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简史

历史:

耶路撒冷位于朱迪亚山顶,海拔790米。它是古代宗教活动的中心之一。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根据自己的宗教传说,把这座城市视为圣地。城市圈面积约1平方公里,分为4个区。东部是穆斯林地区,包括著名的寺庙区。寺庙区的圣地有:莫里山岩顶(伊斯兰教)和岩顶寺(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和哭墙(犹太教)。在西北部,有一个基督教教区,有一座基督圣墓教堂。西南部是亚美尼亚。南部是犹太教区。城西南的锡安山是犹太教中另一个重要的圣地。城东的橄榄山有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圣地。二战后,由联合国管理。1948-1949年,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西部,建立新城区,约旦占领城东老城区。1967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1988 165438+10月15巴勒斯坦国在这里宣布首都。市区面积109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城市圈西部。主要工业有钻石研磨、家具、制药、化工、制鞋、铅笔、纺织和服装(斗篷)。旅游业(包括朝圣)蓬勃发展。

在联合国决议中,耶路撒冷被划入巴勒斯坦,所以以色列建国时就以特拉维夫为首都。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西耶路撒冷。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

1948是国际共管城市。以色列建国之初,大部分政府机构都设在特拉维夫。然而,自1950以来,耶路撒冷一直是以色列的首都。此后,该国总统府、大多数政府机构、最高法院和国民议会都设在该市。1980年,以色列议会立法规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还宣布,耶路撒冷将是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在21世纪,耶路撒冷仍然是巴以冲突的中心。

从1975开始,已经超过特拉维夫,成为以色列第一大城市。2011年,耶路撒冷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801万,均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城市之首。此外,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的人数在以色列所有城市中均居首位。

耶路撒冷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或称“三大天启教”)的圣地。公元前10世纪以来,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造了一座神庙。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信仰的中心,也是最神圣的城市。西墙是前神庙的遗迹,仍然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基督徒也非常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它是耶稣被钉死、埋葬、复活和升天的地方。伊斯兰教还将耶路撒冷列为继麦加和麦地那(均位于沙特)之后的第三大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夜岩,并在圣殿山上修建了两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以纪念这一神圣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