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如何区分教育的历史性和继承性
1.教育的历史性是教育的属性。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的目的、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随着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人类教育依次包括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不同社会形态的教育各有特点。
2.同一社会形态下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也是不同的。
教育传承:
教育传承是教育的属性。
每个时代的教育都和之前的教育有关系。
优秀的历史经验是前人长期教育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教育的一些客观规律,具有超越时代的重要意义。
继承历史经验是这个时代丰富和繁荣教育不可或缺的源泉。
教育的传承表现在:
(1)一些教育内容,如自然科学知识、语言知识等,成为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共同内容;
(2)有些教育组织形式适用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如班级授课制,自16世纪创立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3)符合儿童、青少年认知规律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如中国古代提出的“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循序渐进”、“善于救亡图存”,西方文艺复兴提出的“直觉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至今仍为现代教育理论所用;
(4)继承和发展了一些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理论,如和谐发展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等。
扩展数据
“教育”是教会别人以知识为工具进行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
在教育领域,“教育”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般来说,人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定义“教育”,一个是社会角度,一个是个体角度。
前苏联和中国一般从社会角度定义“教育”,英美的教育家一般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
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我们可以把“教育”的定义分为不同的层次:
1.从广义上讲,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道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教育”被视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配和承担一定的社会功能。
教育最本质的理解是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知识灌输和行为引导;(1)教育的对象是人;(2)内容一定要良性,有意义。
这样人们就可以改造社会。
2.狭义:指个体的精神升华。
这个定义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从个人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等同于个人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3.狭义上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这里主要指的是中国校园的应试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进个人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如果围绕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来定义,教育可以定义为人们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方法、媒介等形式向他人传递信息,希望影响自己的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帮助或阻碍他人获得某种观念、品质和能力的社会活动。
前一种角色的人叫教育者,后一种角色的人叫教育对象。
这个定义符合人类一切教育活动,可以作为教育的基本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