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顺成的历史
清末民初,北京东南角龙须沟、金鱼池附近的小市街(又名东大城)是北京著名的夜市。在小石附近,有一座供奉木匠祖师鲁班的庙宇,名为鲁班阁。在它周围的胡同里,有大大小小35家木制作坊和商店,这里住着北京大量的木匠。其中不乏能工巧匠,清宫署衰微后一直流散在民间。他们擅长制作各种硬木家具,为中国传统家具的继承和发展发挥了历史作用。
乾隆六十年,既是大清帝国的盛世,也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嘉庆、道光年间,清宫建办也进入了停滞阶段,随后走下坡路:建办的工作日益减少,进入了衰退期。从那时起,许多工匠生活在私营部门,其中一些聚集在东晓。清同治初年(公元1862年),这里的制造所王木江在东大城南的同兴和硬木桌椅铺东,开办了一个名为龙顺的小作坊,不仅继续为宫廷制作和修缮硬木家具,还将宫廷风格的硬木家具融入民间,开创了榆木画家具的先河。吸收吴、傅股份后,龙顺更名为。
从清末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龙顺成的榆木彩绘桌椅流行了几十年,是这一时期的京城名牌。在老北京,中产阶级家庭的陈设、女儿的嫁妆和餐馆里使用的桌椅都以龙顺成的产品为荣。当时,虽然木制品没有商标,但龙顺成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商标。木头的白茬制成后,在家具的腿上刻上龙顺成的字样,在黑暗中记录生产者的名字或代号,涂上漆皮,永不脱落。有这样的标志,说明你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以提高自己的信誉,同时发现质量问题也能查到厂家的名字。据说有一次前门外一家饭店的顾客因为纠纷打了起来。静下心来,很多桌椅都坏了,但标有龙顺成字号的桌凳除了油漆有些破损外,完好无损。龙顺成桌椅柜箱店是清末以来京城最著名的木器店。由于其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和对产品质量的重视,龙顺成赢得了桌椅百年监狱的美誉。
50年代末,北京家具行业有三十五家硬木家具作坊,其中有做马鞍的同兴和,1871年开业的同兴和。以生产仿明家具闻名的义盛和,专门仿制清代乾隆制作的紫檀家具的兴隆,以及义成、东升永等威权式仿明家具的名称,还有刘凤成、宋福禄等。20世纪文革期间,这里被称为中国硬木家具厂。龙顺成品牌名称不再使用,但商标仍在使用。80年代中期,因与华人修理厂合并,更名为华人家具厂。1993年,恢复了龙顺成的旧名,全称为北京龙顺成中国家具厂。
龙顺成在百年风雨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在家具发展过程中创新、发展和保持,让未来和历史包容和默契。在百年的积累中,龙顺成拥有大量的藏品,形成了修复古代文物家具的专业技术,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以陈树考和李永方为代表,他们在硬木家具上度过了大半辈子,赋予了硬木家具以人类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