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

独立战争结束前,美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扩张迅速。在东方,它排挤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业力量。与之相比,英国东印度公司微不足道,资本少十倍,无力与之抗衡。先后殖民爪哇和锡兰,入侵台湾省,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建立了一系列殖民据点,占领了通往东方最有价值的战略据点毛里求斯和开普,夺取了东方的贸易垄断权。到17世纪中叶,东方的荷兰殖民帝国形成。如此快速的进步被认为是殖民主义的“历史奇迹”。此外,在南美洲、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还有荷兰殖民地。荷兰不仅成为世界殖民大国,而且它推行的殖民主义完全是资产阶级的,它比英国更早成为“第一个完全发展其殖民制度的国家”。通过贸易等手段,不同程度地将亚美非许多地区卷入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漩涡。

与此同时,荷兰在海上贸易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欧洲,它几乎控制了德国的整个对外贸易,在俄罗斯进出口贸易中排名第一,挤掉了英国,把波罗的海70%的贸易集中在自己手里。荷兰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连英国都害怕。克伦威尔甚至将荷兰商人排除在英国对外贸易之外,作为发动对荷兰战争的首要目的。地中海沿岸的贸易在荷兰也遥遥领先。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舰队,航行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和波罗的海,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到17年底,也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半个世纪左右,荷兰基本保持了这一地位,可以控制欧洲谷物贸易的80%,与殖民地的贸易是英国的两倍。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表明,它先于英国在开发世界市场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促进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很大。

广泛的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荷兰的社会和经济特别繁荣,使它富裕到全世界和整个欧洲,为各国资产阶级所惊讶和羡慕。英国资产阶级学者大声疾呼,要求自觉模仿荷兰。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重商主义代表托马斯·孟在1664年出版的《英国从对外贸易中获得的财富》一书中反复阐述了一个基本思想,即呼吁向荷兰学习,积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荷兰在欧洲金融中的地位同样突出。阿姆斯特丹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据说它的钱可以充实欧洲半数国王的空国库。直到18世纪,荷兰还是英国的债权人。

在工业和农业方面,荷兰对欧洲国家的影响不容忽视。荷兰是当时手工业作坊最发达的国家,许多国家向荷兰学习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到17世纪,英国的毛纺业会被运到荷兰进行最后的加工和染色,荷兰从事这一职业的工人有数千人。荷兰的造船业在欧洲名列前茅,许多国家都从它那里购买各种类型的船只。俄罗斯的彼得大帝两次去荷兰学习造船,并雇佣了一批造船工人回国,为俄罗斯建立了第一支舰队。荷兰农业在欧洲大陆也有很大影响,被认为在18世纪为其他国家进步的地主和农民提供了榜样,指明了方向。荷兰的排水工程非常发达,很多欧洲国家都在使用它的经验,英国的沼泽排水工程也大大受益于荷兰。

这对西班牙帝国和天主教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荷兰终于打败了强大的西班牙。荷兰革命使西班牙陷入这场战争大约40年,它在经济和军事上都迅速削弱。在查理五世,一半的西班牙财政收入来自荷兰。后来北方独立,南方虽然很快又在西班牙铁蹄下,工商业彻底萧条,西班牙的摇钱树倒了。不仅如此,战争还耗费了西班牙巨大的资源和金钱。在战争的前26年,仅现金一项就花费了1亿多金币,超过了当时西班牙的全部国债。12的结果是,西班牙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国库空虚,数次被迫宣布财政破产。荷兰内战结束时,西班牙的整个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物价飞涨,工商业凋敝,农村荒芜,流浪乞讨者充斥全国。从此,令欧洲各国胆战心惊的庞大帝国由盛转衰,英法反对西班牙干涉和侵略的斗争,意大利摆脱西班牙统治的民族运动,西班牙的农民运动和民族起义都相继展开。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无可挽回地衰落了。西班牙的衰落是当时欧洲最重要的事件,意味着欧洲封建反动势力被严重削弱,为各国资产阶级清除了前进道路上的第一块绊脚石。

西班牙支持的罗马天主教会也受到了荷兰革命的打击。从16世纪中叶开始,在哈布斯堡王朝的支持下,教廷对宗教改革运动展开了疯狂的反击。然而,荷兰革命迎头痛击了这股反动逆流。天主教在南方一度面临崩溃的趋势,在北方的统治大多被推翻。加尔文主义在美国的胜利刺激了英国、法国、苏格兰和德国西北部部分地区的新教运动。天主教在英国恢复统治的梦想破灭,在法国消灭胡格诺派的计划以失败告终,甚至在西班牙的地位也受到影响。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受挫,造成了欧洲封建反动势力的又一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