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是如何摆脱金融危机的?

为了化解金融危机,阿根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金融危机爆发之初,被迫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通过了《公共紧急状态和汇率制度改革法》,赋予新总统几乎无限的经济权力来应对危机。冻结银行存款,以121.4的汇率强制美元存款比索化。二是通过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还债”(即暂时停止支付到期外债本息),并在最后与国际金融机构等国际机构的债权人谈判债务重组,获得贷款援助,减轻和延缓偿债负担。

金融危机后,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要求下,在2004年前确定了一个货币发行控制在30%增量以内、通货膨胀控制在5%增量以内的货币政策目标,然后从2004年的1开始根据通货膨胀预期确定了稳定的浮动汇率制度。第二是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危机时,中国的银行数量从90多家减少到50多家,员工收入水平也降低了一半。冻结存款、强制比索化等措施对储户的伤害更大(比索存款贬值超过2/3),人们不愿意也不敢在银行存款。危机发生后,当政府发出恢复民众对银行信心的号召时,民众响应政府号召,储蓄迅速回升,2003年6月达到6472万比索,比2002年7月最低的54万比索增加了992万,月均增长1.7%。第三,鼓励银行增加对私人部门的贷款,从根本上改变危机前要求银行过多增加对公共部门贷款的做法,促进经济复苏。第四,严格限制美元汇款和商品进口,鼓励农产品出口和吸引外国游客到阿富汗旅游,增加经常项目顺差。第四,在改革税制、加强征管的同时,努力控制财政支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或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