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同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一样,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它有两个特点。一种是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而发展,但通常滞后于经济发展。另一种是过程中有危机和发展,危机过后通常会有更大的发展。这自然就引出了一个问题:资本主义的这种发展趋势是否符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的判断?马克思的研究结论过时了吗?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对历史命运的判断反映的是一种历史趋势,而不是对现实社会的判断。事实上,马克思并没有给出资本主义灭亡的时间表,而是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作为近代公认的最伟大的社会科学家,马克思基于当时的现实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和分析是严谨而深刻的。而且很多预言也被后来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所验证。比如,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出矛盾激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结论,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得到了验证。如果对经济危机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资本主义本身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是,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受法律支配的。相反,经济危机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寻找避免经济危机重演的对策,从而延缓或改变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资本主义国家认识了自身的痼疾和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症结所在。事实上,在经济危机之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为经济,而且为其他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克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由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矛盾,转化为社会矛盾,日益壮大的无产者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因此,有必要延缓资本主义的灭亡。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除了国家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外,还必须通过社会发展来缓解或消除。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集中表现在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通过资本积累造成社会两极分化。要缓解这一社会矛盾,必须缩小社会差距,避免两极分化。与19世纪相比,经济危机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了明显的不同,表现在建立和完善了相对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1与收入分配制度。从劳动工资决定的角度来看,与19世纪不同,劳动者的劳动工资从单一的雇主变成了雇主、工会和政府。这样就避免了劳资矛盾的激化。工会组织的合法化和对自由谈判确定工资的法律认可,在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法和最高工作时间及工资支付的立法,政府仲裁、协调和调解工资纠纷。在19世纪,工资形式只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及其改进形式如泰勒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工资的形式趋于多样化,企业的经营者也改变了他们的激励方式。在工资支付上,不再是单一的劳动报酬,还给予必要的假期和政府规定以外的各种福利,如医疗保险、人寿保险、工龄、旅游等。工资激励已经从外部激励转变为内部激励,甚至让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这大大缓解了劳资矛盾。改善劳资关系。2.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两极分化的结果是失业者和赤贫阶层的形成,失业者和赤贫阶层队伍的壮大最终会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因此,在经济危机之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进行“社会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现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宣布自己是“福利国家”,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补贴。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满足了最底层劳动者的基本需求,从而缓解了许多由失业和贫困带来的社会问题,实际上维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资本主义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摆脱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恶性循环陷阱,一直在不断发展。这里特别要指出西方社会科学研究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事实上,正是社会科学家对资本主义的深入研究,才使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痼疾和弊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弥补。比如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贝弗里奇的“社会福利”理论,都是公认的对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贡献。还需要指出的是,资本主义在20世纪是通过“改革”发展起来的,得益于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进步。此外,由于人口转变过程的完成,19世纪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口过剩压力大大减轻。相反,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口素质,满足了技术进步条件下经济发展的需要。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变化,资本主义才重新获得了生机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无论哪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一切社会生产力都发挥出来之前,是永远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只有在其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胚胎中成熟以后,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