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市中的“瓮城”是如何出现的?
在《礼记》中,都城的城门被称为“国门”,而破国门则被视为亡国之祸。古人为了守卫国门,在城门外建了一个瓮。
翁城又名月城、曲池,是古代依附于城门并与城墙相连的辅助建筑,门偏,瓮形。骨灰盒大部分是半圆形,少数是方形或长方形。
翁城的出现很早,但具体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目前可以确认的最早的瓮城雏形,是距今4000年左右的陕西神木,大致可以追溯到龙山晚期到夏代早期。《诗·郑风出其东门》载:“出其阄,有女如火如荼”。这里的“影”是翁城的早期形态。
翁城的首要作用是屏蔽城门,起到双保险的作用。翁城设计的初衷是给城市的防护建筑增加一个防御系统。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敌人攻城的时间和难度,守军有充足的时间集结兵力,布置兵力,加强防御。当敌军攻入瓮之门时,由于内部空间狭小和门形的限制,可以有效减少敌军士兵和装备的数量,使其战斗力在短时间内被削弱。这时,已经集结排列在瓮中的守军,也可以给敌人迎头一击。
二是攻防的灵活性。翁城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死守城池守军的被动防御策略。在单城防守形式下,守军只能死守,而在瓮的保护下,守军可以在瓮内布置兵力,主动攻击进入瓮内的敌军。可战可退,非常灵活。
三是四面出击。翁城的建筑四周都是高墙,上面有弓弩手。敌军进攻瓮后,城墙上的弓弩手可以用制高点向四面八方的敌军射箭,配合瓮中的部队消灭敌军,从而形成“瓮中捉鳖”的局面。
翁城的建筑防御体系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又一创举,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军事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