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呼和浩特的变化
1947,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开始了它新的历史时期。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自治政策的照耀下,呼和浩特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解放初期,呼和浩特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十分落后。从65438年到0949年,全市GDP只有4600万元。经过60年的经济建设,2006年达到900.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发展是整个“十五”计划中最好的时期,提前完成了确定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43.66亿元,比2000年年均增长25.8%,经济总量五年翻了近两番。增速连续5年保持27个省会城市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从1.949元增长到73元,到1.978年的347元,到2006年的3471元。60年来,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1949三次产业构成为75.9∶8.6∶15.5,即解放初期呼和浩特市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农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5.9%,而第二产业中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很小。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通过“三支一扶”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该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1955年,中央确定呼和浩特为西北工业基地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1978年三次产业构成为21.3: 46.8: 31.9,产业结构有所调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2006年三次产业构成为5.72∶38.91∶55.37。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农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呼和浩特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2006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565438+5亿元,分别是1949和1978的23.4倍和7.3倍,年均增长5.8%和8.5%。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正在适应市场需求,向高产、高效、特色和绿色农业转变。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90.23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54.38+0.2007万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分别是654.38+0.949和654.38+0.978的7.5倍和3.9倍,年均增长3.8%和5.8%,人均粮食占有量556公斤。在以粮食为主体的生物制药、淀粉等龙头企业发展的带动下,2006年玉米产量达到86.67万吨,比1978年增长22.4倍;马铃薯产量达到22.32万吨,比1978增产5.4倍。蔬菜基地建设得到加强,2006年蔬菜产量达到48.59万吨,提高了当地蔬菜的供应量和质量。在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和调整农牧业结构的带动下,2006年牲畜总头数达到405.6万头,分别比2006年的65,438+0.949、65,438+0.978头增长7.8倍和65.438+0.4倍。近年来,随着“乳业兴市”战略的实施,在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乳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6年,全市奶牛存栏量达到71.3万头,鲜奶产量达到2821.3万吨,人均牛奶保有量达到1.088公斤,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2005年8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奶都”荣誉称号。2006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26200吨,比1978增长10.7倍,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60.5%。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2006年,全市水浇地面积达到176.97千公顷,分别比1949和1978增加了8.3倍和57.6%。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563万千瓦,比1.978增长3.3倍;1998以来,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2006年农村用电量达到26235万千瓦时。三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解放初期呼和浩特的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全市只有电灯公司、毛纺织厂、面粉厂、油厂、酒厂、酱油厂、甘草膏厂、砖厂、电话局等几个小厂和100多个手工小作坊,产业工人只有670人,当年工业增加值总额为221000元。大规模建设后,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工业经济总量长期处于小规模状态。1978工业增加值总额2.08亿元;到1989,工业增加值总量突破1亿元,达到1.4亿元;200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达到12354亿元;200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83.77亿元,分别比2006年的65.438+0949和65.438+0978增长了65.438+02839倍和65.438+035倍,年均增长65.438+05.1%和65.438+04。近年来,我市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市工业规模和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新的工业项目不断涌现,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伊利、蒙牛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005年均进入500强前50名。托电已建成装机容量480万千瓦,是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目前,该市已形成乳业、电力、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六大优势产业。2006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596,543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1%。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逐年大幅提升。2006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88.79,比上年提高39.7个百分点,盈亏平衡后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5.9%。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国以来,我市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引进和实施重大项目,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年均增长41.9%。超过了前九个五年计划的总投资。2006年完成投资50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0%,总量是“九五”时期的2.5倍,占建国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0%,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快速扩张。“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硬指标。我市历来十分重视交通建设,特别是在“十五”期间。五年内国道110、国道109、国道209、省道101、省道102、省道103等。(呼和浩特境内)、呼和浩特机场高速公路、姬胡旧高速公路等将建成。截至2006年底,我市共有3条国道523公里。省道7条552公里;县道35条859公里,乡道157条1830公里;有2条25公里长的专用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789公里,比年末的1949增加3609公里。随着交通里程的快速增长,客运量和货运量也在大幅增长。客运量从1949年的0.1.000增加到2006年的3821.000;货运量从1949年的8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7104万吨。60年来,我市邮电通信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主要指标持续攀升。全市邮电业务总量从1952年的55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391758万元;固定电话用户数从1.952的0.1.000户增加到2006年的7.93亿户;移动通信业务于1991年推出,到2006年,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38000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已经悄然走进千家万户,在人们的经济交往和社会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6年,每百户家庭拥有29台电脑,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20万。五、国内市场繁荣稳定,对外经济发展迅速。随着我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供应能力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各种商品供应日益丰富,价格稳定,供需两旺,市场繁荣稳定。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亿元,比1949增长1640倍,年均增长13.9%。餐饮、旅游、汽车、通信、住房、教育、文化、娱乐等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成为活跃市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3994万美元,比1.990增长371倍,年均增长44.7%。其中出口额451.08万美元,比1.990增长227倍,年均增长34.8%。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投资带动战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和项目实施力度,全市利用外资取得了丰硕成果。190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仅为195万美元,2006年达到48323万美元。在面向国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资源,进一步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资本“血液”,促进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引进区外资金3361亿元,比1.990高出8.8倍,年均增长46.2%。6.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居民储蓄连年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多次调整职工工资,恢复奖金制度,增加各种津贴,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不断拓宽职工收入渠道。2006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2948元;此外,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居民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达到14055元,比1980增长34.4倍,年均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5308元,比1980增长37.4倍,年均增长14.9%。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的“钱袋子”越来越大。2006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531亿元,比1.980增长了472倍。7.居民消费保持稳定增长,消费结构变化明显。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9831元,比1.98增长了21倍,年均增长12.7%。农民人均生活支出3050元,比1980增长24倍,年均增长13.2%。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形成了许多新的消费热点和亮点。2006年,与1980相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52.8%下降到32.8%。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由主食向副食转变,服装消费由“一衣多季”向“一衣多季”转变。2006年,与2000年相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除温饱以外的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有所提高。其中,交通和通信占总消费支出的13.28%。6.1个百分点,高于2000年;居住率为10.34%,提高了2.9个百分点。2006年,每100户城市家庭拥有5辆家用汽车和29台家用电脑。农村居民每100户拥有2辆家用汽车和2台家用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