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起源和演变

春节前也被称为元旦,它是在正月初一。和中国历代的正月日期不一致:

夏朝使用孟春(正月)作为第一个月。

商朝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十月为正月,汉初使用秦历。

汉武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罗、等人制定了历法,将十月为一年之始改为为一年之始。后人基本上将其改进为我们今天使用的农历(即阴历),罗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使用公历(农历,又称阴历)历法,直到清朝末年,持续了2080年。

春节名称的变化

在不同的时代,春节有不同的名字。

先秦时期称之为“去日”、“元日”、“改年”、“献年”。在汉代,它又被称为“三朝”、“岁旦”、“郑丹”、“正日”。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陈元、元日、元首、隋朝。在唐、宋、元、明时期,称为“元旦”、“元”、“元旦”、“新元”。在清朝,它一直被称为“元旦”或“元日”。

直到辛亥革命后,农历新年才被正式命名为春节。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由于当时要使用阳历,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公历065438+10月01,并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