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迪皇帝在历史上被妖魔化的建设和发展成就一直被忽视。
惊人发现残砖墓
2013年3月,考古人员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带发现了两座残存的砖墓。陵墓规模不大,他们以为很快就能完工。然而,墓中出土的一套十三条金带震惊了考古学家。据史书记载,从南北朝到隋朝,天帝的腰带上戴着十三枚戒指。后来刻有“隋炀帝墓志铭”和两颗公牙的墓志铭证实了墓主人就是皇帝。
杨迪墓是一座方砖墓,旁边还有一座船形砖墓,埋葬着杨迪的妻子萧皇后。两座墓都由主墓、东西厢房、地道和墓道五部分组成。其中,杨迪墓的主墓只有3.92米长,3.84米宽,与帝王陵墓的规格相差甚远。想起他对高句丽的信仰和大运河的开通,杨迪死后的住所非常破旧。舒家平说,这种“寒酸感”与杨迪的去世和多次迁徙有关。618年,杨迪被宇文化及绞死并草草埋葬。几经迁徙,最终葬于曹庄。公元648年,萧皇后死了,和他葬在一起。
截至目前,已发现墓志、玉器、青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400余件。它已经从杨迪和孝侯的墓中移走了。其中,萧皇后的冠饰尤为引人注目:12枚铜簪、一个额托、两个太阳穴、一些花卉等碎片,饰以水滴、莲花等各种造型。研究表明,萧皇后皇冠饰品的制作过程包括锤打、穿绳、镶嵌、串珠、镀金和抛光。技术复杂精致。
考古价值填补了空白。
萧皇后的冠饰被移交给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所进行实验室考古,最近取得了一些成果。“铜簪断裂处露出一个疑似棉花的填充物。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是棉花。”舒家平介绍,“扫描电镜图像清晰显示,青铜簪中棉花的微观特征与现代棉花一致,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唐代出土的棉花极为罕见,孝侯铜钗中棉花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
“出土的随葬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对研究隋代历史大有裨益。”舒家平说。杨迪墓出土的最重要的随葬品是金玉带十三环。它不仅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环带,也是古代带系的最高级别实物。萧皇后墓出土的16套编钟和20只编钟是我国唯一出土的隋唐编钟。
在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家平向记者展示了4件杨迪墓出土的鎏金铜首,直径26厘米。在过去的考古中,作为葬礼的建筑构件并不多,尤其是历代皇帝。为什么杨迪皇帝的陵墓使用建筑构件作为葬礼?舒家平推测,杨迪是在江都宫被迫上吊后被匆忙埋葬的。后来,当杨迪皇帝的老助手们准备埋葬杨迪皇帝时,他们找不到任何像样的陪葬品。无奈之下,很可能是在敲门。
唐高祖李渊谥号以“杨”《周树实发》记载:“人远行礼,称‘杨’;当他们去很远的地方参加一个仪式时,他们会说“杨”。当他们去很远的地方参加一个仪式时,他们会说“杨”。他们懒于内政,说“阳”;他们忙着做事,就说‘杨’。”杀兄逼妹的杨赤军的父亲,犯了猥亵罪。据学者胡如雷估计,杨迪登基后的八年间,兴建了22项重大公共工程,平均每年征用劳动力400万人。结果大规模建设,滥用人民力量,最终导致人民起义,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