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镇的历史遗迹
琅琊古城占地约654.38+万平方米。西汉后期,由于地震等原因失去了中心地位,古城逐渐湮灭。明初在废墟上修建下河寨,准备安置千家万户,现在已经倒了,只剩下城墙和护城河的遗迹。古城东面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灶湖商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商代遗物。1.5km西北,有村名“店王家”,当地有“先有店王家,后有琅琊台”的说法,是琅琊台周边唯一的先秦村落。
琅琊台位于黄岛区西南30公里处,三面环海,西临陆地,海拔183.4米。它的东南是斋堂岛(相传是秦始皇登上舞台时斋戒的地方),北是龙湾岛,西南是关目岛(据说秦始皇的部下曾在此沐浴),西北是琅琊城旧址,东北是望大珠山和灵山岛。平台顶部平坦开阔,周长150余米,面积5.88平方公里。南坡略缓,北坡较陡。
琅琊台之一最早见于《山海经》。海中东经,“琅琊台在渤海,琅琊台以东”。《史记》。《秦始皇传》说,“盖海之畔有山,如台,在琅琊,故称琅琊台”。
春秋战国时期,琅琊是齐国的重要城市。齐桓公和齐景公参观了这个地方,几个月都没有回来。相传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北上称霸,从会稽迁到琅琊,到台湾看东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三次巡陆,迁琅琊台下三万户。大兴土木,建琅琊台观海观日;戏台之下,修成三条御道,宽三四尺;刻石立碑,歌颂秦的功绩;祭祀“四季主”;两次在琅琊台,徐福等方士带着童男童女下海求仙。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二世登上琅琊台,在始皇帝立碑旁刻字。汉武帝也曾多次涉足琅琊。
西汉末年,琅琊台楼毁于地震。后有李白、白居易、李商隐、熊耀、苏轼、严月道、王无经、丁、刘、高、李成,都到了自己的地方,留下了《登琅琊台观日赋》(熊耀)、《蜀琅琊传侯》(苏轼),明万历二十六年(598),诸城县令严月道重修琅琊台,在台上建海神庙和礼亭,并立石碑记载自己在琅琊台上的奇遇万历四十一年(1613),戏台上建颜月道。
琅琊台自然风光秀丽,古台、海市蜃楼是琅琊台的胜景。唐开元学者熊耀和清代诸城学者李成钟分别在《琅琊台观日颂》和《根斋笔记》中有所记载,当地也有记载。65438-0982琅琊台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5 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2001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景区。在此期间,胶南市人民政府投入巨资,建设和恢复徐。
府店、天梯、御道、琅琊石刻、石黄群雕、王越楼、琅琊石亭、亭子兰炮台、青岛琅琊文化展览馆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还设立了“徐福杜东出发地”、“古造船遗址”等纪念标志。
琅琊台石刻位于琅琊台西侧,是秦琅琊台石刻的复制品。石刻高4.8米,顶部宽0.76米,底部宽2米。它被刻在三面,东,南,西。分为《秦始皇诗赋》和《二世诏书》两部分,共447字。1993年底开始复制,次年9月成立。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建琅琊台后,在台顶上竖立石刻,赞美秦的功绩。始皇三十八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巡视琅琊台,将自己的书信和大臣、随从的名字刻在始皇旁边的石头上。历经风雨侵蚀,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写下《琅琊榜封后》,记起登上琅琊台时所见:“今诗赋已死,其下属名仅存,二圣旨犹存。”清朝顺治年间,诸城知府在琅琊石南刻“天色”二字,名闻遐迩,深藏不露。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诸城知府宫让他看刻石裂熔铁梁。道光年间,铁梁散石破,遂在诸城毛成县建亭。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一场雷雨过后,石碑丢失。1921 ~ 1922,诸城巡抚王佩云两次到琅琊台,对散落的石碑进行补刻。之后残石移至诸城县部,1950后移至山东省博物馆,1959后移至中国历史博物馆。残石高129厘米,宽67.5厘米,厚37厘米。现存碑文13行,86字,为李四书所撰,为秦刻石之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刻石之一,堪称国宝。
东赵虎商代文化遗址位于琅琊镇东赵虎村东南角,中间有一座高墩,被当地人称为“巴金墩”。东西长170m,南北宽110m,文化层厚度1.1m。大量的陶片和蚌片裸露在地面上,还出土了石铲和石斧。
石凿、石镰、灰陶罐、铜箭头、铜切等文物。遗址保护良好,1977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亭子栏炮台,位于琅琊台前的琅琊港北岸,建于清朝雍正年间。是今胶南三大古炮台之一,是古代重要的海防军事设施。古代人们在这里建立堡垒,这显示了琅琊台和琅琊港的古代军事亭顾岚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