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吴哥的历史
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最完好的寺庙,以其宏伟的建筑和细致的浮雕而闻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12世纪,吴哥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想在平地上建造一座宏伟的石窟寺,作为吴哥的首都和国家寺庙。所以费了全国之力,大概花了35年才建成。
公元12世纪中叶,真腊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将吴哥定为首都。苏利耶跋摩二世信仰毗湿奴,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祭司迪瓦拉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国家寺庙,献给毗湿奴,命名为“毗湿奴寺”。
宋代赵儒将当时的都城名称记为“吕”。洛科来自梵文nagara,首都。16世纪,这座寺庙被称为“庙都”。
元稹二年(1296),程远总铁摩尔派周大官到真腊。使团从温州开阳走海路,过丹阳(今洞里萨湖),经七洲洋(西沙群岛外)、占城、镇埔、茶南、半路村、佛村(菩萨府),在吴哥窟登陆。周大官和他的使团在吴哥驻扎了一年。
回国后,周大官写了一篇关于镇赉风俗的报告,《镇赉实录》。《真蜡录》称吴哥窟为“鲁班墓”,并说国王死后有塔陪葬,可见吴哥窟是皇陵。?
扩展数据:
吴哥窟的建筑结构:
吴哥窟的建筑庄严、对称、比例和谐,无论是建筑技艺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吴哥窟朝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双石墙。占地1000×850平方米,外墙外有壕沟。壕沟宽190米,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300米,周长约5.6公里。
吴哥窟的正门在西边,与大吴哥窟南门外的大道相连。城门上有三座城楼,门内有庭院。庭院东面有一条147米长的大道通往内墙入口。大道两旁有一个图书馆和一个池塘。
内墙长140m,墙内主体建筑建在三个台阶上,桥台高23m,底部面积215× 187m。1和2楼除了三楼75x75m2的正方形,其他都是长方形,每层四边。
在最高的平台上,有五座象征着众神之屋和宇宙中心的尖顶宝塔。中间的一座宝塔最高,达到42米,即离地65.5米。其他四座塔较短,分别位于平台的四个角落。
第二个平台的四个角也有一个截断的宝塔。每个平台都被石头回廊所环绕。画廊里有庭院、经堂、佛龛、神龛。
每层都有石门楼和楼梯连接上下两层。楼梯栏杆上盘绕着七条石蟒,楼梯两侧装饰着精美的石狮。所有宝塔和门楼都用石莲花装饰,约65,438+00000。
吴哥窟是一个大型建筑群,包括桥台、回廊、小径和宝塔。所有的建筑都是用砂岩建造的,石头之间没有砂浆或其他粘合剂,它们是靠其表面形状的规律性和自身的重量相互结合在一起的。细节华丽精致。当时的石匠可能还没有掌握拱券的技术,所以吴哥窟没有大殿,石室的门道又窄又暗,艺术装饰主要集中在楼外。
百度百科-吴哥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