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行政区划
博白县解放于1949 65438+2 1,当时的行政区划还是旧体制,4个区,36个乡,337个村(街道)。经过调整,到1953年4月,博白县下辖234个乡镇(50年代初,一两个行政村基本是一个乡镇),5月,4个乡镇划给合浦县,2个乡镇划给陆川县,8月,又划给一个区(11个乡镇)。
2003年,博白镇和程响镇合并为博白镇。2005年,吕渚镇撤销,全系统并入博白镇,博白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取消三余镇并入井口镇,井口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大沥镇,并入水鸣镇,水鸣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合江镇撤销,建制并入东平镇,东平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三江乡,整建制并入文地镇,文地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2014,10,65438年6月0日,郎平镇揭牌仪式举行,镇政府驻地不变。
2010年,博白县辖27个镇,1个乡:博白镇、水明镇、敦古镇、那林镇、江宁镇、三滩镇、黄陵镇、雅山镇、猫王镇、凤山镇、新田镇、谭宁镇、文地镇、营桥镇、大东镇。
2014玉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支持博白撤县设市,博白政府也积极筹划撤县设市,已上报民政部,正在审批中。唐天宝四年(745),白州有2574户9498人。到北宋元丰年间,增加到4589户,1.8万人;
明代没有记载博白县的人口。
清康熙五十年(1711),人口增加了4869人。雍正九年(1731年)增加了357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有1543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博白县有17976户,141483人。
16 (1927)博白县有21712户,226563人。22年76436户365673人;33年了。有82717户,413975人;38年有105156户439333人;
解放初期,一批南方(外省)干部被分配到博白,参加政治经济建设并定居下来。20世纪60年代,一批印尼归国华侨被安置到县农场和工厂工作。多年来,一些高校毕业的外地干部被分配到博白工作;有些外族女子嫁给博白人,定居博白。
据统计,1953总人口为477690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975746人。29年后,人数增加了498056人,增幅为104.2%。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总人口为1201683,间隔8年,共增加225937人,增长23.16%。年均增长28242辆,年均增长率2.64%;
据县统计局1989统计,博白县总人口为117782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7.3人。除博白镇外,克木乡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647人。地处山区的那林镇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公里175.5人,仅为全县平均人口密度的58.438+0%。清道光十二年(1832)《博白县志·礼仪》一书载:“博邑地方方言有三种:古语是唐宋以前居住于此;新民话来自明代(不是元明时期)的江浙,所以语音和江浙差不多。漳州方言来自福建省(不是闽西)。”
北京大学王力教授对县志方言的思考:“据我所知,博白现在没有漳州方言。清道光年间博白是否有漳州方言不得而知。博艺有三个地方口音,貌似可信。但是,明天新民话来自江浙一带是不靠谱的。我觉得新民话应该是客家话,多来自福建汀州,或者广东嘉应。”[
所以博白县方言经过历史变迁,主要是地方方言和新民话(客家话)的老话。
古语地理分布:博白镇(含绿竹、程响、柯木)、郎平镇、京口镇、水鸣镇、那林镇、永安镇、双峰镇、江宁镇、三滩镇、雅山镇、敦古镇、猫王镇、东平镇、沙河,人口约70万。
新民方言分布在博白镇、京口镇、三滩镇、那卜镇、大东镇、英桥镇、谭宁镇、凤山镇、东平镇、王爽镇、王松镇、龙潭镇、江宁镇、沙河镇、焦玲镇、敦古镇、沙皮镇,人口约654.38+0.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