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县景点

主要景点有试剑石、剑池、铸剑炉、瓯叶洞、仙姑洞、岑岩古道、梁青寺等。人类历史

湛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相传是春秋时期越南人欧冶子铸剑的地方。至今,炉冶遗迹依然存在。宋代大理学者朱也在半山腰建有歌厅讲学。明代儒生丹尼斯在原址上建了庙,后改为杨书房和书院,以传播文化。

老知云:唐代贞观有摩崖石刻,记载了这座山的发展。山中炉岩,相传是欧冶子铸剑炉,铸剑。寒光闪闪,锋芒逼人。如果你用剑试一试,剑就会掉下来,留下几十英尺深的痕迹。也就是今天的剑石经过检验,遗迹还在。据说是官方故事。

松溪茶坪乡车站往南约七公里,爬山。一路上,山转路,风飒飒,泉水迷人。到山上豁然开朗,渐渐平旷,山谷和山峦,又合上了眼底。眼睛一亮,山色闪闪,浦城、政和县城、农村村舍依稀可见。下雨的时候烟雾弥漫,寒气逼人,像一片云海,棒极了。

山内有剑峰、剑试石、剑池、剑炉、瓯野洞、仙姑洞、香岩、断碑、木溪、祠堂、状元峰、二毛台、岩古道等十六个景点。而且崖上还有很多铭文,可惜已经没有了。寻幽小路,面向极顶,岩石列其中,似卧狮卧虎,饮牛奔马,各有情态,饰以宝塔石屋,幽静雅致,宛如仙境,俗称“仙庙”

山里有梁青寺,建于唐中宗神龙时期。经过改造,今天依然完好无损。佛阁穿堂,飞檐追云。它进入山门,沿着回廊直抵大雄宝殿。两厢和后院是游客休息的地方。房间99间,处处相连,可容纳数千人。每到盛夏,远近的游客不顾疲劳,翻山越岭,拄着棍子,热情地攀着藤蔓,来到这里探索胜利。白马山位于松溪县中部,距县城20公里,北纬27° 3′,东经118° 47′。北起湘西,南接墨林坑岗,西至马厝,东至围田溪。最高峰仙阁面积33平方公里,海拔1031米,年平均气温14.1℃。是松溪县风景名胜区之一,福建省自然保护区。

白马山景点:

九福寺,俗称“白马寺”,四周风景如画,依山怪石,翠竹摇曳,古树参天,花香四溢。马孜寺隐藏在深山老林中。这里非常安静,游客源源不断。该寺建于元至郑铮二十五年(公元1365)。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修。清康熙九年扩建,佛寺寺院众多。1967大部分古建筑被毁。1979群众集资重建是本县有名的寺庙之一。大门由方形青石砌成,气势恢宏。中间一块青色花岗岩挺立,石上镌刻“蓬莱”四字,门楣上镌刻“天有洞天”四个字,极为精美。对联“殿望又福,佛照入天”,字体工整美观。进山处是一片空坪,砖面,三级石阶入正门,上书“白马山九福寺”四个字。正殿四周有回廊,两边天井里种着30多盆兰花。里面是主厅。门上挂着一块大匾,上面写着“大雄宝殿”几个字。左右对联“寺望干远,凌薇古今”均为楷书,稳重有力。中间有三尊雕像,两边立着十八罗汉,和常人一样高,个个面目奇特,冲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寺庙极其宽敞舒适。

仙阁,位于九福寺西南,是白马山景区最高的地方,风景幽雅,久负盛名。相传这里有两位修仙的大妈,古人在上面建了一座亭子。

仙梦之床,位于仙阁右侧,悬崖之下,据说是躺在床上,可以做梦,邀你游览仙境。

孕猿望月,位于九福寺南。相传月宫仙猿犯戒,被太阴星贬至白马山。每当有月夜的时候,它总是盯着月亮,怀念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仙人洞位于仙阁岩下,深2.8米,宽1.1.3米,高1.3米。相传此洞是白马庵主人吴公的长眠之地。

狮子岩位于九福寺西南。如果你俯视仙阁,它就像一只昂首飞翔的雄狮,头顶苍穹,面向下方万丈深渊,极其险峻。根据传说,吕洞宾在这里骑过狮子,当他遇到暴风雨时,他会下车躲雨。雨停后,天狮变成了石头,不得不飞走。

红娘岩,位于狮子岩附近,形似人形,好事者将其命名为“红娘岩”。相传,青年男女想找到心上人,站在对面山上,向媒婆石扔三颗鹅卵石。如果他们能撞上头,就能遇到老人,结下美满姻缘,白头到老。

观音浴缸,位于狮子山附近。山顶有一块青石,中间有一个水缸,长1.3米,宽0.9米,深3米,常年积水。根据传说,盆地的水直接流向南海,永远不会干涸。遇大旱之年,当地百姓上山排盆水,天将下雨。

青峰洞,位于狮子岩下,有两个相连的洞,进洞时微风拂面,故名。

凤凰洞,又名曲洞,位于观音浴缸下。洞外百花盛开,蜜蜂飞舞,蝴蝶飞舞,一派山景。山洞里有一个洞。洞口向下进入,全长20米,中间有一个向下延伸的洞,据说是凤凰产卵的地方。

摩弥岩位于九福寺南面。相传很久以前,一个石匠上山打柴,发现了这块石头,观察了它的形状和结构,被它激怒了,就把它砍成了石磨。

观音佛,又名“石观音”,位于九福寺西南。原来有一尊高30厘米的“石观音”佛像,慈祥美丽。可惜被文革毁掉了。1979年,一尊一米多高的“石观音”塑像重修竖立在青岩壁下。

纱帽岩,位于九福寺西北,是白马山最偏僻的景点。地势险要,因形似黑帽而得名。相传,韩湘子,唐朝人,中长庆三年(823)进士,在程大利做官。他被韩中立和吕洞宾授予神功,成为“八仙”之一。在那之后,他把他的纱帽遗弃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