仿,成就并不突出。中期文人画在苏州复兴,后期文人画开始表现自己的精神。他们以绘画为乐,抒发感情,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风格,不顾自然的真实性。其中,唐寅和徐渭是代表人物。& gt& gt唐寅,字伯虎,姑苏人。生于明朝成化六年(1470),名唐寅,又名老大。他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尽管他的父亲唐广德读过很多诗书,但由于家庭的衰败,他最终在姑苏吴趋坊高桥开了一家小旅馆。当时,文徵明的父亲林文碰巧去他住的酒店喝酒。看到唐寅聪明,他让唐寅和向吴派创始人沈周学习。后来,唐寅是“吴派”的杰出代表,他的画与沈周、、齐名,合称“明四家”。他还与朱允明、文徵明、徐祯卿等交换诗歌,名扬吴中,被后人称为“吴中四才子”。& gt& gt因唐寅住在苏州城北桃花坞,自称桃花坞主人,曾写过《桃花坞歌》,自比采花仙子,自诩性格不羁,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29岁时,乡试第一,所以世人也称他为唐杰元。然而,他却因为卷入了一场考试舞弊案而未能成名。对此,唐寅觉得自己的事业无望,索性游历名山大川,决定在书画中度过余生。郑德九年(1514),被明朝宗室王宁用一大笔钱招至南昌,但不久王宁在政治叛乱中失败。唐寅没有卷进去,只好装疯卖傻,才脱身回老家。死于嘉靖三年(1524),死后葬于桃花坞北。& gt& gt唐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画家和作家。中国历代画家中,妇孺皆知的只有唐寅。“唐伯虎点燃秋香”、“三笑”等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他的诗、书、画也被称为“三绝”。在绘画方面,唐寅擅长山水和人物,尤其擅长仕女。其画风工整秀丽,个性十足又不失风度,被后人称为“唐画”。他的书法是赵萌,他的字体优雅漂亮,他也很有功夫。他还精通旋律和诗歌。这样的多面手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并不多见。& gt& gt唐寅早年拜吴派创始人沈周为师,后师从周辰。沈周和周琛都是当时苏州著名的画家。沈以元画为宗,周以南宋院体画为师,是明代两大画派不同的艺术追求。唐寅虽然师从两位老师,但成为大师,也是精于此道。在南宋画风上融合了元人的笔法,一时间进步神速,超过了自己的老师。& gt& gt徐渭,文清人,生于殷珊(今浙江绍兴),祖籍天池山。还有很多外号,比如田淡水、天池生、天池渔隐、常春藤老人、金磊金惠善人、殷珊布依、白音山人、艾比湖山农等。晚年取名常春藤道长。他的住所的别称是一知堂、柿子唐冶和青藤书店。生于明朝郑德十六年(1521),卒于明神宗二十一年(1593)。& gt& gt徐渭放纵,生活坎坷。十几岁的时候,参加了八次省考都没考上,就不再考虑职业了。中年时,兵部右侍郎胡宗宪看中了他。嘉靖三十年(1558),任浙闽总督幕僚。徐渭在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上也有很大贡献,积极参与东南沿海的抗日斗争。他用诗歌热情歌颂抗日爱国的英雄,曾为胡宗宪起草《白鹿原表》,深得明世宗赏识。可惜后来胡宗宪因为弹劾严嵩的同僚被捕自杀。徐渭深受打击,一度精神失常,数次自杀未遂,误杀第二任妻子,被捕入狱。后来张元团被明翰林救出狱。此时,他已经53岁了。在经历了许多烦恼之后,他开始懂得生活,专心艺术创作。他的许多重要画作都诞生于这一时期。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诗别具一格,不落俗套,有诗集全集。他创作的杂剧《四声猿》受到汤显祖、马骥等作曲家的好评。还有一部戏剧论著《南慈的叙事》,相当超越以往的见解,打破了陈规。他还写了《会稽县志》,主张明朝当时许多地方政治经济改革。徐渭还擅长书法,其书法效果与费相近。他一生坎坷,常常“在饥饿的月亮下独自徘徊”。这位杰出的艺术家,最终在“几间摇摇欲坠的房子,一口南腔北调”的局面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gt& gt徐渭认为自己的书法是第一,诗歌是第二,文章是第三,绘画只是最后一节。但他的画还是最被后人称道的。徐渭中年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他在山水、人物、水墨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画风奔放。尤其擅长水墨写意花卉。他作品中的碎菊花,锅碗瓢盆,都是古朴典雅,独具韵味。目前南京博物院藏作品《杂花苑》中有牡丹、紫薇、葡萄、芭蕉、梅花水仙、竹子等13种。情,随心所欲,将自己的艺术功力发挥到极致。达到了“不可能中有法”“乱而不乱”的艺术境界。表现出画家深厚的功力。400年后的今天,依然给人一种淋漓尽致、赏心悦目的感觉。他画的山川,不分绳墨,特别传神。它对朱耷、元稹、扬州八怪的画风影响很大。几百年来势头不减。而且徐渭经常在画中题诗题句,借题发挥,抒发对世间的愤慨。表现出激烈的政治倾向。比如他的书名《蟹图》说:“饭熟江村的蟹肥,爪青如戟。你在纸上翻一翻,就该看到肚脐了。”这是对严嵩这一帮权贵的仇视和鄙视。徐渭的绘画风格和人生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代艺术大师齐白石曾感叹:“恨不能生于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这足以说明徐渭的绘画对后世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