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有哪些历史文化?

韶关历史文化如下:

1,石霞文化

韶关是马坝人的故乡,是石霞文化的发祥地。

舜帝南巡时曾游览过少师,玩过烧乐。优美的音乐感动了周围的岩石。

历史上的邵州素有“岭南名县”之称,曾诞生过陈朝重臣侯安度、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宋代名臣邵杰、明代著名抗日名将陈琳、清代文学家廖燕等。

铁军创始人张发奎等一大批历史名人作为杰出代表。

禅宗六祖慧能在邵州讲学37年,因此南华寺成为禅宗的“南祖庭”。

韶关民间文化艺术丰富,有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山戏、民歌、评书、快板、粤剧、舞龙舞狮,还有木雕、编织、刺绣、剪纸等民间工艺。

2.客家文化

韶关作为中原南迁广东的门户,接待了越来越多的客家先民及其后裔,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它是中国大陆四大客家人聚集地之一,被称为“岭南客家之州”。

全市300多万人口中,客家人近28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0%。

现在四川仪陇县的客家人,大部分是粤北韶关一带的。朱德在《记住我的母亲》一书中,开篇就告诉世人:“我家是佃农。

广东韶关人,客家人。"

3.特色风俗和文化

韶关的风俗带有浓厚的岭南客家和汉族色彩,瑶族和畲族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在汉族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按照二十四节气规律安排生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农活早出晚归,请亲戚朋友帮忙,已经成了传统。山区也有春天种田豆、冬天放野牛、过池塘、考察油茶等各种习俗。

在商业和贸易中,我们注重吉祥的开业和招牌,并有诸如赶集日(定期集市)和赊销的习俗。

居住方面,农村多为姓氏宗族居住,讲究风水,择地。房屋类型很多,有姓氏宗祠(檐街屋)、龙屋、“四分金”屋、骑楼式屋、围楼、“小康屋”等等。

婚俗方面,农村仍有哭嫁、迎亲、拜堂、闹洞房等古老习俗。

人们重视传宗接代,子女赡养老人,有家谱、春节祭祖、制定家规、奖励读书等传统。

瑶族和畲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姓名、日常生活、服饰、节日禁忌、社会习俗等方面都富有当地民族特色。

4.宗教文化

韶关宗教历史悠久,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

佛教和道教的信徒很多。

一些宗教庙会,比如南华诞,影响至今,信徒在饮食、服饰上都带有一些宗教色彩。

5.人文和自然文化

韶关旅游资源丰富,是广东的旅游载体。它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已成为国内外无数游客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韶关拥有17个世界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0多个省级及以下风景名胜区。

包括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以丹霞地貌命名)、广东乳源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车八岭华南虎保护区、珠玑巷、梅观古道、满堂客家大圩、碧北瑶寨等众多旅游景点。

梅观古道是国家4A风景名胜区,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中国四大赏梅地”之一。

这条古道已经存在2000多年了。它是古代中原通往岭南和东南亚的咽喉。它是连接长江和珠江的最短陆路交通大动脉。它是当今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