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什么要进攻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国人启动了“巴巴罗萨计划”。百万德军在德苏边境对苏联发动突袭,向苏联腹地推进850-1200公里,占领苏联1.5万平方公里土地,斯大林之子雅科夫被俘。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重的战争,二战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走向。

在西欧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英国尚未投降的前提下,德国为何如此急切地冒着两线作战的风险进攻苏联?一、意识形态差异:六月革命1917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1929年6月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红色苏联在短短十年内崛起为欧洲第一强国。二战前,强大的苏联也不失时机地在各地掀起了一股* * *浪潮。

自1932年希特勒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以来,他一直试图把德国塑造成欧洲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的领袖。当时法国崩溃,英国偏心,德国“自然而然”扛起了资本主义领袖的大旗。不管能不能被认定为领袖,自然是事实胜于雄辩击垮红色苏联。

二是对德国现状的考虑:希特勒上台以来,一直叫嚣“用德国的刀剑获取德国人犁的土地,夺取德国人日常的面包和牛奶”,这让德国人民兴奋不已。

1929经济危机期间,德国失业人数一度超过800万。为了解决失业人口问题,希特勒疯狂扩军,百万大军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德国失业率降至历史最低点。

德国虽然科技和工业发达,但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却极其匮乏。此时,德国完全依靠其盟友罗马尼亚养活数百万军队。没有石油,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将毫无用处。

虽然希特勒先后将北欧、法国、东欧等地纳入他的统治范围,但这些地方的石油依然匮乏。因此,土地肥沃、人口密度低、资源极其丰富的苏联成为希特勒的首选。

三、希特勒种族主义的必然选择:希特勒是极端种族主义者。他认为人生应该分为三个等级。苏联主体民族斯拉夫人和犹太人一样,“不配”生活在地球上。他们应该被杀死、驱逐和奴役。只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德国人才能站在世界之巅,他可以为了这个理想献出生命。

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再加上纳粹德国在欧洲的接连胜利,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希特勒把军队挥向苏联是很正常的选择。

第四,苏德之间必须有一场战争:俄国被推翻,苏联建立。然而,苏联仍然在俄罗斯实行沙文主义和侵略扩张政策。斯大林的“大俄罗斯”政策也认为俄罗斯民族优越,斯大林在全世界插红旗的决心始终不可动摇。

根据二战后苏联资料解密。苏联早前制定了“雷雨计划”,先攻击德国。按照这个计划,苏联将动员334万军队,32628架飞机,10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37万辆坦克来收割德国。由于客观原因,计划推迟了几天。但正是因为这些日子,巧合的是,德国率先为苏联实施了“巴巴罗萨计划”。

5.希特勒的过度自信:5月1940日,希特勒指挥300万左右的军队,在俯冲轰炸机的轰鸣声中,扑向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短短半年,德军完全落入德国人手中,纳粹德国成为自8世纪查理曼帝国以来很少统一西欧的国家。

德国乐观估计,30年代大清洗后,红军师级以上主官被杀三分之一,大量各级军事指挥官被处决、判刑、流放,导致合格军官短缺。许多人只是无能,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素食主义者,马屁精,如铁木申科,伏罗希洛夫和巴甫洛夫。此时苏军不堪一击。

希特勒没想到寒冷会伤害到还穿着夏装的德军,所以在1942之后,德军已经失去了领导整个苏联的能力。1945年春,600多万苏军发起进攻,成功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进攻战役,不断追击德军残部。5月2日,苏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