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论述了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
■动态和静态视图
朱主张生物依气而生,从气出发,展开了一分为二、不断运动的生物运动,即一气分为二气,动阳静阴,又分为五气(金、木、水、火、土),分散于万物之中。一分为二是气体向物质分化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式。朱认为,对立统一使事物变化无穷。他讨论了事物的原因,把运动和静止看作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表现为动与静的无限性,动与静密不可分。这显示了朱思想的辩证观点。朱也认为,动和静不仅是相互排斥的,而且是统一的。朱还论述了运动的两种形式: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化,他称之为“变化”和“转化”。他认为突变渗透渐变,渐变渗透突变。逐步积累,实现突变。
■以物知物的理论
朱在《大学》中用“知在物”的命题来探讨认识领域的理论问题。在知识的来源问题上,朱既谈到了人与生俱来的知识的先验论,也没有否认知识的知识性。他强调贫穷不能脱离事物,即事物可以贫穷。朱论述了知行关系。他认为先有知识,后有知识才是光。从知识的来源来说,先知;从社会效果来看,知为轻,行为重。而且,知识和实践是相互传递的。“知道的越多,就越会做;那你就知道了。”
■在人性论上,朱充分发挥了张载、程颐的天地之性,认为天地之性是专理性的、完满的、完满的;另一方面,“性情”是以理杂气为基础的,有好有坏,二者统一于人体,没有一个人不能做人。与天命性情之性相关的,还有“道心民心”说朱认为,“道心”是以义或人生之义为基础,内在地赋予了仁、义、礼、智之心。表现出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是非之心、逆来顺受之心就好。“人心”是建立在形气自私的基础上的,指的是对饮食的饥渴。如果是这样,圣人不能无情。但是,圣人不是着眼于人的心,而是着眼于道的心。他认为“道心”与“人心”之间是既矛盾又联系的关系,“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解决,“道心”与“人心”之间存在主从关系,必须服从“道心”。朱以心性论为基础,探讨了天理与人欲的问题。他认为人有私欲,所以有危险;道之心是自然的原理,所以是微妙的。为此,朱提出了“抑人欲,存天理”的主张。朱承认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正当欲望,反对佛教普遍提倡的无欲无求。他反对超越继续存在的条件的物欲。
■美学思想
朱的哲学体系中包含着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和道德善的统一。朱从美是外在美与内在善的统一的观点出发,论述了文学与质、文学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的和谐统一是完美的。朱也多次谈到音乐。他把音乐和仪式联系起来,这渗透了理学把音乐纳入仪式以维护统治秩序的基本精神。朱对“文”与“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越了前人。他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往往表现出敏锐的美学洞察力。朱是理学大师,是中国封建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更加完备。元清二年(1313),恢复科举,下令以朱的《四书注》为考士,朱为考纲。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朱等人在科举考试中以“传为宗”。薛竹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大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来封建社会的变革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注》、《四书或题》、《太极图解》、《通书解》、《明希解》、《周易本义》、《易经开悟》等。此外,还有《诸玉子类》,是他与弟子之间的问答记录。在文学作品中,文字的意境是理性多于感性的一点,这是因为它对理学的重视。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秦怡E》(二)等。其中以《菩萨蛮》①最具特色。字用回文,每两句反一句,八句* * *四对,十分自然和谐,不牵强附会,颇有意境,构思极其精巧,可见惠安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除了词,他还擅长写诗,其中《春日》、《读书思》是他最受欢迎的诗。他的歌词是《惠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