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有哪些时期和特点?

(公元前221-公元960年)这段历史将近1200年。也可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包括秦、汉、三国、晋(公元前221-公元420年),后一时期为南北朝、隋唐、五代(420年)。两个时期的共同特点是以歌舞大曲为主要音乐形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前期以汉族音乐为主要音乐成分,后期通过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外民族音乐交流,歌舞音乐达到了顶峰。

秦很短,只有14年,但它不是过渡性的,而是开拓性的。韩只是继承了秦的制度。在音乐上,韩继承了秦创立的乐府组织。秦朝有两个管理音乐的机构。一个是“太乐”,隶属于“”,而“”主管礼仪,所以“太乐”是关的礼乐。另一个是乐府,隶属少府。少府的作用是收集全国各地的物品供皇帝挥霍,所以乐府也是收集全国各地有特色的歌舞供皇帝欣赏的机构。

乐府在汉武帝时期(前140-前87)得到了特别的重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它收集了“赵、戴、秦、楚”(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的民歌,邀请了司马相如等数十位著名文人创作诗词。李延年是中山人,中山有着丰富的音乐传统。他的父母和兄弟都是从事音乐工作的艺伎。李延年因其舞女受到汉武帝的宠爱,被封为“斜吕队长”。这是一个没有出现在永久职位上的临时礼物,但李延年在这个职位上充分发挥了他的音乐才华。所谓“和”,是指音乐的创作和表现。李延年擅长创作和改编新歌。人们称他的音乐为“新声”、“新声”、“新声变”。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乐府越来越庞大。一开始是酒席娱乐,但是有70个歌手和姑娘唱歌,有乐队伴奏,规模不大。但乐府之下有八百多人,所以公元前7年,乐府不得不被废,但被废的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唱弹人才,其余的被分配到“太岳”从事雅乐活动。但在这二百年间,尤其是汉武帝以后的百年间,乐府的影响很大。乐府虽然没有名字,但基本上有了相应的编制,后人也把乐府收集的类似的歌曲称为“乐府”。

乐府收集的最著名的歌曲形式叫做“宋相鹤”。“和声歌”是一种民间无伴奏的“徒弟歌”,往往是一个人唱,几个人伴奏。在此基础上增加丝竹乐器,即“丝竹更(交替)和谐”,称为“和声曲”。丝竹伴奏乐器为琴、琴、筝、琵琶、笛、笙、池,歌者击鼓统一节奏。相和歌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一曲到底,不分段落,也可以分成两段以上,每段称为一个“解”。大曲,结构较大,后被称为大曲。有时大曲前面是相当于引言的“精彩”部分,后面是带有结尾性质的“倾向”或“混乱”部分。这样的结构形式已经可以表达更复杂的内容或情感了。宋相鹤有几种不同的调音,而且注明了哪种音乐属于哪种曲调。虽然我们从先秦的乐器和文献记载中知道有不同的调律,但当时并没有调律。曲调名的确立,只有相和歌才有。宋相鹤的五种基本音调被称为平调、清调、色调、初调和侧调。其中前三首曲子是献给晋代以后的尚青音乐的,也称为“尚青三首曲子”。

平调以湟中为宫,所以平调就是正常调,也就是基本调。平调的第二和第四个音分别是第二和第四个音,是乐器中最容易转换的密切相关的音。但在笛子上,这三个键的名字并不相同。平调,笛子叫正调;在笛子上,曲调叫低音;清调,笛子叫清角调。以正音为准,其他音的宫调叫什么音相当于正音。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下表:

法律名称

订单名称

调整名称

黄色

时钟

大的

夹子

时钟

父亲的妹妹

中间

(指植物)繁茂的

客人

森林

时钟

消灭

规则

南方

没有

拍摄

应该做

时钟

平调(正调)

宫殿

-

商业

-

角落

-

-

-

羽毛

-

-

色调音

-

-

-

羽毛

-

-

宫殿

-

商业

-

角落

清晰音调(清晰角度音调)

-

羽毛

-

-

宫殿

-

商业

-

角落

-

-

尚青音乐是宋相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东晋政权南迁后(4世纪初),南方的音乐更加突出。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地,战国时歌名天下,今称“吴声”。长江中游著名的“楚声”被称为新时代的“西曲”。都是在同一个地方新发展起来的声乐,不能理解为老调新曲。由南迁带来的以北方民歌为主的五声、戏曲、香河歌的结合,在当时被赋予了新的名称,简称“尚青乐”或“乐青”。武声和戏曲都是短歌,一般是四句。有时在它们前面加一段引子或在它们后面加一段结尾,叫做“和”或“送”。与香河歌的“艳”、“势”(“乱”)不同,香河歌的这几段有时不唱(大概是器乐段),而武声、西曲都在唱,而且多是合唱。

秦汉以后,中、清在乐队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被宇、瑟所取代,一钟两音慢慢失传。颜和色能演奏悠扬而又相对较快的音乐。在西汉的著作中,描述颜、瑟的手在弦上时起时落,就像一只小虫“蠓”急速上下飞舞,可见旋律进行得快。善于烘托庄严气氛的钟和清,是不能与之相比的。乐器的制作和演奏在汉代达到顶峰。例如,它的“摇摆”演奏法(即用一个手指快速拨弦)已经非常普遍,可以作为拨弦的统称。但这种方法失传后只在近代的筝演奏中使用(筝的“拨指”与古琴的“拨”相似),双手合十或轮流演奏旋律的技法也是近代才在筝上出现的。汉朝以后秦国也发展很快。出土的西汉琴还是半扬声器,半实木的结构比乐器简单很多。但它小巧方便,又很受学者重视,所以很容易被改进。魏晋左右,琴的造型和今天流行的差不多。筝也是东汉末年发展起来的乐器。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秦朝,但在当时却是作为一种粗糙难听的乐器被提及。它的地位在西汉并没有改变。东汉末年,筝的形制也由半喇叭改为全喇叭,一起向钢琴靠拢。中国历史上有两种类型的弦乐器,估计来自两个文化源头。一个是弦乐器,全身是音箱,一个是钢琴,一个是建筑,一个是阿正,都是实木的,一半是音箱。但最迟到魏晋时期才全部合并为一个全身扬声器的结构。)改进后的筝立即成为一种重要的乐器,因为它更小、更高、清脆明亮,演奏技巧也比乐器简单,所以逐渐取代了乐器。(东晋以后,乐器形制失传,反过来模仿筝的形制创造乐器,但只是“大筝”,没有实际演奏价值,逐渐成为“摆设”。)以竹笛筝为主的乐队又变了。这一时期比较显著的乐器是琵琶和竖琴,这两种乐器其实都是外国乐器,有的古籍上还说是自己做的,应该是假的,不靠谱。雅分为卧和竖两种,其实是两种不同来源的乐器。卧如竖琴小,七弦,面有万能品,可用拨片弹奏。竖琴类似于竖琴,但要小得多。你可以用双手去拔。琵琶是一种四弦乐器,直柄与扁圆形共鸣箱相连,把手上是一种通用乐器。《晋书》记载阮贤“巧识音律,善弹琵琶。”今天出土的南朝墓砖上画的阮贤画像,是阮贤用手里的镐头打的。正是南北朝以后,梨形音箱的乐器项目琵琶兴起,这种直柄琵琶才被淘汰和遗忘。到了唐代,古墓中出土的直柄琵琶已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咨询了一下别人,才知道是阮贤的好琵琶。因此,它被称为阮咸,或简称“阮”。

秦汉以后,祭祀乐舞的势头较前代有所下降,但一般用于宴饮的舞蹈却比秦以前活跃得多。这些舞蹈被称为“杂舞”。比较著名的有盘舞、【歌北舞】、都铎舞、呢喃舞、白【楚】(“北”换成“朱”)。这些舞蹈的名字都标明了舞蹈指导,比如都铎舞用带柄的小鼓,都铎舞持都铎。“舞”占地(多为七套),外加一面平鼓(一面或两面鼓)。舞者在盘子和鼓上跳舞,踩着鼓加强节奏。有学者认为,为杂舞伴奏的乐队是黄门提倡的。它的主要乐器是鼓、钹、竖琴、笛子(笛子)和笛子,外加编钟和编钟。今天的学者普遍认为汉魏大曲有舞,但这只是基于“凡大曲皆成,黄独舞无词”这几个字,而这些字并不能得出大曲一定有舞的结论。因此,汉魏大曲是否伴舞,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但毫无疑问,大曲之后一定是舞蹈。

汉代以后发展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叫做“击鼓传花”。这其实是一个很笼统的名字。顾名思义,所有以鼓和管乐器演奏为主的音乐都称为“鼓乐”,但有时也有特定的含义。《黄门鼓吹》也是鼓吹乐的一种,演奏的是汉代帝王的“食养乐”,演奏的是杂舞曲。有时“鼓吹”是指在“朝晖路”上用于仪式目的的带箫、剑(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失传乐器)的乐队;而那些带鼓带角的(也是当时西北少数民族失传的乐器)叫“横吹”,军队里用,马背上弹(唱)。汉武帝时,“协律队长”李延年用西北传来的音乐谱成《新声二十八解》,后为横风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