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文化

黄陵县戏剧(音乐)艺术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当时陕西、甘肃一带兴起了建庙祭神的习俗,黄陵县有庙的地方就建戏楼。这些寺庙、戏楼都是砖木结构,飞檐走瓦,雕梁画栋,非常讲究。每年都有庙会,龙王庙,山寺,娘娘庙,关帝庙,文庙。庙会之后,必有三天四夜的戏。就这样,流传了很久。黄陵县比较典型的戏剧庙会有:2月15日的县城庙会,3月3日的店头街庙会,3月初的六龙坊街庙会,3月初的石台仙村庙会,3月18日的上官村庙会,3月22日的田庄街庙会,3月26日的土桥子庙会。还有长寿山、老爷山、钟毅山、公瑾庙、普勒庙、棒棒庙等不定期的庙会,都要表演祭神。这些戏剧表演与封建迷信活动有关。每当有庙会唱歌,周围几十里的人都拖着孩子,带着女儿出去。不仅烧香祭神,还可以看戏观光,大饱眼福。甚至一些交通不便的小山村。还建有各种著名表演的小寺庙。群众为了表示善意和诚意,在唱不起大戏的时候,尽量唱三天四夜的“皮影戏”、“线胡戏”或“木偶戏”。

黄陵县人习惯把第一次演出叫“挂灯笼”,最后一次演出叫“摔台”。每次庙会祭神,家家户户都自觉捐钱,不管多少。大众通常称之为“自由给予”神灵。每户还得按男(男)管理戏班艺人的伙食。上湾子汉族群:上湾子位于黄陵县城以西73公里处。19810六月文物调查发现,汉组位于河南岸,西距上樊子村1km。三座墓葬均为砖砌,由青砖和人字砖铺成,大小不一,但墓葬的上下砖均铺有20cm厚的炭层,其中一座有耳墓。

双龙西汉墓:位于双龙乡双龙村。1988的文物调查发现,该墓占地约400平方米。何炬河在南面,村庄的东西两侧,以及北面的山脚下。长2m,宽1.7m,高1m。1986期间,经群众发掘,出土文物包括4件汉壶、4件铜壶、9件铜铃,属于西汉墓葬。

李东垣墓:李东垣,黄陵县阿当乡阿当村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论》三卷,后人因发明“内伤”证称他为“补土”、“脾胃”学派创始人。其墓位于阿当乡阿当村西500米处。墓地距离原岸100米,北面为农田道路,南面为冲沟。墓前有一根石制旗杆,上面刻着“齐静黄智烨起死回生,德泽为地方君臣,建保国保民之名传遍天下”的字样。现在旗杆被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