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的古琴

时钟古代打击乐器。盛行于青铜时代,这与当时音乐、声学和青铜冶炼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是分不开的。因为铜钟坚固耐腐蚀,虽然已经过了两三千年,但依然能给我们留下远古的真实声音。

在古代,钟不仅是一种乐器,还是一种象征地位和权力的礼器。王公贵族在各种仪式、宴饮和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钟乐,如求偶、祭祀等。“钟”是佛教的“鼓槌”之一。最初只用于聚众,所以又叫“信鼓”。在“钟”在印度出现之前,大多是敲木制的喇叭来聚集人群。

“钟”也是一种报时工具。“钟”原本只有两种:“繁钟”和“半钟”。“梵天钟”即所谓“大钟”,又称“钓(挂)钟、撞钟、洪钟、鲸钟”等。“半钟”的体积只有“梵音钟”高度的一半,所以叫“半钟”。

“钟”的大小有自己的标准。据《广弘明集》卷二十八记载,古代的“番钟”为西明寺(建于,今陕西Xi安)的“钟”用铜一万斤。日本京都方广寺的钟高10英尺,直径9英尺2英寸,厚9英寸2分钟,重22000贯(始终为3.75公斤)。普通的“梵天钟”高约4.5英尺,直径约2英尺。(不知道上面的尺寸是不是今天中国的尺寸。)

梵天钟挂在钟楼顶楼,半钟挂在佛寺后门屋檐下。庙里有个“执事和尚”——“时辰”,四点钟敲钟,准时敲钟。

在古代,人们知道印度有一种“钟”。当时中国似乎有“钟”,只是缺乏足够的文献考证。据《广弘明集》第二十八卷记载,有《钟鸣教星期二》(周武帝所作)、《大唐兴山寺钟鸣》、《京都西明寺钟鸣》(唐林德二年所作)。

《洛阳伽蓝序》中说:“周氏都城有一千多座庙宇;今日难得,钟声难得。”

据《高僧传》第二十九卷:《智隆传》记载:“隋大业五年,居禅寺,掌“钟”役。”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中就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敲客船”这句话。《西游记》第三卷有一段记载,文殊菩萨曾化为五台山钟楼谷的“金钟楼”。

根据上面引用的许多数据,从上周开始,中国的人们一直在连续铸造“铃铛”。

“钟”对修道有很大的好处。据《大清章句》“大钟,丛林令京师始。”萧的罢工将打破长夜警察的睡眠;当你在黄昏时打它,你会感到晕眩。"经典中也有说:"洪钟震人,声无处不在。"

另一个阿迦玛说:“如果钟声响起,所有邪恶的方式都将遭受痛苦,它必须停止。”

他还送了一份《西藏卷五》到法国,说:“谷岳拥王,因与和平国交战,杀了九亿人。因恶业,死后化为千条大鱼,剑轮绕身斩。带着斩获复活是极其痛苦的。请罗汉和尚(常)敲钟,以解其苦。”

另一部高僧传(《智行传》)说:“有一个死人,梦见他的妻子说:“我病死了,生在地狱。幸亏禅寺里的和尚智慧,钟声一响,鬼声一响,受苦的人暂时得到了解脱。" "

另一部唐代西域书说:“伽尼修国王受恶龙之邀,建殿鸣钟平息其怒。”

《舍一切论》、《佛传》(智者传)也说:“人终有一死。听到钟声和钟声,能生出善念,增加正念。”

另一幅园图则简单地说:“园中无常院内有四个银钟,四个梨钟(可能是“玻璃钟”,也可能是“水晶钟”)。银铃放在无常殿,是病僧住的地方。和尚弥留之际,钟声自动响起,声音宣布:“诸行无常,是生灭之法;生死相灭,沉默为乐。“一个和尚听到声音,就会摆脱苦恼。若入三昧,得净土。——银钟是李的天王史体焕做的,梨钟是月宫之子做的。佛灭时,两钟分别归天。”

因为钟有那么多功德,佛教徒应该尊敬。所以,任何敲钟的人都要先念诵“愿”(即“钟”)。寓言说,“你听到钟声,你必须起床。”古德还说:“我听到时钟就躺不起,我善于保护法律。”今减福报,后人堕蛇。"

敲钟用的“铃锥”也叫“杵”。有了“校”和“场”的区别,佛教也没有统一的规定。甚至连“108响”这种常见的意思都不太一致。根据中国古典音乐家谭的说法,“黄昏时敲180度的钟是一岁了。新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正好是这个数。”这个说法是世俗捏造的,与佛教无关。另一位佛教徒说:“敲钟180次,唤醒180次困扰的睡眠。”这种说法也不得而知。敲钟的正鼓和侧鼓可以发出两种频率的音调,即一个钟有两个基频。这两个音一般是三度音程。钟的发声机理是弯曲的板的振动。由于钟体独特的瓦形结构,产生两种基频振动模式。打正鼓时有六条节线,分别位于四个侧鼓和两个铣边。打边鼓时有四条节线,分别位于两个正鼓部分和两个铣边。铃铛两侧的边缘在振动中起到阻尼和加速衰减的作用,避免嗡嗡声。同时,两种振动波相互制约,使“嗡嗡声”(一种延迟很久的嗡嗡声)尽快消除。该芯片还具有加速高频衰减的功能。这种巧妙合理的结构设计使编钟成为一种能演奏旋律的大型打击乐器。

古人在长期实践中掌握了节线的走向,通过改变钟体的壁厚来调整节线敏感部位的节距。西周钟内壁常见的凹槽和战国钟内壁常见的凸带就是为此而设计的。钟的铸造要经过复杂的程序,音高误差要控制在0-5分钟以内,才能保证好的音质。

该钟采用分体扇和组合铸造法制造。1960年至1963年,在山西侯马村古城东周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3000多件陶器图案,其中包括大量的钟、钹内外图案,为古代分纹合铸的方法提供了物证。青铜钟的合金成分是锡青铜,并含有少量的铅和其他微量元素。《李周考公基》记载:“金有六品,金锡六品中有一品,称中鼎”。说明当时钟的合金比例已经标准化了。时钟在架子上播放。钟架,古称“簪”(Sǔn,jù),以“簪”为梁,又名笋、筷;支撑横梁的柱子是一个“销”,它也用作销。柱下有一个稳定的“篦座”。由于每组(套)挂铃的数量不同,所以架子系统也有很多种。如一梁两柱(河南信阳楚墓编钟13件);两梁五柱(湖北江陵天星关一号墓编钟,22件);曲尺形两梁三柱(河南固始后古堆一号墓八件);曲尺形七梁十四柱(曾侯乙墓编钟64件)。一些编钟出土时带有撞击钟体的钟钩、别针、钟杵和钟棒。铃用铃钩或绳挂,肘节铃用钉子挂。用T型木杵打中小编钟;用一根又长又圆的木棍打一个大钟。以曾侯乙墓为例。其T型铃杵长62厘米,木棒长215厘米。

时至今日,先秦的编钟数量已经相当可观。据1988不完全统计,共116批次,174组,903件(类型、组、件不详)。其中大约有400个铭文。春秋中后期,编钟多为九个一组。在西周钟的基础上,增加了低音号和商务音。当这两个音都是正鼓音的时候,边鼓的音调就变成了三度。所以整套编钟的正鼓声构成一个完整的五声音阶,所有的音序可以构成一个五声音阶或七声音阶。如河南淅川司夏一号墓(春秋楚墓)出土的一套钮铃。这一时期的编钟每次敲两次,一般不在边鼓上铸鸟的图案。

战国时仍有九个编钟,还有十三个和十四个编钟。

湖北省睢县曾侯乙墓的编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编钟,有64件。三层挂在方形钟架上。楼上挂着三组拨动钟,19件;中下层挂有三组铃,共45件。最小的一个高20.4 cm,重2.4kg;最大的一个高153.4 cm,重203.4 kg。总重量超过2500公斤。

这个编钟有一个C-C4音域,大约五个八度。在G-C3的中心,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半音阶系列,可以在宫中旋转。每口钟均有篆书铭文,* * *约2800字,用以标明每口钟读音的顺序名称及其与楚、晋、齐、周、申律(调)的对应关系(见表2至表4)。钟架放在墓的西面和南面,西面的钟架长7.48米,高2.65米;南货架长3.35米,高2.73米。中柱和下柱是六个带剑的青铜武士。全套编钟雄伟壮观。

该编钟的发现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和缺陷,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生动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文化和青铜铸造技术的辉煌成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和音乐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曾侯乙编钟后,湖北睢县擂鼓墩二号墓又发现36个编钟。

战国至西汉时期,在我国西南地区如云南、广西、广东、四川等地的遗址中,发现了各种造型独特的双角钮钟和桶钟,是西南少数民族使用的乐器。

秦汉时期,周朝以来的礼乐制度彻底崩溃,先秦时期钟繇音乐的繁荣也随之结束,双音编钟的生产也随之消失。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在咸阳铸钟架之柱,建千石之钟、十石之钟。这个巨大的钟应该是指早晨的钟。它是历代皇权和王权的象征。随着佛教、道教的兴起,东汉以后,寺庙、道观使用佛钟(又称梵天钟)、道钟。现存最早的佛钟铸造于南北朝陈太鉴七年(575年),现藏于日本东京井上正太郎。唐代以后,大佛、道钟常由皇帝铸造,如唐代长安(今安)景隆寺的“景云钟”,明代北京大钟寺、永乐(1403-1424)铸造的“永乐钟”。它们的实际用途是报时。永乐大钟高6.94米,下口直径3.3米。重46.5吨。至今声圆洪亮,可达数十里。钟内外以工整楷书铸佛经十七种,计二十二万七千余字。此钟以其洪亮的声音、精湛的铸造工艺和书法艺术闻名中外,在古代有“钟中之王”的美誉。

秦汉以后的皇帝也铸造了用于雅乐的钟和钹,以恢复周礼的古老制度。例如,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有26个用于演奏高雅音乐的钟和盘,共有504件,都配有十二律。复古之风在宋代尤为强烈。宋徽宗(11-1125)成立主管音乐的机构盛达府时,有编钟12套,约300件。至今仍有十余件记载流传于世,其形制。这个装置叫时钟,其实是铲子。故宫博物院现存大钟高28厘米,双龙形复钮,扁口,雉,印,鼓,饰以扁纹。正面题词是“盛达”,背面题词是“严斌”。间距#f1。

清廷使用的编钟是16个一组。挂在两层钟架上,每层挂八块。从易时代到钟声,* * *十二法加四法。

各国乐器制造商、科研机构和民族管弦乐队一直在开发和使用仿古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