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起源简介
豫剧曾被称为“河南梆子”、“河南高调”,但也曾被称为“河南梆子”,因为早期的演员都是用自己的声音演唱,开腔收腔时用假声翻起片尾音带。“豫剧”这个名字最早是指河南的各种剧种。直到1947年秋,开封、兰州、Xi安的报纸都用这个称呼来指代河南梆子。
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创新,正式更名为“豫剧”。它标志着豫剧艺术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一个成熟的戏曲艺术全面繁荣的开始。
所以河南梆子是豫剧的前身,两者概念不同。
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和台湾省等十多个省份,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
从声腔来说,豫剧属于梆子腔系,豫剧主要有五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叫“湘府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为“豫东调”,又称“东调”;洛阳一带流传的唱法叫“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流行于豫东南,称“沙河调”,也叫“土邦”;新中国成立后,在杨兰春等人的领导下,对豫剧四大地域流派的唱腔进行了全面吸收和大幅度改革,用科学的发音融入戏曲元素,形成了“现代派”,又称“现代戏剧派”。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源
豫剧的前身河南梆子的起源一直难以考证。首先,秦腔和周浦梆子在明末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和小调相结合。一是直接从北和弦调发展而来;一是在河南民间唱腔艺术,尤其是明代中后期,在中原流行风尚的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而发展起来的。
河南梆子的班级社团最早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开始的?今天没有考试。据老艺术家传说,过去的演员大多来自乾隆年间的江门、徐门等班,而开封的“三等”即翼城班、巩义班、公兴班,据说经历了明清。
据《和盛日报》2006年2月5日1965438+称:“该省的易成办最初是由开丰县壮族人民总参谋部剑青建立的。这些年来,梨园的普通孩子到处唱歌,享有很好的声誉。”1926年,易成班在开封索国寺火神庙建立永安戏台。舞台的组织管理分为前、后、前,主要负责管理剧场内的各种杂务,如售票、观众接待、茶水供应等;后台,主要负责演出事务,比如确定剧目,分配角色,行李箱,道具等等。
天星班,原本是封丘办的一个班,历史悠久,豫剧很多著名演员都出自这个班。清末民初,他不断在开封演出。著名演员有李(谥号庄丑,龚丹)和颜(龚丹,卒于1982),其他主要演员有时有、、聂、孔宪宇、、张和李发魁。
祁县(县政府办)的“六班”、“捉班”和马、吴、郑、郝、刘、常等合办的“六家班”,都是辛亥革命后著名的阶级俱乐部。演员水城、易慧、天狗、何云、金城都是当时有名的。
清朝
据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所撰《陆弃登》一书及乾隆五十三年(1788)所撰《祁县志》记载,梆子戏当时流行于开封、祁县一带,与洛剧、涓剧同台演出,称为“白洛涓”。按照当时碑文的内容,明故宫是“当年各班戏班子祈福宴饮的地方,在遥远的岁月里被遗忘了,不知是什么时候建立的。”道光年间(1821-1850),河工决口,庙宇坍塌,瓦片不剩。可见梆子戏早在道光之前就存在了。
这些叙述与艺术家之间的传说一致。据一些老艺术家回忆,他们在1912左右学艺时,曾听大师讲过河南十地,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开封)、尉氏、中牟、通许、宜丰、兰丰(今并入兰考)、封丘、吴恙。据艺人传说,河南梆子最早的讲解员是江门人和胥门人。江门在开封以南的朱仙镇,胥门在开封以东的纪清和,都有课。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河南梆子进入越来越多的城市演出。当时,开封府的著名茶馆,如知香茶馆、普庆茶馆、成怀茶馆、青青茶馆、东火神庙茶馆、乐瞳茶馆等。,都抢着请河南梆子班社,宜城、天星、议事、拱星的班活跃了一阵。此后,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城市相继出现了表演河南梆子的茶馆和剧院。在农村,每次遇到神仙都会有表演。在一些地区,大部分表演属于河南梆子。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河南梆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此期间,永安、永乐、永民和乐瞳四个河南梆子剧院相继在开封索国基成立。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如、、马双枝、斯、李瑞云、常香玉、和彭海宝都聚集在这里。
1935年初,成立了以范为首的豫生剧社,永乐戏台改为豫生剧院。陈素真所在的七贤戏班和赵义庭所在的曹西安戏班都参加了这个社团。裕盛剧社革除了旧戏班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改革了表演和舞台艺术,演出了《灵云志》、《凶德》、《云上之恨》、《涤除耻辱血》、《三招》等剧目。由范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采用“醒狮怒”之意,将学社改为狮吼剧团。
1936年,常香玉随周海水班社赴开封,在《觉醒的河南》舞台上演出。1937年,成立中州戏曲研究会,演出王振南编剧的《西厢记》、《哭长城》等古装剧,以及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话剧《打地》。《打地》是豫剧现代戏的开端。同时,永安戏台的王闰之、马双枝、鼓玺、杨金玉也表演了许多传统剧目。名人的聚集促进了豫东、豫西曲调的合流,促进了河南梆子的发展和完善。
1938年侵华日军占领开封后,狮吼剧团、周海水泰乙、常香玉等团体和演员先后到Xi安,在以Xi安为中心的西北城乡演出,扩大了河南梆子的影响和流行区域。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安先后出现了以范为首的狮吼剧团、常湘玉为首的湘渝剧社、毛为首的剧社和剧社等河南梆子团体。还有孙老七(原西藏豫剧团的前身)创办的河南灾难儿童剧社。
新中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创新,正式更名为“豫剧”。它标志着豫剧艺术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一个成熟的戏曲艺术全面繁荣的开始!
1956年成立河南豫剧院(后解体为现在的省一、二、三剧团),1962年举办豫剧老艺术家座谈会,1980年举办“豫剧流派报告会”,逐渐形成各大豫剧流派,出现了许多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历史剧。此次,1990之后,举办“1930年十大著名舞蹈家”评选暨中国豫剧艺术节。与此同时,豫剧从河南周边向西北、西南、东北等地传播。高峰时蔓延至北至黑龙江,南至贵州,包括西藏等省区市。据1984统计,豫剧专业剧团达到239个,业余剧团总数超过7000人,是梆子戏家族中最具生命力的一支。
21世纪,在新一代领军人物的努力下,豫剧新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多次出国演出,豫剧有了新的进步。
台湾省豫剧
豫剧作为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台湾省得到大力推广。但政治时期大力弘扬本土文化,豫剧的环境受到影响。
1950年陆军政文工团从台湾省1批豫剧在高雄凤山上映。
1951年,民国空军成立了以毛兰花为核心的业余豫剧团(大鹏豫剧团)。
中华民国空军业余豫剧团开设台湾省历史上第1期豫剧班:中华民国业余豫剧团(大鹏豫剧团)学员班,第1期招生8人,第2期招生4人,第3期招生8人。
民国军队有黄龙豫剧队、胡本豫剧队、美洲虎豫剧队。1962年,鲁光豫剧队巩固成立。
民国海军陆战队有飞马豫剧队;联勤有44个豫剧团。
民国海军陆战队飞马豫剧队学员班,1959开班,是台湾省历史上开办时间最长的豫剧班(后改为国立国光戏曲实验学校豫剧班)。关闭前,培训了9名学生。
台湾省第三届豫剧班是民国陆军鲁光豫剧队的学生班,在毕业生培养出来之前(学生转到飞马豫剧队),随剧队停办。
从1965开始,台湾省军政战系统开始逐一解散各军种豫剧队。空军业余豫剧团1966在屏东进入历史(联勤部豫剧团先解散),鲁广豫剧团1971解散。只是在1965才被当时的中华民国国防部长蒋经国授予特别订单。
1973年,台湾省最后一个1民营豫剧团:林峰豫剧团解散(在此之前,1民营捷音豫剧团已经解散)。从此,仅公飞马豫剧团在台湾省就有1豫剧团。1990年代中期,台湾省军方决定不办歌剧团。1996 65438+10月1飞马豫剧团由民国海军陆战队划归民国教育部,改为国立国光剧团,现为国营台湾省豫剧团(2008年3月6日从国光剧团独立出来,隶属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国立台湾省传统艺术总处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