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的是最贵的茶汤,黑的是最好的茶杯。古人喝茶有什么讲究?

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自汉代以来,茶就出现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只是汉唐宋的饮茶方式和现在不一样而已。现在我们的制茶方法形成于元明时期。

但是,无论哪个时代,喝茶都离不开水。水质也会影响茶的口感。茶是用来品尝的。伟大的文化学者和不幸的皇帝宋徽宗·赵霁在《论大观茶》中说“茶以味为重”,这是真理。明代戏剧家张大富在《梅花草堂笔记》中说,“茶必生于水,八分茶,遇十分水,茶亦甚窘;十分之八水,十分之十茶,十分之八耳茶”,连水质的重要性都列在茶之上,可见古人对饮水的重视。

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旅程,茶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三种非酒精饮料之一。对中国人来说,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也是精神寄托。但是没有它,茶就不能品尝和冲泡。

注重茶具艺术本身也是中国人注重饮茶的重要表现。好茶没有相应的茶具是喝不了的。目前茶具的主要种类有竹茶具、金属茶具、陶茶具、漆茶具、瓷茶具、珐琅茶具、玻璃茶具、石茶具。茶具的大小要合适,茶具的大小要与茶叶的种类相一致,茶具的颜色要与茶叶的颜色相匹配。

古代人对品茶的要求不外乎三个方面,即自然、人际和茶本身。作为饮料,力求茶质优良,水质纯净,大概是最基本的要求,任何饮料都是如此。但品茶对自然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要求相当高,这是它作为一门艺术和一种修养的关键。

?那么,古代人喝茶有多讲究呢?

1,魏晋南北朝,喝茶是“热汤”

据说中国的茶史是从神农时期开始的,战国时《尔雅》中就有关于茶的记载,其文章《石木》讲的是“苦茶”,“茶”的古音是茶。

然而,中国茶历史的真正起源仍有争议。总的来说,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

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在晋南北朝时期,最早的爱茶者多为文人。

西汉时期,饮茶之风逐渐兴起。学者王宝在《通岳》一书中,写道“煮尽茶”,“舞阳买茶”。与此同时,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件竹制稗子,其标签上写着“稗子”二字,是一个盛茶的容器。西汉还把产茶的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

但在秦汉时期,茶并不是普通百姓的日常饮品,更多的是以其药用功效出现在人们的床边。

东汉华佗《食道书》有“苦茶久益”之说,记载了茶的医疗价值。这和可口可乐差不多。可口可乐最早是作为治疗头痛的药物出现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饮料。

后来民间出现了煎茶的雏形,即粥茶。据三国时魏人所写的《广雅》记载,四川人采摘某些叶子,把老叶子做成饼的形状,然后在上面涂上厚厚的米糊。饮用时,先用米汤浸泡,再用无焰炭火烘烤使其变干变红,然后捣成粉末,放入瓷锅中注入开水饮用。有的还加入葱、姜、橘子调和苦味。

这种茶和我们现在喝的不一样。它更像是一种类似胡辣汤的食物。喜欢喝的人会觉得相当酸,很爽,不喜欢喝的人会觉得难以下咽。唐代陆羽就吐槽过这种“胡辣汤”:“用葱、姜、枣、陈皮、山茱萸、薄荷等熬制。,或者弄光滑,或者煮去泡沫,沟渠之间浪费水!”

六朝时期,粥茶成为南方人的流行饮品。吴主孙皓在宴席上经常以茶代酒,桓温也曾用茶宴来标榜自己的节俭。但是,面对粥茶,北方来的客人实在难以接受。他们普遍喝牛奶饮料,嘲笑茶是“奶酪奴隶”。

2.唐代的炒茶方法

唐朝时,中国人开始用煎茶的方式喝茶。因为炒茶方法的出现,饮茶之风在大江南北盛行起来。“开元与天宝之间有一点茶,多德大历,建好之后会繁盛起来。”中唐以后,茶已经进入民间,成为最受百姓欢迎的饮品。

茶圣·陆羽改变了茶叶的命运。“自陆羽出世,世人皆学春茶。”陆羽是《茶经三卷》的作者,该书详细论述了茶道。他主张喝茶饼粉碎制成的茶粉,茶粉要米粒大小。首先,炒之前要把茶叶烤熟,用高温“推火”,勤翻,否则会“不均匀”,烤到看起来像青蛙背就合适了。烘好的茶要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流失,饼茶要冷却后再磨成细粉。

同时,将新鲜的山水放入茶壶中烹煮。当水呈“鱼眼”状起泡并“微微可闻”即“沸腾”时,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去掉浮在表面看起来像“黑云母”的水膜,否则味道不好。

然后继续烧,直到水边的气泡如“泉珠”即“二沸”,先在水壶里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在沸水中搅拌,放入磨碎的茶粉。

当壶中烧出的茶汤气泡如“滚滚波涛”即“三沸”时,再加入“二沸”时舀出的水,暂时停止沸腾,以“陶冶其美”,这样茶汤就可以煎出来舀着喝了。

为什么说《茶经》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因为炒茶的方法使得茶道中最早的艺术饮品产生了。炒茶时,不仅要注意“温度”,还要注意炒水的“汤温”是否合适。辨别汤天气,一是看水沸腾时沸腾气泡的数量和大小,二是听开水的声音。

水要烧开,不能太老,否则会破坏上等泉水所含的有益成分。用这些“老汤”泡茶,会使茶汤色味索然。有些高档绿茶更是怕开水,会浸泡嫩茶芽,破坏茶叶中的有益成分,不利于饮茶卫生。

但用水温过低的水泡茶,会使茶叶中的各种有效成分浸出不愉快、不完全。用这种“嫩汤”泡出来的茶,味道淡,和汤有色差。

陆羽也主张茶要趁热喝,因为“重浊凝结于下,精浮于上”。茶一旦凉了,“精英必气竭,不必啜之”。另外,喝茶时舀出来的第一碗茶汤最好,称之为“意味深长”,之后依次递减。第四五碗之后,茶味就没了。《红楼梦》里说“一杯为尝,两杯为解渴,三杯为饮牛”。

陆羽之后,炒茶的方法继续发扬光大。斐济文写茶叙,张写烹茶录,温庭筠写采茶录,皎然、陆通写茶歌,这些都促成了我国炒茶的成熟。茶艺有五个固定环节:备器、选水、点火、待汤、学茶。今天,日本的炒茶仪式保留了中国炒茶仪式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3.宋代的茶叶订购

唐朝末年,唐人发明了一种“点茶法”,即用小勺将茶粉分成几碗,一边冲入开水一边快速搅拌,使茶粉与开水充分混合。茶汤会覆盖一层乳白色的泡沫,最好是亮白色的泡沫,在一起时间长。通过观察煮好的茶,我们可以评价泡茶者的泡茶技术。点茶法能充分发挥成品茶的特点,注水时要注意水流、水量、落点的控制,有很多可炫耀的地方。

但“点茶法”在宋代成为主流的喝茶方式。

宋人对茶饼格外重视,在口感上追求“甜润”,而不喜欢茶的苦和原味,以“纯白”为真。为了做出理想的茶饼,他们在技术上精益求精。首先精选原料,只挑选一个茶芯,用泉水浸泡,然后入锅蒸熟,再用小挤把水挤出来,用大挤把茶汁挤出来,做到白里透甜;压榨后,将茶叶放入盆中研磨。一般好的茶饼要磨一天以上。待盆中膏体光滑细腻后,加入冰片、香米熬制的稀粥等香料,揉成茶饼。

花了这么大力气做出来的茶饼,因为有淀粉,看起来像牛奶,又因为有香料,吃起来很甜,和粥茶法下的咸汤茶完全不一样。

茶道大师做的茶饼,价格堪比学区房。在宋仁宗,蔡襄制作的“小龙团”卖到每斤22两黄金,极难买到。当时人们称之为“黄金有,茶叶无”。在宋徽宗的时候,郑可听说用“银丝水芽”做的“龙组胜雪”,每个饼不仅要4万元,还要限量出售。

那时候的人点茶也是很讲究的。首先要将茶饼烘干、锤打,然后用茶磨细磨成茶粉。茶坊越小越好。然后将茶粉倒入筛子的茶碗中,筛出细茶粉,放入茶壶中饮用。接下来,先把茶杯加热,以免开水倒入冷茶杯时影响口感。茶杯加热后,用长柄小勺从茶壶中舀取茶粉放入杯中,倒入少许开水使茶粉混合均匀,然后用长嘴茶壶装满水,用筷子、长柄勺或芦苇(圆竹刷)搅拌均匀。搅拌后注入更多的水,水的标准是“蟹眼已过鱼眼,欲作清风”的初始沸水。

最后一步是泡茶,要求“先搅茶膏,渐打沸,双手轻垂,手指绕腕”,达到“上下透彻,似酵耕者始。疏星生明月”,直到茶面银光涌起,才算好茶。"

由于点茶技艺过于精湛,是名副其实的技术活,所以宋代有钱有闲的人往往以“斗茶”为乐,互相较劲。规则是多人一起打或者两个人互相抓住“打”,三打两胜。斗茶主要考虑茶与水的融合程度,搅拌茶叶旋转,先在茶杯上留下痕迹。茶色纯白,比用黑杯装的时候更明显。所以当时福建建阳的窑子生产的红茶杯最受欢迎。苏轼和苏辙兄弟喜欢和别人斗茶,他们也写过斗茶的诗。

4.元明不再讲究泡茶的方法。

到了元代,随着饮茶群体的扩大,国人对茶道并不太重视。毕竟泡茶太费时间和精力了,还不如直接在水里喝茶。此后,中国的人们采摘后烘烤茶叶,并直接在茶壶中泡茶。茶叶不再与淀粉和香料混合,也不再制成蛋糕或研磨。和端茶一起的,还有一系列复杂的茶具用来制作端茶。只有装着开水的长嘴茶瓶子被变成了茶壶,继续被人们使用。

明朝皇帝喜欢泡茶。洪武时期,朝廷提倡节俭,禁止制作高档茶饼。于是,散茶基本统一了江湖。既然大家都泡茶,茶壶的技术也就与时俱进了。由于紫砂的渗透性适合泡茶,新的茶文化开始流行。此后,紫砂在明朝兴起,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喜欢。这种锅也便于携带,一直流行到现在。

从粥茶、炒茶、点茶到泡茶,小饮茶方式的转变,体现了古人生活方式的转变。但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很多人坚持用煎茶、点茶等古老的方式喝茶。

其实,茶道就是生活,从一片茶叶到一个杯子、一张桌子,再到一个房间、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茶都融入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古人玩茶玩的很好,但是现在的人都在追求简单高效,我们收获了很多,但也失去了很多。

希望大家给自己留点时间,品茶,书画,或者做一些精致的事情,把内心对传统的向往找回来。

参考资料:

1,陆羽的茶经

2.陈香白茶文化在中国

3.俞樾的中国茶文化著作。

4.陈文华茶文化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