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高中地理卷子!!!
习俗的内容相当复杂,有地方风俗、婚丧礼仪、迷信淫秽、民歌谚语等。一般来说,风俗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域文化性格,即人们的性格、气质、意志、语言和社会意识、社会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第二,习俗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其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地域差异使得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习俗是地理环境的内在塑造和社会环境的外在创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关中是中华文明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风俗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关中,古称“八百里秦川”,南至秦岭,北至黄土高原,东至潼关,西至宝鸡。它是一个东西向延伸的长方形,东西与山西、河南、甘肃等省接壤,南北与陕南山地景观区和陕北黄土高原景观区相邻,是陕西经济文化的精华。
最能代表关中风情的,就是所谓的“关中十怪”,即:“房子半掩,姑娘不对外开放,面条如带,馒头如锅盖,油刺鼻,馒头大碗卖,叭叭戴在头上,唱着喊着,板凳不坐起来,每周都下雨下雪。”这句民间谚语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概括了关中的风土人情。以民间谚语“关中十怪”为例,揭示了关中风俗文化与关中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
关中的建筑景观包括宅第和窑洞。关中西部农村传统民居多为大宅院,是关中十大怪中的“半盖屋”。这种房子从侧面看只是双面人字屋的一半。一般来说,房子的后墙高5-6米,檐墙高3米,后墙没有窗户。下雨时,雨水流向院子中间。关中民居是老百姓在长期适应地理环境中的选择。主要原因是这种房子节省木材,而不是横梁和大柱,而且面积小,节省人工。此外,“姬胡”(夯土坯)用于墙体建设,取材方便。这和森林覆盖率低,木材缺乏,黄土土壤,容易用材料做坯有关。同时,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关中地区冬季吹西北风,大宅一般都是朝南或朝东,这样没有窗户的朝西北的后墙可以抵御寒风,起到御寒的作用,而东侧或南侧有门窗,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具有保暖和光线充足的优点。关中北部有些地方的居民住在窑洞里,因为黄土覆盖层很厚,黄土很直立,很容易建窑洞。另外,这些地区降雨量小,黄土高原缺少高大的树木,建窑洞是个不错的选择。
“关中十大怪”中有四个与饮食有关,如“面如带子,包子如锅盖,油辣菜大碗卖”,与关中地区的农业密切相关。关中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有利于冬小麦的种植。同时,关中地区属于黄河支流渭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坦荡、肥美、灌溉方便,是发展农业的主要地区。相对来说,这里降水不足,适合发展单作农业。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关中地区的农作物以黍、粟、麦为主。面食是关中人的主食。由于关中地区土层较厚,土质疏松,小麦的根系通常都很深。小麦含有大量的淀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韧性大,“硬”,不易断。同时,由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消耗大量的体力,饮食习俗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所以关中地区的面食具有量大的特点:比如面条拉得又宽又长,像腰带,锅盔烙得又厚又大,像锅盖。泡馍盛在海碗里,也是关中人对农耕生活的适应。关中美食相对简单。日常膳食多为面食,蔬菜种类较少,但以咸菜、辣椒、糖浆为辅食。“一碟麻辣油”就是这种饮食习惯的反映。总的来说,关中地区的饮食无论是制作还是原料都比较简单,这与当地物产的单调有关。
关中是传统的棉花产区,大部分居民以棉布(粗布)为主要衣料,方便农耕。还有一些特殊的着装习惯。比如在关中农村,现在还能看到一些老年妇女头上戴着手帕,也就是“帕帕戴在头上”。这种着装习惯适合关中地区的气候条件。关中地区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破坏严重。每当刮风的时候都会尘土飞扬,而这种“Pappa”可以用来抵御沙尘暴灰尘的污染,保持清洁,实用性强,集防风、防尘、防雨、防晒、擦汗、洗手、临时包裹于一体。
戏曲民歌的产生也与环境有关。水土既滋润了生灵,又浸润了血液,塑造了地域性格和流行艺术,地理环境造就了人,人以自身的性格创造了与环境相融的文化,文化又进一步强化了环境氛围。马管忠平川,褐黄凝重。不同地方之间统一的渭河,在地平线的地平线上可见,这里的秦腔一定是慷慨激昂的法。秦腔产生于陕西、山西、甘肃的西北黄土高原。这里干旱少雨,辽阔荒凉,风沙四起。这里的人们性格淳朴深沉,民乐在其悠远中有些苍凉。面对旷野里高高的黄土坡和群山,人们感到压抑,生活中有许多苦难的感受。人与环境的对抗多于和谐。所以秦腔悲壮,以哭为主调,高原风格。《强秦怒吼着》生动地讲述了强秦的特点。
中国北方节日基本相同,但各地还是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关中地区?看起来很忙。“那是夏收麦收时亲戚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形成的节日习俗。这是因为作为传统农区,收割播种时需要大量劳动力,亲朋好友互相帮助,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习俗。关中的农业传统也渗透在日常习俗中,与其他地方流行的糕点不同。在婚丧嫁娶和新年庆典上,关中地区流行各种各样的花包子,造型独特,造型逼真。或摆放茶叶,或馈赠亲友,既可食用,又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比如结婚要吃包子,里面包着麸皮、糖、钱等。吃麸皮意味着你可以勤奋努力。吃一袋糖意味着生活是甜蜜的,吃钱意味着财源滚滚。办丧事的时候要蒸“大包子”来扫除鬼神。重阳节舅舅家会送外甥小麦面粉做的“饼”,祈求孩子健康成长。元宵节期间,要给孩子一个老鼠形状的“茧”来看灯。这也与关中地区是小麦产区,以面食为主要产品有关。关中是传统的精耕细作区,“每周都有雨雪”。意思是下雨下雪的时候,人们不能出去工作,就像上班的人周日可以休息一样。
关中文化中的“龙崇拜”是古代人类在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中产生的图腾崇拜。在古代氏族社会时期,原始人类利用天然洞穴作为居住地。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内陆高原气候,也适合人类穴居。因此,人们经常接触爬行动物和蛇。于是,蛇成了西北许多氏族的图腾崇拜神。比如《山海经》中记载的西北古代神灵,多为“人头蛇身”。这些以蛇图腾为主的古老民族,不断战胜和融合氏族与其他动物为图腾,并在蛇图腾的基础上,“接受了动物的四足、马的毛发、浣熊的尾巴、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逐渐演变为“龙”。龙是西北地域文化的象征。
还有关中地区的太白山崇拜。在关中众多名山中,太白山被视为“能举云求雨,止洪消灾”,受到崇拜。关中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具有降水变异性大、旱涝不可预测的特点。春旱和春夏连旱比较严重(有句话叫春雨贵如油),而传统农业严重依赖水。发生大规模干旱时,太白山神的祭祀非常隆重,在太白寺举行祈雨。这是因为太白山山顶终年积雪,人们认为它是神。因为地形的原因,很容易形成雨积云,这是降雨的前兆。而且太白山是关中降水最多的地区。关中盆地东宽西窄,东低西高。湿热气流首先在渭河流域与东部冷空气相遇,形成更多的降水机会。太白山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地势较高,是阻挡东南季风的重要屏障,也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地带。山区气温低,空气湿度大,经常饱和,稍有空气冲击就会产生降水。当人们祈雨时,人数众多,鼓声和音乐声很大,引起大范围的空气震荡,产生大范围的降水。人们认为它是山神的显现,是太白山信仰的形成。
地域文化性格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区域内的大多数人所共有的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地域文化性格是特定地区人们普遍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关中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重大政治、军事、经济意义的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还有秦岭、黄河等山川,素有“陆海枢纽”、“天府之国”之称。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其具备了自我发展、独立于其他地方的条件,进而形成了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这也培养了秦人保守封闭的性格。关中地区因为生活条件好,经济基础比周边好。所以很少有人去外地旅游生存,当地早就有了“老不离关(潼关),不离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不远游,就连女孩也不远嫁。“女生不守外面的世界”就是来源于这个想法。
受气候和自然环境影响,黄河流域关中地区自古以来以旱作农业经济为主。以农为本,以水为生,水利灌溉是农业的命脉,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洪水的治理不是单一的小农家庭所能胜任的。因此,共同的生存利益和治水之争,使关中人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使人们树立了举人事的“实用理性”态度。同时,关中是传统农耕区,传统精耕细作是千百年不变的生活方式。都说“种田如园艺”。在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关中人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形成了勤劳务实的民族。长期以来,我主要以种植为主,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中,所以性格细腻,稳重,有耐心。这些都是农业社会造成的心理状态。
任何地方的风俗都是一定地区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地理根源。特别是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原始阶段,习俗的产生对自然环境条件有着明显而直接的依赖,习俗和文化深深地打上了人们努力适应特殊地域环境的烙印。尤其是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习俗,在文化景观中最容易分辨,最能体现民俗与环境的关系。关中地区的民俗也是如此,它是关中人民在与自然环境竞争和适应的实践和经验中传承下来的文化景观,是反映关中地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面镜子。同时,风俗文化是制约一个地区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关中风俗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关中地域文化、关中地区人的本性,了解自然区、行政区、文化区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