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一师史料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 * *生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主力在江浙皖边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1941年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苏中地区苏北总部及所属部队改编为新四军1师,所辖1、2、3纵队先后改编为1、2。粟裕是师长,柳岩是政委,钟期光是政治部主任。全师1.1万余人。

2月,1师讨伐原鲁肃皖边区国民党游击队副军长李长江。4月,苏中军区成立,1师司令部为军区机关,粟裕、柳岩分别任军区司令员、政委。下辖的2、3、4军分区分别由2、1、3旅组成。7月至8月,在新四军第3师配合下,挫败了日伪军在苏北、苏中的“扫荡”。9月,1和2旅各进江都、高邮、宝应地区,开辟新根据地。第三旅进入启东、海门、南通,打破了日伪军的分割和封锁。5438年6月+10月,新四军第6师18旅从苏南进入江(都)高(邮)保(营)地区,不久划归1师建制并兼任1军分区。11月,叶飞被任命为1师副师长。65438年2月,1师在冬季反“扫荡”战役中集中10团,采取拦截、围攻、进攻等战术,歼灭日伪军500余人,取得如皋县丰利镇、东台县三仓镇战斗胜利。

1942年5月,1师以康达苏中大队为基础,成立了康达第九分校(后改名苏中公学)。6月起,1师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抗日伪军“肃清”斗争,先后在南通县(今通州)的社康、谢家渡等地取得胜利,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同时,实行简政放权,主力地方化,每个旅保留1个主力团,其余编入地方武装,提高了主力和地方武装的战斗力。11年10月,1、6师领导机关合并,归粟裕统一指挥,仍保留原番号。65438+2月,苏中军区海防总队扩编为海防纵队,展开了海上抗日斗争,打通了苏中与苏北、山东、浙江等地区的海上交通线。年底,2旅主力南渡长江,与6师16旅合编,仍称16旅。留在苏中的2旅人员整编2军分区(6月撤销1944 11)。

1943年4月至13年2月,全苏部队全力支援第4军分区军民在南通、如皋、海门、启东等地的“清乡”斗争。1师开展整风运动,进行军政训练。8月,东台、泰兴地区“扫荡”击溃日伪军8000余人。

1944年,1师发起进攻作战。5438年6月+10月,17日伪军据点在高邮、泰兴被攻占。3月,取得车桥之战胜利,打通了淮北、淮南、苏北的战略联系。9月~ 65438+10月,第4军分区接连发起攻势,历时45天,取得了反“青香”斗争的胜利。在此期间,刘先胜担任1师参谋长。65438年2月,成立第5、第6军分区,恢复和加强苏南(阳北)、吴瑾瑾(北)、苏州(常州)、长泰(沧城)、江阴(无锡)一带的武装建设,保证长江南北交通畅通。65438+年2月下旬,粟裕率三个团渡江,执行中央委托的开发东南的战略任务。叶飞继任苏中军区司令员。同时成立了苏中军区教导大队。

1945 65438+10月,1师南下部队在浙江省长兴区与16旅会师后,成立江浙军区,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尚未上任)。下辖两个军分区,四个纵队:16旅编为65438+。江浙军区主力击退了顽固的国民党军在浙西天目山地区的进攻,取得了三次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开辟了江浙皖边界敌后根据地。4月下旬,苏中军区主力在高邮县取得伏击胜利,歼灭日伪军1800余人。1师主力相继南下后,关任苏中军区司令员,陈丕显任政治委员。7月,苏中军区整编教导旅,8月迅速组建三个旅。

8月中旬,江浙军区部队对日伪军发起大反攻,先后攻占高淳、溧阳、金坛、宜兴、溧水、句容、长兴、安吉、郎溪、广德、南汇等县,威胁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苏中军区部队向日伪军发起猛烈进攻,连接了扬中、靖江、启东、东台、兴化、宝应、泰兴、如皋、海门、盐城等市,从而连接了苏中和苏北。5438+00年6月,江浙军区部队撤至苏中、苏北,苏中军区2、4纵队及教导旅编为新四军1纵队。1和3纵队分别是华中野战军的第6和第8纵队。苏中军区的部队编为第七纵队。

新四军1师在抗日战争中歼灭日伪军6.6万余人。大反攻前,主力已发展到365438+万余人,已形成地方武装6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