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岩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1,水运改革
柳岩首先组织人力逐段疏浚江淮至师大的河道,并建造2000艘坚固的大型水车,训练士官运粮。每十条船为一队,有军官负责押运,船夫是从雇来的转来的。直运法改为分段运输法,全程分为四个运输段,并建有转运站。使河船不入汴水、汴水、渭水,提高了运粮效率,杜绝倾覆事故。为此,在扬州、汴口、印盒、渭口等河流的交汇处设置仓库,储存转运粮食。
2.改革盐政
首先,大幅缩减盐监、盐场等盐业管理机构,调整食盐专卖制度,将官收、官运、官销改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盐官被要求统一收购亭产的盐,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盐商,再由盐商贩运到各地销售。国家只是通过掌握统购和批发两个环节来控制食盐政策。为了防止盐商哄抬盐价,各地设立长平盐仓,平抑盐价。
3.贯彻昌平法。
改革了金融体制,建立了经济信息网络。他在各路设置巡察官,并挑选勤奋能干的学者作为书院的干事,管理巡察院。巡逻法院收集了道路各县的雨雪量和农作物质量的信息。每十天,每个月,我们申报转运公司,柳岩的地方招擅长走的人,快速申报各地价格。
他用“丰则贵,饥则贱”的方法,防止粮伤农,民不聊生。同时,收购更多的粮食和谷子,运到歉收地区,低价出售,换取农民的土特产和杂物转卖到富裕的地方,既救了灾,又刺激了生产。为了满足人民的燃眉之急,柳岩还在所辖各县储存了300万石粮食作为储备。
柳岩改革的意义
他的改革发展了生产,稳定了人民生活。据史书记载,柳岩“在他的理财中,总是把养民放在第一位”。
由于柳岩的理财原则、措施和方法适应了唐朝破落的经济和当时社会的需要,使唐朝经济在安史之乱后的二十年间得以恢复和发展,百姓得以养息。
他刚被任命为转运大使时,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但国家并没有增加农民的税收。柳岩真正做到了“花钱少于民”他的贡献很大。难怪人们经常将柳岩与管仲和萧何相提并论。
扩展数据
柳岩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金融家,他信奉道教。施安出生于曹州南华县(今山东东明县)。七岁时,刘被选为神童,八岁时,他成为太子府书面经典的校对员。
玄宗最先欣赏柳岩。故事发生在李隆基效仿,去泰山拜禅的时候。借此机会,刘晏呈出版了一本书《颂》,内容是歌颂皇帝的好治理,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天下人民安居乐业。通过一个小孩子的形象,他好奇又好奇,于是引起了玄宗的兴趣,决定看这本书。
唐玄宗请宰相张考他的学问。结果,柳岩的四书五经答得很流利,写字也得心应手。他小小年纪就如此擅长写作,真不愧为神功。因此,李隆基把他接了回来。
柳岩的贡献主要在于他的理财能力。他一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朝代,并长期担任重要的金融职务。他管理财务几十年,效率高,成绩大。他被誉为“广为军用,万人追捧”的著名理财规划师。在主持唐政府财政工作前后的二十年间,他处理经济管理工作非常机智,工作丰富多彩。
广德二年(764),柳岩开始在长江、淮河上进行水运时,唐政府的年财政收入只有400万元。到大历末期,增加到1200多万元,增加的十分之七来自江淮盐利。他贯彻“爱民为先”、重视生产的财政政策,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定民生。
广德二年,唐政府管辖的地区有293万户,到大历末期,增加到380万户,前后增加了90万户。增加的户口在柳岩管辖的地区,这都是因为柳岩卓有成效的工作。
柳岩的工作方法和成就必然会遭到昏昏沉沉的官僚们的抵制、反对和憎恨,他们习惯于对人民“竭泽而渔”。为了顺利实现自己的想法,柳岩不得不在一些小的方面与他们妥协,但在原则问题上,他从不让步。
有权有势的人把柳岩管辖下的事务看成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好事,为了干涉和控制柳岩的工作,他们总想把子女和亲属安排在他们的部门里。柳岩对这种事情的处理非常讲究,给这些人优厚的薪水,而不是让他们处理事情。这样可以部分满足权贵的要求,大大减轻压力,使财务工作牢牢掌握在可靠的人才手中。
即便如此,他与权贵的矛盾也无法彻底消除,最后被汉奸杨彦陷害杀害。
柳岩死于唐德宗时期,德宗任命汉奸袁载的遗党杨彦为丞相。杨彦发现唐代宗杀了袁载,而柳岩参与了秘密讨论。于是,仰仗德宗的宠信,杨彦开始报复,极力将柳岩赶出京城,并与荆南联手,借此机会制造了柳岩之乱。德宗听信谗言,于780年7月上书柳岩自杀,属于流放江南。
百度百科-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