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发展的代表性事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国际贸易涉及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19年底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一个统一的包罗万象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此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 ~ 1933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受到极大损害,世界贸易额急剧下降,停滞不前。二战后,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第一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经超越初级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贸易方式日益灵活多样。
当代国际贸易由发达国家主导,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国、日本等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很小,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商品流通规律的理论。它应该阐明一系列基本问题,如商品交换为什么发生在国家之间;是什么决定了各个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性质和特点,等等。广义的国际贸易理论还应该包括国际价值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贸易的实践是指通过一项进口或出口交易来完成一系列的商业活动。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交易前的准备。②交易谈判和合同签订。③合同的履行。
各国的对外贸易统计数字各不相同。有的国家以边界划分进出口,所有进入边界的货物都计入进口,称为进口总额;所有运出国境的货物都是出口的,称为总出口,包括再出口,即进口货物不经加工再出口。进口总额加上出口总额就是一个国家的贸易总额。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用这种方法统计对外贸易。在一些国家,进口和出口是根据通关情况来划分的。虽然已入境但未通关的货物不算进口,但只有已通关的货物才算进口,称为特殊进口。出口包括国内产品运出关境和进口后未经加工运出关境的货物,称为特殊出口。特殊进口加特殊出口就是特殊贸易量。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用这种方法统计对外贸易。上述两种方法都不包括外贸中的转口货物。各国的进出口通常是不对等的,一定时期的进出口差额称为贸易差额。出口大于进口调出顺差、贸易顺差或贸易顺差,出口小于进口调入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逆差;进出口相等就叫贸易平衡。
国际贸易的规模是用世界贸易量来表示的。为避免重复计算,只统计各国的出口或进口,世界贸易量以世界出口或进口为基础。由于各国贸易额是进出口总额,所以世界贸易额不等于各国贸易额之和。由于各国一般以FOB为基础计算出口,以CIF为基础计算进口,所以世界进口量总是大于世界出口量。世界贸易额通常以美元计算。实际贸易量受价格变化的影响,往往不能正确反映实际贸易量的变化。因此,世界贸易量应在一定时期内按不变价格计算,以此来衡量国际贸易量的变化。
国际贸易有多种方式:①根据货物运输方式,可分为陆路贸易、海上贸易、航空贸易和邮购贸易。国际贸易中的大多数货物都是通过海上运输的。②根据贸易过程中是否有第三方参与,可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前者是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直接贸易;后一种情况,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有第三国中介,具体形式很多。一种是虽然货物直接从生产国运输到消费国,但双方并没有直接的买卖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中间人进行贸易;另一种是生产国先把产品运到第三国,然后中间商把产品卖给消费国。另外,一个国家由外贸厂商经营的对外贸易也是间接贸易。③根据参与交易过程的国家数量,可分为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双边贸易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而一个国家的产品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对方的需求,会导致贸易平衡、贸易失衡、支付困难,这就需要其他国家的介入。多边贸易是多国之间、大范围内的交易,便于各贸易国各取所需,实现贸易平衡。④按支付方式可分为现金贸易和易货贸易。现金贸易是指以货币直接支付进口货款,现代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是美元、德国马克、日元等可自由兑换货币。易货贸易是指双方以货物结算债务,可以弥补外汇不足,促进国内产品出口。由于直接交换货物比较困难,所以往往采用更灵活的广义易货贸易形式,即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交换几种货物,分别结算,综合平衡。⑤根据交易中的进出口关系,可分为单边进口、单边出口和互惠贸易。前两种是指一国对他国的出口与从该国的进口无关,是独立进行的,而后者是指两国的进出口交易应该是对等的。现代国际贸易大多采用前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