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大党历史年表

印度国大党印度国大党,1885 12,由退休的英国印度公务员A.O .休姆在孟买创立。1947年印度独立后,国大党成为执政党,著名政治家尼赫鲁出面组阁,成为首任总理。后来,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和孙子拉吉夫·甘地先后担任国大党领导人和总理。印度独立后的前50年,除了65438+3月0977-65438+10月0980和65438+2月0989-19965438+6月0外,一直是国大党执政。

1906国大党年会通过了以B.G .蒂拉克为首的极端分子提出的四点纲领:自治,提倡国货,抵制英国货,国民教育。

1907年,国大党分裂,温和派向英国当局妥协,将极端派排挤出党。

1916两派重聚。

1918再次分裂,温和派脱党,成立印度全国自由联盟。

1920年党的特别会议通过了甘地(M.K. Gandhi)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动议,确立了甘地在国大党的领导地位。从此,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成为国大党争取民族解放的指导思想。

1927年2月,国大党通过了尼赫鲁提出的要求英国给予印度“完全民族独立”的决议。二战期间,国大党反对英国宣布印度参战。

1942年8月,国大党发起群众非暴力运动,要求英国从印度撤军,被英国当局宣布为非法,领导人全部被捕(1945于6月获释)。

1945年底至1946年初,国大党在中央立法议会选举中获得102个席位中的37席,参加英国统治下的临时政府,尼赫鲁任副总理。

1947年8月,印度独立,国大党成为执政党,尼赫鲁成为政府总理。此后,除1977年第六次大选和1989年第九次大选外,国大党一直是印度的执政党。

1991再次赢得第十次大选,组建少数派政府。

1969 ~ 1979期间,国大党内部出现多次大分裂,包括以s·尼贾林加帕(组织派)为首的国大党、以I·甘地(又译为国大党的英迪拉派)为首的国大党和以k·b·雷迪(正统派,后改名为社会党派)为首的国大党。

198110年6月,印度选举委员会承认国大党(I. Gandhi)为真正的国大党。

1991拉吉夫·甘地遇刺后,国大党内部矛盾重重,民众支持率大幅下降,导致1996大选失利,成为反对党。

国大党为了利用尼赫鲁-甘地家族的威望重振昔日雄风,多次邀请拉吉夫·甘地的遗孀索尼娅·甘地担任党首。1997年,索尼娅正式加入全国大会党,并于1998年当选党主席。在索尼娅的领导下,国大党在重新整合后终于显示出了活力。在2012年举行的印度14人民院选举中,国大党击败竞争对手获胜,再次成为执政党。

国大党元老、前财政部长曼莫汉·辛格于5月22日成为新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