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遗址在哪里?

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

大汶口遗址平面范围为东南-西北方向略呈圆角矩形,大汶口河自东向西贯穿中部,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岸占地约25万平方米,南岸占地约20万平方米。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大汶口遗址包含北新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三个阶段的文化遗存,尤其是大汶口文化遗存。

大汶口遗址发现了100多座墓葬、房屋和陶窑,出土了大量生产生活用具,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说明私有制已经出现。大汶口遗址的发现,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当地居民的埋葬方式,找到了山东龙山文化的起源,为研究黄淮盆地和鲁浙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大汶口遗址的文物有:

1.红陶兽形壶:红陶兽形壶是1959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酒器。红陶带砂,全身磨光,圆脸耸耳,披红陶衣,光滑发亮。鼻拱,口张,腹鼓,四足,尾短上翘,耳洞有小孔,背部有弯曲的柄,尾根有圆柱形注水口,可接水,口可出水。腹部鼓起增大体积,四足站立便于取暖,生动美观,类似猪或狗的形状。

2.白陶:白陶高度14.8cm,1959年大汶口遗址出土,灰白色,颈粗短,漏斗状,顶部有斜流延伸至器身前方。圆形吊梁,上颈,下身,表面压成绞索状。腹部略呈球形,腰部周围有侧堆纹,表面浮雕成花边状装饰。三个大空囊以三足鼎立的形式均匀分布在腹部下方。

3.网状彩陶背壶:网状彩陶背壶直径10cm,腹径23 cm,底径7.9 cm,高30.6 cm。1959大汶口遗址出土。泥红陶,短颈,卵圆腹,平底,一侧有一对宽带竖耳,另一侧有一个旋钮。肩部和腹部绘有上下交错的两层黑色三角形网状花纹,下部两竖耳绘有菱形网状花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汶口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