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是如何形成的?

白洋淀形成于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是冀北平原古盆地的一部分,是古代雍女错的遗迹。白洋淀在地质构造上是渤海凹陷(新华夏沉降带)的一部分。早在海西运动时,曾两次下降,最后在第三纪末沉入海中,形成了当时的北京湾。

由于黄河和海河水系冲积扇和三角洲的生长发育,河北平原逐渐露出水面,冲积扇和三角洲上的坡流和分流在冲积扇或三角洲的边缘相互汇合,使易发洪水的低洼地区蓄水成湖和洼地。这些洼地和湖泊呈不连续的带状分布,如东店、白洋淀、文安洼、大浪淀、前青洼等一些沿海洼地。

扩展数据

白洋淀面积约366平方公里。其中312平方公里在安新县,占总面积的85%。湖区分为三分陆七分水,水域面积约15400公顷。是华北地区罕见的内陆淡水湖。

白洋淀上游有唐河、瀑河、漕河、朱龙河等九条河流,因此被称为“九河之下梢”。出水口在枣林庄,经赵王河流入海河,经天津东入海。白洋淀四面围堤,南有新堤,北有新安北堤,东有李倩堤,西有涨水融堤。像岛屿一样的园田、村落点缀在湖中,沟渠河流纵横交错。

白洋淀的东面有一个赵北口,据说是战国时期燕南和赵蓓的分界线。这里以前有“十二桥”,现在还有两三座,可见白洋淀历史悠久。白洋淀下游有大清河和小白河,可通往天津。

以前河道较大,保定附近的一些物资多是经白洋淀水运到天津。因此是天津与保定之间的水路交通枢纽,被称为京津保三角。因为是水路要塞,湖边有很多水旱码头和重要城镇,成了物资集散地。

百度百科-白洋淀

中国网-华北明珠白洋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