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化,汉文化的传播与东北文学的发展,元明清时期的东北文学

东北文化,汉文化的传播与东北文学的发展,元明清时期的东北文学

(1)广药益州一代词宗,理学名臣

历史上辽东和辽西是东北封建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辽金形成以辽阳为中心,以辽东渤海家族为主体的文学创作集体后,元明时期,在辽西同处益州,产生了两位在东北文化史上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即元代代词大臣耶律楚材和明代东北著名理学家覃和。他们的诗歌、思想和事迹对当时及后世东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耶律楚材(1190—1244),本名金清,辽东伊州(今辽宁义县)人,辽东丹王耶律倍第八孙。公元1214年,金玄宗迁都南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楚才留在中都(北京)任外交大臣。蒙古军攻陷中都时,卢野楚材因为名声在外,被封为近臣,随成吉思汗西征。窝阔台当时是宰相。他为蒙古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耶律楚材是中国契丹人。他博览群书,绕过天文、地理、法律、历法,还有对佛学、老年、医学、占卜的研究。他精通诗歌和写作,著有《湛然俗人文集》和《西游记》。《湛然居士文集》共收录了约100篇文章和660多首诗歌。诗的内容多为描写西域和北方边塞风光和民俗风情的作品,风格雄壮,宏大而深刻。元初,楚才几乎是朝鲜独树一帜的诗人,在当时诗坛影响很大。元代诗人顾在《元曲选》中称他为“流散天下的豪杰之诗,开一代诗坛之先河”。相比较而言,卢野楚材写的诗更现代而非古典,他的写景绝句充满韵味,如《过济源登裴公亭》:

山遇蓝天水空,山光溶于水。

风归一镜磨蓝光,雨倾千峰。

它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变化的蓝光和水和天空的自然场景。

卢野楚材的边塞诗比较有特色,七律尤其好。比如夏天的乡村新安县有这样一首诗:茫茫大海白浪滔天,天山风满楼。

初霜生气很爽,月比中秋冷一倍。

一首诗《阴山》的前四句写道:“八月,阴山雪沙满,清亮刺眼。插天入崖,喷清月,海披山云。”这两首诗仿佛让人感受到了西北边疆的蓝天和沙海,是一派壮阔苍凉的景象。

楚蔡作为辽朝皇族在晋朝为官,燕京受困,让他再次感受到亡国之感,向蒙古投降。蒙古上层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使他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虽然他如履薄冰,但最终还是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惊涛骇浪。这些都使他在诗歌创作中多处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觉。他眷恋佛教,取名湛然居士,希望从“汪洋中的法海”那里寻求“涵养”。诗人在《示忧》中写道:“千古沉浮几张纸,千年一局棋输赢。所以看透了人类的梦,我开始相信空门是奇怪的。”这是他思想的真实写照。

楚才也写了一些反映家世和乡愁的作品。在《致辽西李郡王》中,诗人自称“我是东单八叶花”,表明他是辽东丹王的第八孙。在《思乡》两首诗中,作者写道:“老母亲琴书自娱...篮子里还有书可以教她的孩子。”“醉了不知自己如蝶,梦里不知自己是鱼”,表达了诗人思念母亲、思乡的真挚情感。

王林在《湛然俗人文集》序中,盛赞卢野楚材的诗,“其温雅平淡散文润石”,“其清雅淡雅薄天”,不无赞美之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今天,《四库全书》的诗性语言在本质上是真实的,正如其意,而不是作为作品。”更符合实际。

楚材的次子叶绿珠,也是诗文大家。他留给后人的文集是《双溪醉酒集》,作品770余篇,有赋、乐府、五言诗、七言诗等,还有杂文、赞歌、题诗、颂词等。这是一部庞大而丰富的文学作品。双喜的诗题材多样,有吊古的,有咏物的,有咏史的,有写景的等等。赵在《双溪醉翁集》序中称他为“十三歌诗,写时入唐。”在王婉清的后记中,他着重肯定了卢野诗歌的独特风格,即“空气清高,清新独特,与前人之道不同,情感如乘风而乘空,真有仙气”。

明代东北文学主要以汉族文学为代表。这一时期进入中原的契丹、女真族大多已经与汉族融合,逐渐失去了与东北原有的历史联系。进入辽东边境的蒙古族和女真人处于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无文字语言的状态,对汉族封建文化的接触和了解极其有限,更不用说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了。因此,汉族文学作品成为这一时期东北文学的主流。创作对象多为明代东北地方官员、渴望保卫东北的词臣、谏官以及东北诗人、文学家。明代人在东北游历写的诗很多,但多为官员所作,并无名家和诗人。作品的形式也只是吟咏风景,影响不大。这一时期有记载的只有广宁(今辽宁北镇县)人冯的后裔、前屯卫(今辽宁绥中县)人朱、辽阳人、益州卫(今辽宁义县)人等,其中以最为著名,影响最大。

覃和(1437—1509),沂州卫(今辽宁义县)人。自从有了“吕一·任山”这个名字,辽东人就称之为“吕一先生”。祖籍浙江定海,父母从边陲来到宜州。成化二年(1466),覃和被一位秀才授予该科,但他的建议未被接受,于是他回到家乡,在医巫闾山西麓修建了三座茅舍,闭门苦读十余年。后来主要教村里的孩子搞教育。弘治元年(1488),大学士刘基推荐陕西左参政,她因年事已高未赴任。享年74岁。早年,接受理学,是因为他阅读了朱和的《近思录》。他在京师做官时,正好赶上被称为“活孟子”的广东理学家陈宪章来京师访问。当第一次见到陈时,就爱上了他,并立即拜为师,这成为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回到家乡后,他“展出了昔日圣奥的精景”,阅读有关性方面的书籍,夜以继日地游玩,过着“白云远处的茅堂”的隐居生活。虽然他和他的老师陈宪章住得很远,但他们一直保持通信联系。陈宪章教导他:“要学习,我们应该从冥想中培养出一条线索,然后才能讨论它。”。覃和觉得自己受到了启发,并投身其中。经过近十年的“琢磨”,覃和认为自己掌握了理学的三昧,发展了他的师法理论。陈宪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静而悟”,而覃和是“行”,强调“读书以行为本,行以孝为本”,要用心、默默、反身地思考。他的奉献与实践,致力于践行古圣先贤的教诲,从言传身教做起,要求人们进一步治国,退休治理家庭,在家尽孝,精忠报国。这是覃和哲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所以在朝鲜,他打击那些整天无所事事不顾人民疾苦的官僚,在村里,他也搞一些“有利于风化”的做法,比如平息纷争,教人孝顺和睦,严格区分男女。他的理论在这一点上仍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覃和在家乡长期从事教育实践,“士友甚多”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朱成的理学为基础,主张为统治阶级培养具有封建道德的统治人才。覃和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人们阅读和理解,并区分正义、利益和邪恶。“不读书不明白,如何能精忠报国,尽心尽力?”他说:“圣贤书绝对不只是教人科举。”因此,他反对当时以讲授明代科举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做法,而是从小学开始,逐步进行。他在读圣贤书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习武术,参加农织,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用”,其次才是文章和政治。这些思想在辽东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覃和一生致力于修行,很少注意诗歌和写作。他去世后,他的儿子何收集了他最后的手稿,熟记了他的言行,把《吕一先生文集》编为九卷,其中一至三卷为言行录,四至九卷为书信随笔,八卷为手稿,九卷为诗六十五首。他的诗不讲究诗的节奏,却是一组“仁义之言,与名教有很大关系”。他的文章也是口若悬河,不分工拙,显得朴实无华。他写了一些哲理诗。晚年,他热爱山川。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他经常喜欢带着他的孩子和学生在医巫闾山爬山、唱歌和游泳。在《登庐山》一诗中,他描写了登高的乐趣:胜日联?出国旅游,喜欢和嘉客一起去幽深。

千岩坐在云端,风景催酒筹钱。

笔如花,醉岩鸟似相守。

福地烟云中,今人自然不懂。

他也经常一个人在大凌河边钓鱼。"豪格指着路,他为这条鱼感到骄傲!"为了排遣政治上的失意和无聊,每天“闲云野鸟互相追逐,毛选午后长眠”,借戏山河来表达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回避。这一思想与他的理论相矛盾,表明覃和的实践思想还不完整。覃和死后,葬于医巫闾山明谷。郑德十四年(1519)。辽左书院建立了香仙寺,这位哲人被选为入寺的六贤之一。郑德十六年(1521),辽东钦差大臣李上书明朝廷,请求将列为当时著名的理学大臣,并为其出版了文集。在东北古代文化思想史上,覃和是宋元明以来唯一享有盛誉的理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2)清代的流放与流放文学

顺治初年,绝大多数东北军民加入满清贵族夺取国家统治权的战争,使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在清初暂时陷于停顿,出现了“空城残垣,良田千里,无土无民”的空旷荒凉景象。入关后,满汉军民主要定居在首都和国内各大城市。在中原先进文化的直接影响下,涌现出许多以诗著称的学问世家,出现了辽东文人遍布全国的局面。他们及其后代在清代文学发展史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这些人主要生活在关中地区,有些人甚至从未去过东北,逐渐脱离了东北的现实社会和民间生活。他们的文化成就代表或不能反映当时东北文化的发展。在东北,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武力治国的政治目的,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东北根据地,充实军事装备和边防,逐步实行全面封禁政策,严格限制汉文化在东北的传播,在满族中推行“官话骑射”的传统教育。因此,在这一时期,真正改变东北文化面貌、反映东北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代表清初东北文学发展主流的是移民和移民文学。

从顺治初年到乾隆初年,清朝会关押大量涉嫌反清的政治犯和集团谏阻斗争中的失败者。以及受文字狱、科举案牵连的各类犯人,络绎不绝地被送往被称为“极寒之地”的东北。流放地一开始是沈阳,后来依次是开元上阳堡、宁古塔(黑龙江省宁安)、吉林乌拉(吉林市)、黑龙江市(爱辉)、齐齐哈尔。许多难民是有罪不罚罪行的无辜受害者,尤其是劳动人民、官僚绅士和学者。许多有才华的人住在中国。由于险恶的环境,许多人在贫困中死去,大多数人被遗忘。世界上著名的学者有韩克、陈梦雷、陈明霞、陈智林、孙云、齐半孙、郝禹、李成祥、魏延、纪凯生、方公干、方登峰、方式济、岳洋、吴兆骞等人。尽管处境艰难,移民们仍勤奋写作,从未放弃吟诵。他们的文化活动填补了清初东北文化的空白,为清初一度中断的东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量吸收关内人才,尤其是流动文人,兼收并蓄的中原文化成为清初东北文化的突出特点。同时,移民为改变当地社会风气和文化观念、促进民间教育发展、开发和保卫东北边疆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介绍前山遗民韩克和边塞诗人吴兆骞。

汉克(1611—1660),俗称韩综?,字祖心。自号留在前山,广东博罗人。他是明朝礼部尚书韩的儿子。汉克生活在一个明清交替、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他年轻时有逃入空门的念头,29岁出家。顺治二年(1645),他来到南明当时弘光政权的首都南京,目睹了江南人民反清斗争的可歌可泣的一幕,写了一部描写死在南明的大臣们,触犯清廷禁忌的私史《复变》。顺治五年(1648),吉昂吉被流放到沈阳南部当和尚。信可是清初因书写灾难而被流放东北的第一人。

信能在沈阳讲学,曾在普济、广慈等七大寺讲学,前来听他讲学的人“如鱼得水”。很多被申斥的官员学者,最初都是与信为友,后来都是与法为友。汉克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成为东北佛教的创始人。除了宣扬佛教,韩克主要致力于诗歌创作。同样的流放经历,让他与广大的游子有了一定的* * *语言。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唱诗,互相唱歌。顺治七年,在韩克的倡议下,他们在沈阳组织了清代东北第一个文学团体“田冰诗社”。田冰诗社的成立是清初东北地区的第一次风尚,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对东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也使韩克本人成为辽沈诗坛的核心人物,在清初东北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雪窖中的恶劣环境和艰苦的流放生活并没有让他感到压抑,反而促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收获。在《寄江南通社》一诗中,他写道:昼吟满旱,今归辽阳。

我觉得李白早归,唱不到夜郎。

信是明朝的遗民。表面上看,他的文字与禅密不可分。其实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爱恨分明、民族气节坚定的反清文人。信能经历明清的历史巨变,民族仇恨和家族仇恨的结合让他心如潮涌,悲愤交加。他用血泪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来缅怀这位亡国的故人,控制清朝的暴行。在《泪》这首诗里,诗人写道:我有两行泪,我已经哭了十年。

每天关上门,把冰冷的骨头洒在地上。

不如洒东海,随波逐流到虎门。

《钱山诗集》中约有1500首是他的弟子们收集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描写了东北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流亡生活的艰辛。东北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晚年,韩克几乎走遍了千山的寺庙山谷和林泉。他把千山比作一个新发现的世外桃源:“我的家乡久已满景镇,世外桃源在秦”。汉克的诗歌朴实无华,豪放奔放,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韩克死后葬于千山双峰寺。康熙中、清时期著名学者、《古今图书总集》主编陈梦雷在游览千山时,曾专程前往汉阙一游。他和汉代生活在辽东的关宁被认为是对东北风俗文化影响较大的人物,可见汉科对东北民俗、文化、宗教界的影响之深远。

吴兆骞(1631—1684),江苏吴江县人。他在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的家庭中长大,少年时就颇有名气。顺治十四年(1657),江南乡试中选,后因考场作弊被革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流亡期间,吴兆骞主要在图书馆教书,并亲自参加了宁古塔军民抗击入侵俄军的战斗。曾被清宁塔将军巴海聘为幕僚、导师。他能与许多满汉高级官员交朋友,了解了许多关于边疆形势和战斗过程的情况。这些经历极大地开阔了诗人的视野,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这位诗人在宁古塔结交了许多文人,包括方公干父子、钱德伟、姚,并阅读《诗史》至深夜。康熙四年(1665)夏,他与、姚组成“七子”诗社,每月聚会三次,分题分韵,作诗,为中原文化的传播和宁古塔地区诗歌创作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康熙二十年(1681),在纳兰、许等人的帮助下,结束了长达23年的流放生活,回国三年后病逝。

吴兆骞是清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从一个生活在多姿多彩的江南的少年天才,突然沦落为守卫塞外荒凉寒冷的流氓。这位诗人命运的起伏常常使他感伤。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溺于幻灭后的个人自怜。可惜,经历和动荡的生活并没有让他彻底放下手中的笔。相反,它为吴兆骞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源泉,使他创作了许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诗歌。反映在诗歌风格上,一改往日,悲壮,尤其是晚年。长期的戍边生活使诗人有机会深入观察边塞军民的疾苦,从而创作出许多具有人民特色的现实主义诗歌,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顶峰,最终形成了他朴实、刚健、苍劲、悲壮的边塞诗歌风格。

吴兆骞的诗被收入《春秋集》,其中约300首作品被送往东北,这是诗人一生创作的精华。诗歌的内容包括考察山川地理,讲述人物故事,赞美东北自然风光,描写东北民族风俗和人民生活。其中有一篇描写塞外百姓的狩猎生活:“鹰轻锦袖,臂轻,弓出柳影。飞扬跋扈傲慢,举手投足?声。”很生动。他的诗《长白山颂》千言万语,精彩夺目。康熙帝看后大加赞赏,被其气势磅礴、语录丰富、文字华丽所深深打动。反映清朝军民对俄斗争的诗歌约有四五十首,充分肯定了清朝的正义立场,表现了诗人在对俄斗争中的积极态度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感染力。赞美的对象包括指挥官、将军、清朝的普通士兵、移民以及编入军队的各行各业的文士。其中著名的抗俄家萨布苏说“骠骑能使国家昌盛,但你要知道骠骑不是家”。有北方少年“海东运动员铁衣洗澡,战场会被围攻几次”;还有“浩浩荡荡铙钹飘扬旌旗,归国家,战马迎驾”等盛况。

弥留之际,吴兆骞依然念念不忘宁古塔的山山水水,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23个春秋。吴兆骞是东北文学史上有影响的诗人,他的《春秋集》是东北文学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