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政策史
面向粮食的政策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较早论述了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管子·牧民》初说:“凡有土地牧民,四时待粮仓。国家钱多了,远方的人就来了,土地提高了,人民就留下来了。其实粮仓知礼仪,衣食知荣辱。”【1】表示国家的管理必须注意农时和农业生产的安排,巩固国家的关键在于粮食储备;国家富裕了,远方的人就会来投奔我们,土地会被广泛开垦,人民会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安居乐业;粮仓里的粮食储备满了,人民就会丰衣足食,礼仪、荣辱等道德观念就会得到弘扬。管仲的这段话精辟地阐述了物质生产对精神道德生产的决定性影响,阐明了农业生产和粮食节约的极端重要性。
管仲具体从两个方面强调了粮食的重要性:一是“五谷吃米,民命也重要”[2],强调粮食是人民的命脉,粮食对民生的根本意义;一是“粟,王者之术,人之大事,人之道,治国之道”[3],强调粮食生产是国家的重要任务,粮食对于治国安邦的重大意义。管仲也说:“不生黍者国亡;苏生和死者,恶霸;苏生不死,王。粟也,民归;小米是也,富贵也是还;粟也,地之所属。小米再多,世间万物都将枯竭。”[4]这意味着不生产粮食的国家将会灭亡;粮食生产只能自给自足的国家只能占主导地位;只有粮食生产丰富且有剩余的国家才能统治世界。在齐主持改革强国的实践中,管仲贯彻了他的粮食思想,实行了一系列重农政策。
管仲的粮食思想和重农政策影响深远,大多被后人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家奉行的原则。西汉初年,政论家晁错向汉文帝提出“重粟”政策,提出“重粟之道,是使民以粟赏之,惩之”的主张,规定民要向官府纳粮,“能崇贵族,能除罪恶”。通过实施这样的措施,“这样,富者有贵族,农者有钱”[5]。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在文帝十二年(168)颁布了卖爵令,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王朝采取了许多政策来保证粮食生产。重农抑商政策就是其中之一。重农抑商政策是管仲在齐国改革中首先实施的。后来商鞅在秦国搞了一次变法,明确提出“为自己的事业努力,耕织者平反;事情的最后,那些懒惰和贫穷的人认为他们会得到回报。[6],迫使秦国人民集中农业生产,增加粮食生产和布匹生产。多产粮布者可免徭役,因商或游手好闲而致贫者,罚为官府奴隶。从此,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的一项基本政策,其重农保粮的政策目标十分明确。王朝国家还实行禁止垄断的政策,由政府垄断盐、铁、茶、酒等利润丰厚的行业。他们一方面攫取垄断利润充实国家财政,另一方面抑制私人工商业的发展,遏制民众尤其是农民弃农经商,也有保证粮食生产的目的。王朝国家往往对私营工商业征收重税,如重新征收工商企业的资产税,设置重重关卡重新征收货物通行税,重新征收市场上的货物交易税等。,以达到抑商重农的双重目的。当然,王朝国家也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给予积极扶持,如秦汉时期的赠地制度,北魏、北周、北齐、隋唐时期的均田制等。通过国家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和调控,保障了农民对小块土地的占有,使农民能够直接与土地结合。又如,很多朝代实行鼓励垦荒、减税、兴修水利、发放救济金、推广技术等措施。
我国古代王朝国家的政策措施重视农业,重视谷子,对各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增产,维护王朝国家的统治和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