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历法的出现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又称“阴历”、“阴历”、“古历”、“黄历”、“夏历”、“旧历”。农历是阴历和阴历的结合。一方面,月亮绕地球运行为“月”,平均月长等于“朔望月”,与农历原理相同,故又称“阴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是为了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是为了体现季节的变化特点。所以农历结合了阴阳历的特点,也叫“阴阳历”。时至今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华人,以及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仍然使用农历来计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聪明的中国人民通过多年的努力发明了历法和节气。据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万年的年轻人。有一天,他上山砍柴,因为太阳太热,就坐在树荫下休息。突然,地上影子的移动激发了他的灵感。回国后,他花了几天几夜设计日晷仪。但在阴天、雨天、雾天,因为没有太阳,测量会受到影响。后来悬崖上的滴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开始做一个五层楼的漏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天气的长度会每360天重复一次。
当时的国君叫祖逖,意外的天气也让他很苦恼。听说了一万年,我忍不住拿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君主,告诉祖逖日月运行的真相。祖逖听后很高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离开万年,在天坛前建了日月亭,又建了日晷台和漏壶亭。祖逖对万年说:“希望你能准确测算出日月的规律,计算出早晚的确切时间,创造出一种历法,造福天下人民。」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仔细的计算,一万年后才算出了准确的阳历。当他向他的继任者展示阳历时,他被银须覆盖。君主深受感动。为了纪念一万年的功绩,他把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并把它命名为日月寿星。
人类根据太阳、月亮和地球的循环,制定了符合自然和四季的年、月、日和春夏秋冬的规律,从而形成了历法。中国古代有三种历法: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阳历;农历也叫阴历、月历;阴阳历,又称阴历。其中,阴阳结合一直沿用至今。为什么阴历可以沿用到今天?
在今天看来,当时的历法是中国古代为了掌握农业事务,长期观测天文运行的结果。中国的农历被称为阴阳历,因为它不仅有阳历的元素,还有阴历的元素。它结合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结束了它们对农业的影响。因此,中国的农历比西方广泛使用的纯农历或阳历更实用、更方便。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性和独创性常常被中国人视为骄傲。
介绍
汉族地区使用的阴历,又称夏历,是阴阳合璧,以月为相,以太阳为年周期。新月,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所以地球上看不到月亮,是每个月的开始。根据月相的不同,每个月的长度可能是30日或29日,12个月就是一年。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奇数如1,3,...23作为“结”和奇数如2,4,...24为“气”或“中气”。因为太阳年周期与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不一致,所以每四年增加一个月,加到没有气的月份后面。比如2004年2月,只有一个“惊蛰”的节日,没有气,那么闰月就要加到2月,作为闰二月。闰月的位置每年都不一致。
农历年一般为12个月,一个月的天数取决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29或30天,闰年为13个月,我国农历年平均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太阳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
农历可以这样推断: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成一条直线的那一天,就是每个月的开始,称为初一。中日之间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是夏季的至日,最短的是冬季的至日。根据这两点将一年分为24等份,得出24个节气。通常最近的朔日(春节)所在的月份是正月。春节在公历65438+10月20日到2月20日。
自古以来,每个朝代都要“立月”。在夏朝,冬季月是第一个月,而第一个月是“子”月,根据主枝记录年份的方法。商朝修正新月,放在一月,周朝修正新月,再放在一月。太初历法建立于汉代。虽然每个朝代仍设立新月,但民众不再变动,始终以正月为新年,但“子”月仍保持在11。
每个皇帝登基的时候都要改年号,有时候想改就改。但从明朝开始,皇帝在位时不改年号,新皇帝登基时还是改了。这个年表的缺陷是末代皇帝的最后一年与下一任皇帝的元年重合。比如“同治14”就是“光绪元年”,因为这一年是末代皇帝的忌日。但干支年表一直保持着。清朝除了康熙,没有一个皇帝在位超过60年。所以只要提到一个皇帝的年号和干支,年代就相当清楚了。比如“光绪乙亥”就是同治14或者光绪元年或者1875,同治年间没有乙亥年。
中国的其他民族也有自己的节日,如苗族的4月8日,壮族的3月3日,白族的三月街,这些节日都是根据中国农历制定的。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新年(春节)、元宵节、龙舟节、鲣鱼节和中秋节,都是以农历为基础的。
早期日历
中国的历法和历年采用阴阳三合历;古代根据不同农牧业生产的需要,分别产生了阳历和阴历。农历作为中国的传统历法,起源的时间最早,古籍中有很多记载,甲骨文和中国也有记载。目前一般认为阴阳一体的历法规则起源于殷商时期。从黄帝历到清末阳历的启用,中国历史上有102个历法。其中一些历法曾经对中国的文化和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的太初历、隋唐的大衍历和皇帝历。尽管一些历法没有被正式使用,但它们对健康、医学、意识形态和天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汉代以前的中国古代历法以366天为一年,用“闰月”来确定四季和一年的结束。已经有日、月、旬、时的时间单位,阴阳历的技术可用;观测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和“减法”调整时差。历法的实行成为一件大事,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将闰月定为四时之龄”和“正闰盈”,即确定闰月的位置以及如何减去多余的天数(不加缺失的天数),从而确定年龄的结束和开始。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皇室的衰落,诸侯各行其是,于是出现了多轨历,即诸侯和地方部落也有自己的地方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四时为纪年的历法。
汉初,中国历法出现重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成为相对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指示司马迁等人撰写《太初历》,然后刘欣撰写了三部历。这两种历法的重要特点是纪年一体。一年中的整数天是365天,而不是以前日历中的366天。用“加法”代替“减法”调整时差,年龄周期的开始相当固定,闰月可以通过数学计算确定,不必“验历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退出了历法。此后,中国历代颁布的历法都与太初历法相似。民国成立后,历年采用西历或民国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