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镇(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下辖的乡镇)有一套完整详细的资料。
基本介绍中文名:凤山镇行政类别:镇辖区: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口:21286,农业与村经济,金融,资源条件,旅游资源,人文地理,文化教育,新农村建设,地图信息,介绍辖12个村民委员会,194个村民小组。最高海拔2467米,最低海拔950米,平均海拔1960米。年平均气温为20.65438±0℃;年平均降雨量为1530毫米。截止2003年底,全镇共有5165户,21286人。农业人口4792户20582人,非农业人口704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1人。有汉族、傣族、彝族、哈尼族等1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513人,占总人口的40%。凤山镇凤山镇农业与乡村经济2003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725.5万公斤,农民人均粮食353公斤。农业总产值2906万元。甘蔗种植面积7582亩,产量3.26万吨,茶叶种植面积7526亩,其中年采摘面积5115亩,产量166.2吨;咖啡种植面积719亩,其中采摘面积392亩,产量(干豆)84吨。水果种植1053亩,水果产量383.8吨;畜牧业产值707.5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35%。财政2003年,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2728.0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25.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7元。全乡有小学7所,初中1所,幼儿园1所。1996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2002年实现“普及教育”目标:有1个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1994被省民委、体委授予“云南省少数民族体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资源条件土地资源全乡现有耕地34359亩,其中水田10708亩,相磊田2588亩,旱地20179亩(其中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13979亩)。人均耕地面积1.67亩。森林资源全乡有林地面积57.67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5021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87.06%。森林覆盖率64.3%,总蓄积量324.75万立方米(其中商品林278.2万立方米)。主要树种为针叶林和阔叶林,其中24万亩速生丰产林为思茅松。琅琊山,占森林面积的47.8%。此外,还有落羽杉、光叶青冈等国家珍贵树种10余种。、9种珍稀兰花和682种药用植物,如草乌、桔梗、茯苓、金银花、杜仲和半夏。凤山镇热带面积30.32万亩,占全乡总面积的38.83%。已开发6.36万亩,仅占21%。能源矿产资源全国有澜沧江支流18条,年径流量6543.8+05亿立方米,理论水电储量2.7万千瓦,可开发利用654.38+03万千瓦(主要为威远河和小河水系)。有南板河庄山电站,装机容量1,000千瓦;威远江石虎电站,装机容量2×1000 kW;威远江沙子坡电站,装机容量2×1500 kW;威远江石峡壁式电站,装机容量2×1000 kW;威远江龙滩电站,装机容量2×2000 kW。矿产资源有岩盐、铜、铁、锰、石膏等,其中岩盐储量30亿吨,居全县和凤冈盐矿区首位。登海山铜矿储量38万吨,平均品位1.5%。旅游资源有芒卡温泉,可以开发。水温62℃,出水量42升/秒,水质主要含盐及少量硫磺,距县城16公里。此外,还计划建设纳冰森林公园。人文地理凤山历史悠久。清雍正三年(1725)前属宣化土司领地,后属威远厅管辖的宣化乡、高平乡、宝木乡。乾隆三十九年(1774),威远殿由大寨迁至宝木井山脚下,成为该殿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光绪六年(1880),威远殿迁回大寨后,仍为宣化、高平、宝木管辖。民国二年(1913)为威远县北区,辖宣化、高平、海开乡。民国二十三年(1934)为景谷郡八期。辖宣化、高平、海开乡、宝木镇。民国二十七年(1938)改名为六期,宝木镇被废。民国二十九年(1940)九月三十日为凤山区。民国三十年(1941)为凤山镇,辖七家保险公司。凤山镇1949 8月1成立凤山区临时人民。1950年65438+10月,凤山区人成立,辖8个村。1952,村更名为乡。1958年5月,撤销凤山区,分别设立凤山和海顺乡人民委员会。1958 10是凤山人民公社。1961 3月更名为凤山区。1970是凤山人民公社。65438+3月0984是凤山区。辖平寨、柏林、芒陇、顺南、南坂、闻韶、文海、文哲、海清、平田、马木等12个乡镇178个自然村。1988 1改为凤山镇,辖12个村公所,194个生产合作社,164个自然村。凤山镇是一个汉族、傣族、彝族聚居的镇。经过多年的发展,傣族、彝族已经逐渐被汉文化所同化,但在这里仍不时可以看到傣族、彝族特有的风俗。每年农历二月,这里举行彝族和傣族的传统节日,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和四月中旬的泼水节。村民们最喜欢和最有特色的娱乐形式是笙和彝族二人转。只要有人打电话或者遇到节日,村民们就穿上自己喜欢的民族服装,聚在一起欢快地跳舞,整个场面充满了欢乐。凤山镇有1个镇文化站,21个村文化室,3个农村业余艺术队,基本能满足村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2006学年,全乡有5所小学,39个班,1531名学生。华中地区学校1,班级16,学生708人。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8%,毕业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和提升。全乡在集中办学、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改革等方面走在其他乡镇学校前列。也加速了教育信息化和实验教学的普及。目前中国中部有1套IA学说。小学拥有自然实验ⅰ类教学点1套,ⅱ类教学点5套,电脑60台,语音学习机106台,多媒体教室一个,远程教育接收站一个。学校办公室和所有电脑都有宽带网络,师生可以共享网络资源。凤山镇新农村建设凤山镇通过树立“五种思想”,克服“五种倾向”,正确处理“六种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五种思想”,克服“五种倾向”:一是树立新农村建设的长远思想,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和短期行为;二是树立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克服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形式主义的倾向;第三,树立以县(乡)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克服建设农村的思想倾向;第四,树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内外并重的思想,克服和摒弃“习惯山坡不要太陡,不要离家”的思想倾向;第五,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思想,克服“等别人、靠别人”和因循守旧的思想倾向。正确处理“六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发挥试点示范的引领作用。二是正确处理* * *引导和市场配置的关系,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以工业为支撑,大力发展以茶叶、烟草、甘蔗、畜牧、蚕桑、林业为主的全乡六大产业,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第三,正确处理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公民道德、政策、法律、科技、文化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全体村民的素质,完善村规民约和各项管理制度。第四,正确处理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做到“软硬兼施”、“两手抓”。第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人口增长的关系,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的和谐发展。凤山镇地图信息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凤山镇* * *(凤天公路以南)。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