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穿的裙子都在地上拖过。为什么他们从来不怕弄脏?
早在三皇五帝的远古时代,就有“黄帝垂衣而治天下”的古老传说。这里的“衣服”指的是上衣和下衬裙,下衬裙指的是裙子。害羞的概念诞生后,古代先民开始用兽皮、树叶等物品遮盖私处,这也是最早围裙的诞生。
到了商朝,这种围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常常上身穿着短外套,下身穿着百褶裙。那时候是男女通用的衣服,男人也穿裙子。到了周朝,一方面衣服变得更加宽大,同时出现了上开下合的“深袄”,可以算是后来礼服的雏形,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各种礼服。
这些礼服适合不同的场合,逐渐变得更加华丽。但是到了秦汉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可以有更多的布料,所以汉代的服饰基本上都是消耗大量材料,看起来极其华丽的礼服,但并没有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么夸张。
古代女子裙长明显增加,主要是在唐代。此时的唐朝进入了一个彻底的繁荣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由于拓荒者具有一定的民族血统,他们并不十分重视伦理道德,人们可以尽情地展示他们的美。为了让她们的身材看起来更苗条,女人们试图把裙子做得很长。
这些裙子的上限经常提到的是胸部,而不是腰部,最低的下摆要覆盖整个脚面。很多时候,地面上会有很长的晃动范围。唐代很多诗人都有对这种裙子的描写,比如孟浩然在《春情》中说“坐时衣缠草,行时裙扫梅花”,形象地讲述了当时人们喜欢穿长裙的习俗。
但孟浩然显然对这种现象不满,诗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讽刺,说有些贵族小姐穿这种裙子,坐着的时候腰带上长满了草,但走路的时候裙角扫起一片梅花,“扫”字非常巧妙地描述了裙子的长短。
那么这些长裙真的会“横扫”吗?答案自然不是。在古代,这些长裙往往只有有权有势的人穿着,出席特定的场合。这些长裙得用六块甚至八块布做,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费。普通人根本穿不起。她们出席特定场合时,一方面地面不会很脏,另一方面通常会有女仆在身后帮忙拖裙子。
后来唐文宗和李昂直接要求“衣角不得超过五,地板不得超过三寸”,也就是说周长不得超过二点七米,拖在地上的部分不得超过十厘米。然而,这一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女士们仍然穿着长裙,没有官员敢检查她们的裙子长度。
这种习俗形成于唐朝,从那以后代代相传。直到今天,一些女明星在出席重要活动时,如走红毯时,仍然穿着拖地的漂亮裙子。这类似于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一些古代女子穿长裙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