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和龙山文化处于什么时代,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龙山文化泛指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文化遗存。铜器文化,因在山东章丘龙山镇首次发现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中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被广泛采用。打磨后的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好,薄如蛋壳的器皿烧制而成,表面光亮如漆,是我国制陶史上的巅峰时期。根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汉族的祖先生活在夏商周时期。汉族的先民一般生活在黄河中下游,西起龙山,东至泰山。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两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一般认为是汉族先民的文化遗存。
1928年春,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城子崖地台的西断层上,他发掘出了与石器和骨器共存的带有黑色光泽的薄壁陶片。这引起了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专家的高度重视。此后,考古学家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获得了一批以精美打磨的黑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考古学家根据这些发现,将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物命名为“龙山文化”。
自龙山遗址发现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山西、湖北等地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但因其文化特征不同,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桃寺龙山文化,合称龙山时代文化。这一时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城市遗址的发现。比如在山东,除了城子崖龙山遗址,还有寿光副业王遗址,阳谷、东阿、茌平三县发现的八处遗址,临淄天王村遗址。河南有淮阳平凉台古城、登封王成刚、盐城郝家台、辉县孟庄。
龙山文化在中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陕西的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快轮制陶技术较为普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也很流行。从社会形态来看,当时已经进入宗法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龙山文化遗址大部分分布在山东半岛。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辽东半岛、江苏和湖北也发现了类似的遗址。这种文化的特点是有许多薄、硬、有光泽的黑陶,尤其是蛋壳黑陶,所以又称为“黑陶文化”。
龙山文化除了陶器,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头和蚌类。他们主要以农业为主,经营狩猎、捕鱼和饲养牲畜。有骨相占卜的习惯。青铜可能已经出现。历史上夏商周的文化渊源可能与龙山文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