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直布罗陀海峡的详细信息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端和非洲西北部之间(西经5度36分,北纬35度57分),长58公里。最窄处在西班牙马罗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间,宽度只有14km。“直布罗陀”是英文翻译。

基本介绍中文名:直布罗陀海峡外文名:Strait of Gibraltar别名:Zumbur Tariq海峡面积:(有争议)地理位置:西班牙最南端与非洲西北部之间面积:5.5平方公里方言:英语、西班牙语等气候条件:亚热带地中海气候著名景点:直布罗陀岩石机场:直布罗陀机场平均深度:375m长度:58km功能: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总长约90km。最深水深1181m功能:海上通道。产地:阿拉伯语国家:英国、西班牙,宽度:43km,连接陆地:直布罗陀与摩洛哥之间的连接海域:地中海与大西洋概况,地理位置,洋流,气候特征,夏冬春秋,战略位置,咽喉,生命线,航运作用,军事作用,历史事件,概述:直布罗陀的一个名字源于阿拉伯语,意为“直布罗陀”。直布罗陀海峡是以东北侧的直布罗陀港命名的。8世纪初,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发起了阿拉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征服运动。穆萨·伊本·努塞尔(Moussa ibn Nusser)率领阿拉伯军队入侵北非,到达今天的摩洛哥西海岸,占领了重要港口丹吉尔(Tangier),并任命塔里克·本齐亚德(Tarikibnziyad)为丹吉尔总督。711年,泽亚德受努瑟命令,带领7000名精锐士兵渡海。19年7月,强行登陆,站在今天的直布罗陀岩上指挥作战,击败了65438+万西班牙守军,开创了以少胜多的模式。然后泽亚德下令在入口处建造一座城堡。为了纪念这次渡海的胜利,城堡被命名为“扎布尔·塔里克”,在阿拉伯语中是“塔里克山”的意思,所以这个海峡被称为“扎布尔·塔里克海峡”,英文翻译为“直布罗陀”。地理位置:直布罗陀海峡西端,北至特拉法尔加角,南至斯帕特尔角之间,宽43km在海峡的东端,宽23公里,在北面直布罗陀的赫拉克勒斯柱和南面休达(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飞行地点)正东方的阿乔山之间。该海峡是北非阿特拉斯山与西班牙高原之间形成的弧形构造带的一个缺口,平均深度365米。海峡内风向多为偏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浅冷气团往往成为低空高速东风,当地称之为黎凡特风。从大西洋,一股流速为2节的表层洋流通过海峡向东流入地中海,其流速大于在约122米深度向西流动的更重、更冷、更咸的洋流,因此海峡的存在阻止了地中海成为一个萎缩的盐湖。大力神柱是古代世界西端的象征。由于其巨大的战略和经济价值,该海峡早期为大西洋航海家所用,至今仍是经由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海路线。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的最南端和非洲的西北部之间。它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公里。峡谷最窄处只有13km,峡谷西部最宽,达到43km。最浅水深301m,最深水深1181m,平均水深约375m。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地中海的海速是每小时4公里。早年为大西洋航海家所用,地中海国家的探险船队频繁经过此处,到达大西洋。今天,直布罗陀海峡仍然是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通道。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狭窄水道。因为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所以降水少,蒸发量大。此外,流入地中海的河流更少。地中海海水的盐度比大西洋高,密度也高,但地中海海面较低。所以在直布罗陀海峡形成密度流,海水在400米以下向东流,400米以下向西流,就形成了。洋流方向二战期间,德国潜艇利用洋流躲避直布罗陀海峡盟军的雷达监控,多次进出地中海,给英法联军海军造成了巨大损失。德国潜艇潜出地中海时,关闭发动机,下降到海面以下更深的区域,顺着洋流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返回时,它将潜艇升至较浅的区域,关闭发动机,并沿着表面洋流流回地中海。这样就避开了盟军的侦察。这说明自然规律一旦被发现和利用,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船只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如果向东进入地中海,就会随波逐流,加速前进。但是如果你向西航行,你会因为水流而减速。气候特征:直布罗陀海峡及其附近地区夏季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热少雨,蒸发强烈。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旋多,温和多雨。春天和秋天有许多暴风雨。春季由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温差以及上方暖湿气流的交汇,会出现大雾天气,大雾天气会覆盖整个海峡,能见度低,对船舶航行威胁很大。战略位置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位于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最南端和非洲西北角之间,直布罗陀北岸是英国,南岸是摩洛哥。全长约90公里。两岸的山雄伟壮观,美不胜收。沿岸有直布罗陀、阿尔杰塞拉斯、休达等港口。直布罗陀海峡全长只有58公里,西宽东窄。最窄处,西班牙马罗基罗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间只有65,438+03km,海峡东端在直布罗陀和阿尔乔山之间。中段在马奇洛和席瑞斯之间,宽22公里;它在西部最宽的地方进入峡谷,在特拉法尔加角和斯派特之间,宽度为43公里。东深西浅,最浅水深301m,最深水深1181m,平均水深约375m。生命线直布罗陀海峡除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还是地中海的“生命线”。由于地中海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的海水含盐量高,密度大。地中海年平均气温较高,夏秋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日照强,干热少雨;冬春季节,来自大西洋的温暖西风吹在海面上,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另外,在地中海周围,除了埃及的尼罗河,没有大流量的大河和淡水流入地中海。因此,地中海的含盐量稳定而高,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为38‰,东部海水高达39.58‰,比全球年平均盐度高3-4‰。而且,在地中海122米深处,有一股厚重、冰冷、含盐的洋流不断向西流出地中海。这样下去,地中海不会干涸吗?别急,我们来看看地中海邻居——大西洋。因为大西洋的年平均温度比地中海低,海水蒸发量小,所以大西洋的年平均盐度也比地中海低,只有35‰。甚至与地中海同纬度的相邻大西洋的盐度也略高,只有36‰,从而形成了由直布罗陀海峡相连的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年平均盐度不平衡的局面。海水的密度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盐度。盐度越高,密度越高,所以地中海海水的密度大于大西洋海水。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面压力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大气压。因为海水的压力与海水的密度成正比,所以在相同深度下,地中海的水压比大西洋高,深度越深,两者之间的压力差越大。随着压力的不同,海水移动。压差越大,运动越剧烈。海峡中的水流分为两层,上层水(200多米)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下层水(不到200米)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这样,地中海底部的海水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底部,从而抬升大西洋的海水。在大西洋表面,在升高的海平面上,海水由于压力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由于海峡西端水浅,海底有十字槛,从地中海流入大西洋的海水量减少,使从大西洋流经海峡的水量大于从地中海流入大西洋的水量。除了压力,气候也是海峡风景的一个方面。直布罗陀海峡的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黎凡特风驱动大西洋表层海流(含低盐度海水)向东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这一洋流的流量也大于地中海122米深度的向西洋流(含咸、重海水)。这保证了地中海海水的稳定性。而且这种现象使得直布罗陀海峡的表层海水永远由西向东流动,所以当船只从大西洋航行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总是随波逐流。同样,潜艇从地中海底部顺利进入大西洋。这一现象在早期被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来自地中海国家的探险船队经常经过这里,到达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不仅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还是地中海的“生命之源”。原来,在地中海122米深处,有一股厚重、冰冷、含盐的洋流不断向西流出地中海。看完这个你可能会问,这样下去地中海不会干涸吗?确实如此。但是,大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地中海不会干涸。直布罗陀海峡不断向地中海补充海水。原来,海峡的风向多为偏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冷气团带着低空高速的东风经过这里,被当地人称为黎凡特风。黎凡特风驱动大西洋表层海流向东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在地中海122米的深度,这一洋流的流量大于向西的洋流。所以,直布罗陀海峡的存在,对于防止地中海成为一个萎缩的盐国,功不可没。由于东西部的密度差异,目前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地中海的速度是每小时4公里。直布罗陀海峡的潮流很快,如果碰到顶流,船速会下降4-5节也不足为奇。在4-5月的季节,由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温差以及上方暖湿气流的交汇,会产生大面积的雾区,雾区会覆盖整个直布罗陀海峡。可以说,两个站在桥边的人,看不见手指,也看不见黑夜。这样的雾天对于航行的船只来说无疑是可怕的。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现代人起源于非洲,大约在654.38+0.3万年前离开非洲,传播到亚洲和欧洲,取代了当地的原住民。这就是人类起源的“夏娃理论”。通过调查东亚人群Y染色体单倍型的类型和频率分布,发现东亚人群中无一例外地存在非洲遗传基因和标记,这也为非洲起源论提供了有力的遗传学证据。多年来,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祖先是通过高加索山脉进入欧亚大陆,并逐渐迁移到西欧的。然而,西班牙古生物学家Josep Djibert博士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他认为一些原始人类越过直布罗陀海峡,直接进入西欧。Djibert坚持认为原始人类是直接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欧的。他的理由是,大约654.38+0.8万年前,海平面很低的时候,非洲和欧洲的距离不到几千米,原始人类完全有可能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此前在西班牙霍尔茨的考古发现,以及对地质沉陷的调查也表明,200万年前西班牙气候温和,草原辽阔,水资源丰富,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非常有利于原始人类的生存。为了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考古学家正在西班牙南部进行大量的挖掘工作,以验证这一论断。当地出土的原始石器也显示了当时原始人类利用动物骨骼和石头制作劳动工具的技术和水平,相当于200万年前东非原始人类的水平。但由于土壤中没有熔岩和火山灰,研究人员很难推断出这些出土石器的确切时间。因此,研究人员不得不通过罗盘测得的指数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关系,用计算机计算出地层和骨骼的化石年龄。后来发现了许多新的证据,进一步验证了Djibert博士的推断。考古学家先后发现了50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考古学家还在相当于30层楼的地下发现了东非特有的带有犬齿的老虎、河马和灵长类动物的化石。Djibert解释说,大约654.38+0.8万年或654.38+0.6万年前,这个洞穴是开放的,因此里面有丰富的沉积物。虽然大多数研究者仍然很难相信非洲大陆的原始人类是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欧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让我们无法忽视Djibert博士的观点,Djibert也在努力寻找更多的证据。他希望自己的理论能尽快被人们接受。为了赢得更多的支持,Djibert将他的考古发掘向公众开放,让人们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他的理论。然而,Djibert也承认,需要更多的考古工作来提供原始人类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欧亚大陆的有力证据。亚特兰蒂斯的神秘消失亚特兰蒂斯,一个神秘消失的大陆,多年来一直是热门话题。为了寻找这个神秘的传奇文明,许多探险队和探险队历尽艰辛。不久前,一些英法探险家和科学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将亚特兰蒂斯曾经存在的地方“锁定”在直布罗陀海峡。亚特兰蒂斯的描述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50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写的著名哲学著作《对话录》中。正是从那里,人们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大陆,但后来它神秘地消失了。虽然有人认为亚特兰蒂斯只是一个虚幻的传说,但很多人始终相信它曾经存在过。一支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名为“深地中海1号”的探险队,由法国普罗旺斯大学著名地理学教授雅克和探险家保罗率领,到达直布罗陀海峡。他们将使用先进的可以潜入水中的光缆,在水下1000米以上进行搜索,希望找到亚特兰蒂斯上曾经存在的寺庙、建筑和史前文化,比如生产工具和防御性武器。海峡风光研究者之所以把搜寻位置定在直布罗陀海峡,是因为他们之前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分析,调查了1.9万年前的海平面高度,并绘制了当时的海岸线图。雅克教授认为,直布罗陀海峡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唯一的海上通道。如果石器时代的人能穿过这个海峡,那时候的海平面会很低。大约65,438+0.65,438+0,000年前,许多原始欧洲水手穿过直布罗陀,到达北非,这说明当时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有海拔以上的陆地,这与柏拉图描述的亚特兰蒂斯的存在不谋而合。在对话中,柏拉图描述亚特兰蒂斯时说:“在地中海以西的大西洋中有一块神奇的大陆。它用无数的金银装饰,产生一种闪亮的金属——山铜。它拥有装备精良的港口和船只,以及可以载人飞行的物体。它的影响远至非洲大陆,但在一次大地震后,它沉入海底,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据说当时亚特兰蒂斯的文明非常发达,社会有明确的阶级划分,人口约12万;农业上的分工也很细致,适宜的气候使其一年收获两次;有系统的文本;使用了贵金属和合金;海洋贸易也非常繁荣。因此雅克教授等人推断,亚特兰蒂斯大陆很可能就在直布罗陀海峡周围。然而,由于海平面上升,这片曾经存在的神秘大陆最终被海水淹没。正如柏拉图所描述的,“亚特兰蒂斯在一夜之间伴随着剧烈的地震和洪水沉入海底”。亚特兰蒂斯的传说仍然是一个谜。尽管直布罗陀海峡有这样或那样的神秘,今天,像过去一样,往来于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船只仍然在这里忙碌着。海运的作用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通道。它和地中海一起,形成了欧洲和非洲的天然分界线,被称为西方的“生命线”。因为直布罗陀海峡的表层水总是由西向东流,船只从大西洋航行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总是随波逐流。同样,潜艇从地中海底部顺利进入大西洋,这是早年大西洋航海家使用的。来自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经常通过这里到达大西洋,从而完成他们的探险。1869苏伊士运河开通后,特别是波斯湾油田开发后,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成为西欧能源运输的“生命线”和大西洋与地中海、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海上运输通道。每天有数千艘船只通过该海峡,每年达到10万艘。它是国际航运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20世纪初,直布罗陀海峡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西欧和北欧国家到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船只一般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从波斯湾运载石油的船只也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运往西欧和北欧国家。军事功能从军事角度看,直布罗陀是军事中心,直布罗陀海峡是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和北约各国海军进出地中海的主要航线。西班牙的罗塔海军基地是美国地中海舰队的基地,可以让美军随时控制和封锁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也是俄罗斯黑海舰队进出大西洋的必经之路。历史事件是,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角之间。西起欧洲的拉盖尔加角与非洲的斯巴达角的连接线,东至直布罗陀与阿尔米娜角的连接线,全长约48海里。该海峡西宽东窄,最宽处23海里,最窄处仅6.5海里。“直布罗陀”一词来源于阿拉伯语,意为“塔里克山”。公元711年,摩尔人的首领塔里克·伊本·扎伊德(Tariq ibn Zaid)领兵渡过海峡,占领半岛,一举成名。1704年,英国在西班牙的持续战争中征服了直布罗陀,并在此建立了军事要塞。1713年签订的《乌得勒支条约》宣布将直布罗陀永远割让给英国。英国占领直布罗陀后,在此建立军事要塞,控制海峡交通。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是英国重要的海军基地。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修建了16公里的地下隧道来加强防御工事。西班牙从未放弃对直布罗陀的领土主权。战后多年来,直布罗陀人民一直希望继续接受英国统治,并在多次公民投票中以绝对多数支持英国统治。在第2231 (XXI)号和第2353 (XXII)号决议中,联合国要求英国和西班牙就直布罗陀问题达成协议,以结束殖民状况。西班牙声称联合国的解决方案优于《乌得勒支条约》,因此提出收复领土的要求,但英方不予理会。除了主权问题,边界的划定也让两国争议不断。1959年,西班牙请求联合国敦促英国归还直布罗陀主权。英国称直布罗陀是其非自治领土。1964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要求英国和西班牙进行对话,以便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1967年9月,英国在直布罗陀举行全民公投。结果,大多数公民同意直布罗陀应继续属于英国。从1969卫星视角看,直布罗陀宣布自治宪法。联合国大会再次敦促两国谈判。1985年2月,西班牙全面解除对直布罗陀的封锁,英国和西班牙开始讨论包括直布罗陀主权在内的相关问题。英国和西班牙一直在直布罗陀的主权和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的控制权问题上争论不休。直布罗陀是军事重镇,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通道,被誉为西方的“生命线”。特别是19世纪苏伊士运河开通后,直布罗陀海峡成为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航运的捷径。所有权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通道,是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咽喉,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西班牙* * *反感这个原本属于自己领土的地方,却镶嵌了一片别国的领土。感觉好像自己的身体里被扎了一针,心里有一种隐痛。我梦想了将近一个世纪,我想回到我自己的领地。然而,直到现在,西班牙* * *也无可奈何。英国人民在这座小山上傲慢地看不起自己,看着英国军舰在直布罗陀巡航,分享直布罗陀的权益。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西班牙人已经开始与英国谈判,但一直没有结果。目前,力量的平衡还没有被打破。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西班牙和英国守卫着直布罗陀海峡,这也给海峡带来了和平。海峡以南的非洲摩洛哥王国,由于自身的军事实力,并不太关注直布罗陀海峡的和平与动荡,所以从欧洲驶往地中海的船只,或者从亚洲经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前往欧洲的船只,都在这里安全进出,西班牙海事部门维护这里的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