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措施
诸葛亮充分利用汉中有利的经济条件,在汉中逗留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有效措施劝农,使北伐军资源基本就地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仍在蜀营中“赏赐多书多粮”。这恰恰说明诸葛亮劝农和实行军耕战的效果是显著的。
诸葛亮修建的“何山坝”等水利工程至今仍是汉中地区最大的灌溉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调查,“何山坝尚褒承田八千余亩,灌南正县田三万零六百亩,旧官县田七千亩,共计四万六千余亩。
扩展数据:
一生
诸葛亮出生于汉光和四年(181),琅琊县杨度县人。诸葛氏是琅琊世家。诸葛亮的祖先诸葛丰在西汉时做过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珏在东汉末年在泰山做过县官。
诸葛亮母亲张在他3岁时去世,诸葛亮8岁时丧父。他和弟弟诸葛均跟随被袁术任命为知府的叔父诸葛玄来到(今江西南昌)。东汉朝廷派朱浩代替诸葛玄,诸葛玄去了荆州刘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诸葛亮治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