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历史。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周朝建造了一系列城堡“烈城”进行防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防御,根据各自的防御需要,在边境修筑长城。最早的建筑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随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诸侯国都修建了“互防长城”进行自卫。
其中秦、赵、燕与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相邻。他们在修筑长城防止诸侯相争的同时,也在北方修筑长城抵御胡。之后历代君主几乎都加固修建过。此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不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公里到1000-2000公里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相区别,历史学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根据防御对象,先秦时期的长城大致可分为北长城和南长城。
北长城
战国时期,中国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朱霞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强。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魏、赵、汉、楚、齐、秦、燕七国强大后,进行兼并战争,谋求武力统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相互间不断进攻。
与此同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尤其是匈奴势力日益强大,对秦、赵、燕等北方边境进行掠夺。因为他们擅长骑射,擅长野战,而且采取突然袭击,表现出很强的战斗力。战国中期以前,秦、赵、燕以步兵、战车为主,行动缓慢,难以抵御袭击和劫掠。这不仅严重威胁了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损害了他们的生产,极大地影响了三国的统一事业。针对这种被动局面,三国相继进行军事改革,在北方修筑长城。
1.秦惠文六年(前332年)和十年(前328年),秦国打败魏国,夺取了未夕县(今陕西省洛河流域)和尚军县(今陕西省东北部)。秦惠文十三年(公元前325年),惠文王命张仪在北方修筑郡堡,防止胡林、娄烦等南侵。然后,大规模攻击易曲,使其就范。至秦赵浩棋,夷渠被灭,北地郡建立。秦国北部边境与匈奴相连。为了防止匈奴对南方的掠夺,赵浩棋下令在陇西、北地、尚军的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并派兵驻守。
2.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赵国攻破中山,边界北至燕、戴(今山西西北部),后向西北扩展至云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至吴家河一带)。奉命修筑长城,从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乌拉特山)向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吴家河),设置戴军郡、雁门郡、云中郡,防止匈奴南下掠夺。
3.燕国北部边境是东湖,它经常在南方掠夺燕国北部。燕昭王即位后,大怒,命大将秦凯率军攻东湖,大破,东湖却在千里之外。还“经辽东攻朝鲜”,将国土延伸至习水(今朝鲜清川江)。大后方稳定后,燕也开始修筑长城,使阳(今河北省康保县、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设上谷、渔阳、游北平、辽西、辽东五县,以抗东湖。
南长城
南长城主要以楚、齐、魏、汉、中山国为代表,主要目的是抵御其他诸侯国的进攻。
1.楚长城:30年前,楚长城建于楚怀王,当时叫“防城”。其位置从河南泌阳到叶县,经内乡东北到达湖北竹山县,用于防御周边国家的进攻。
2.齐国长城:齐国长城是用堤防连接山脉而连续扩建的。齐国南部,西起山东平阴县东北,至胶州市南大竹东入海。它的结构主要是土和石头。它是中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长城,有许多保存下来的段落或遗迹。其原始长度超过65,438+0,000公里。《史记·楚世家正义》引用戚迹的话说“齐宣王登高山,筑长城,东至大海,西至济州,一千多里,准备伐楚。”齐长城西起济南长清区,东至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横跨山东半岛。
3.中山长城:中山长城是为了抵御西南地区赵、金的入侵而修建的。建于赵成侯六年(前369年)。它的位置就在今天河北和山西交界的地区。
4.魏长城:魏有两个长城:一个是西北对秦、对戎的长城(河西长城),一个是南长城(河南长城)。魏惠王当政时,西起陕西滑县华山北麓的祥源洞,南至内蒙古固阳,扩建西界洛水大堤,修筑河西长城。晚年,魏惠王修筑了保护京城大梁的南长城,经河南原阳县,向东南、向西转到新密城。
5.朝鲜长城:长城最早由郑修建,后被韩破坏,继续修建和使用。
秦朝长城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为了维护和巩固大帝国空前的统一安全,秦始皇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国防建设和边防的重大战略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大规模修筑万里长城。秦始皇三十二年(215),蒙恬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之地。后来修建了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至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自从秦始皇修建长城以来,它就被称为万里长城。?
秦始皇长城大致如下:西起甘肃岷县,沿洮河北上至临洮县,南经定西县从临洮县向东北至宁夏沽源县。从固原向东北,经甘肃环县,陕西靖边、恒山、榆林、神木,再向北转向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南,到达黄河南岸。黄河以北的长城东起阴山西段的狼山,西至大青山北麓,继续向东经过内蒙古的济宁、兴和,到达河北省的尚义县。从尚义向东北,经过河北省的张北、围场两县,再向东南经过抚顺、本溪,止于朝鲜平壤西北的清川江入海处。
据记载,秦始皇修建长城动用了近百万劳动力,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秦长城不仅在建造方法上有自己的风格,在防御设施的建造上也有一定的特色,以石建筑著称。
秦长城的第一阶段重点是秦赵岩和战国时期其他长城的维修和连接。新建的部分不多,工程量也不大。整个国家的人力和物力都没有被利用起来。蒙恬带领部队和沿线军民完成,长城后期修建得轰轰烈烈。在北方修筑长城的同时,拆除了作为前诸侯国“共同防御”的长城:“帝勇,德与诸侯合,天下太平。城垛若毁,必过川防,除险。”
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长城确保了边防的巩固和国家安全,为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正如《秦书》所言,“然而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子不敢俯首称臣。”
汉代长城
汉初,匈奴乘汉战之机,越过秦将军蒙恬修筑的长城,与汉帝国在战国时的秦、赵、燕长城对峙。由于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劫掠。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破旧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军事防御的作用。成武是著名的驻长城士兵,治军严格。只要他镇守匈奴,就不敢来犯。后来卫青、霍去病、公孙贺、龚等人进攻匈奴,都是以秦、赵长城为主要攻退基地。
汉武帝即位后,多次对匈奴发动战争,将其驱逐至漠北,恢复了蒙恬修建的秦长城,并修建了外长城,修筑了西起大宛尔石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万公里的长城。此时战国秦、赵、燕长城已废弃,其军事防御功能结束。?
汉武帝修建长城驱逐匈奴,对维护西汉帝国的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隋代长城
为了对付来自漠北突厥的骚扰和掠夺,隋文帝把修筑长城和巩固边防作为建国以来的一项重要国防政策。杨迪·杨光皇帝登基后,除了继续抵御北方突厥的骚扰外,还下大力气对付来自西北的吐谷浑入侵。正因如此,长城分两次修建,劳动量在隋朝是空前的。从黄凯元年到大业四年的28年间,隋朝统治者先后7次动员近200万劳动力,在北部和西北边境修筑长城和防御工事。在前代北魏、周齐修筑长城的基础上,东至何姿,经朔方、灵武境内,西至裕固谷以东的长城和工事,基本连成一线。
2007年,在山西省岢岚县发现了一块隋朝在长城上修建的石刻。这段关于修建长城的碑文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根据2009年的调查,隋代长城遗址位于山顶,由石头砌成,已坍塌成高约50-80厘米的石滩。长城在山腰间用土修筑,残高约1.5m,夯土层13cm。
2010长城资源调查队对陕西省延安、榆林、渭南三市16区县的早期长城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考察了战国秦汉隋长城1.7万公里。新发现的战国秦赵浩棋项长城200多公里,榆林市榆阳区、神木县、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新发现的隋长城约500公里。隋长城的大部分是沿着秦长城修建的,隋长城之后是明长城。
2010内蒙古鄂尔多斯博物馆长城调查队在鄂前旗上海庙镇特布嘎查发现一处隋长城遗址。隋代长城有三段,墙为堆土墙,白色,鱼脊状,宽约3至6米,残高约0.5至1米,均在明长城以北约6.8公里处。墙是直的,与明长城的方向一致。
长城唐代
长期以来,人们得出的结论是,唐朝没有长城,长城是唐朝修建的,但它是为了统一战争而修建的,这与传统的“拒胡长城”是不同的。
《新唐书地理》载:山西太谷县,“东南八十里马岭有长城,平城至禄口,三百里,贞观年废。”唐长城遗址封闭从马岭关沿马岭(即现代公社镇关村以西),从关关到榆社县石元村,到黄花沟,到石慧村、琵琶窑村、焦红庙村,最后到和顺县翼城。
唐朝建立初期,有14个割据政权,其中一个是刘武周,依附突厥,自称皇帝。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刘武周攻陷李渊出生地晋阳(今太原),攻占河东大部,欺凌关中。唐朝迅速采取强硬措施。一方面派秦王李世民抵抗刘武周,另一方面迅速修建防御设施,平城到禄口的长城就出来了。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有三座古代边墙,建于唐代渤海国,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段古老的边墙在任何历史文献中都没有记载。根据考古调查,认为边墙是古代军事防线,和长城一样属于长城式山城。这面墙类似于渤海国早期的山城,也类似于金代使用和修建的山城。据此认为边墙是渤海国为防黑水刺而建。
长城与宋朝
宋代长城西起岢岚县青城山,东至荷叶坪山。现存的38公里长的宋长城全部由片石砌成。保存后高度约4.2m,顶宽约1.6m,部分地段有30cm左右的女墙,部分地段有堡寨遗迹。附近散落着大量的宋代瓷片,部分地区还发现了电池的遗迹。
中国长城专家程大林在参观了克兰的长城后证实,克兰的长城是北齐、隋和宋三三个朝代修建的。这是中国首次发现宋代长城,填补了中国长城史研究的空白。
宁夏发现的宋代长城遗址位于固原市原州区战国秦长城南北两侧。跨越千余年的战国长城和宋代长城共存于同一地区,充分说明了这一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并具有连续的文明史。
明昌五年(1194)开始修建长城,但因干旱和张万公等大臣的反对而停止。成安元年(1196),在万、的支持下,全线建成,成安三年(1198)竣工。黄金长城(明长街)起于内蒙古莫旗七家子村东南1 km处嫩江岸边,经扎赉特旗尔图村以北,至吉日根,经阿日坦浩特嘎查,至林西凌家营子,向西拐,经达里诺尔北岸至商都县上尔居地,再至四子王旗白音锡勒,止于务川县上庙沟。
长城明代
明长城是明代北部地区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又称边墙,与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不同。
在明代,“内”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建在“外”长城之外。“内墙”以北齐为基点,西起内蒙、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东经雁门关、幸平进入河北,再向东北,经元元、房山、昌平三县,直达居庸关,再由北向东,到达怀柔四关,与“外”长城相连,以紫荆关为中心,大体呈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许多地方与“内侧”长城平行。在某些地方,两个城市仅相隔几十英里。此外,还修建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周边就有24座“重城”。
明朝建立后,退守漠北草原的蒙古鞑靼部和瓦拉部继续在南方骚扰掠夺。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在东北再度崛起,不断威胁着边境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统治的200年间,长城的修建几乎从未停止过。明代长城的建造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明初长城修缮(1368-1447)。明朝开国之初,国家强盛。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15万大军入侵漠北,西路打通河西走廊,设置甘州、庄浪两镇守卫。洪武二十年(1387),将军盛丰、蓝玉向东北航行,将边境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明成祖朱迪登基后,在永乐八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10-1424)的15年间五次出兵,分别迫使瓦拉和鞑靼接受明朝的封爵。明朝的北方边防线延伸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明初的长城工程,主要是以北魏、北齐、隋朝的长城为蓝本,“壁陡沟深,峰峦相连。”“各处烟墩都筑得很厚,上面存放着五月粮和柴弩,墩旁还开了井……”、“自长安岭(今宣化)至西马林(今山西天镇),筑石墙,凿深沟”(明姚辉),即筑烟墩、烽火台。此次修缮的重点是从北京西北部到山西大同的长城,以及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边关。
明中期(1448-1566)长期大规模修建。“民变”后,瓦拉和鞑靼不断进攻和掠夺边境,迫使明朝把修筑北方长城和修建更多的桥墩作为头等大事,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修建了许多长城城镇。
明末(1567-1620),隆庆、万历时期,蒙古安达部与明朝谈判交换市场,北方边境略安,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初年,辽东镇主兵李在宽甸、孤山修建了六座城堡,随后重修辽东边墙。“绵州一东到三岔河,三岔河到老辽阳。”三岔河指的是辽宁省海城市西北60里。当时辽河和浑河在这里汇合,辽河覆盖了长城的南端。该项目主要是搭建一个空心墙平台,墙体为砖石。万历四十七年(1619),熊廷弼再次主持修城堡工作。山海关至嘉峪关之间的边墙改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修建大量中空的瞭望塔,便于使用砖石,加强防御工程,并对部分路段进行改线。
长城清代
清代长城的名称很多,但人王安定在《向君纪》卷十六《平年军篇》中明确称之为长城:“清代修筑长城,覆盖三晋、燕、齐乃至秦,限制了御敌战略的延伸。”
清代虽有康熙不许修边墙的命令,但形式大于意义。事实上,清代长城的规模是相当大的,其地理跨度也是空前的。其建设范围基本包括淮河以北的所有省份,尤其是黄河以北。
清朝统治者禁止汉人进入内蒙古和东北,实行种族隔离,在辽宁和内蒙古修筑壕沟,并沿壕沟种植柳树,称为柳条边。柳条边界是民族融合的倒退,是极其反动的措施。在一个国家里,汉人不能自由出入。特别是辽东,从战国时期的燕国开始就被纳入中国版图。明朝末年,仍有数百万汉人居住在辽东。但后来辽东的汉人要么被后金军队屠杀,要么被强行迁出关外,禁止出入东北。这种野蛮的政策使东北人口锐减,使俄国轻而易举地殖民了东北北部,切断了中国654.38+0.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直到民国时期,张和张学良用火车运送大量人口进入东北,东北才再次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