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华庙会的发展历程

龙华因寺兴城,因城兴镇。龙华庙会的发生可以追溯到唐代。从明代开始,庙会从单一的庙会发展成为集拜佛、商业、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庙会。这是庙会的发展时期。到了清代,庙会的时间从三月初三推后到三月十五,结合赏桃花的习俗,扩大了庙会的规模和影响,扩大了娱乐内容。庙会进入全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后,庙会经历了第二次转型,从乡村庙会到城市庙会,这是其转型时期。解放后,政府参与组织龙华庙会,结束了自发状态,进入新阶段。

相传龙华寺是弥勒菩萨的道场。因此,每当弥勒菩萨化身——布袋佛教徒的涅槃日,龙华寺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做水陆道场。祭奠仪式期间,佛友云集,庙会繁盛。庙会期间有烧香、放生、纳贡等独特习俗。

商业习俗是庙会期间的重要内容。这首先与长三角地区的重商主义传统和商业发展有关。其次,也和庙会的时间有关。庙会在清明节前后举行,清明节是传统农业的春播时节,需要大量的农具、种子等春播相关物品。庙会饮食是商业习俗的一个重要方面。庙会饮食最早是从为朝圣者和游客提供食物发展起来的,它也与当地的饮食习俗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庙会饮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龙华羊肉、龙华五香豆、龙华豆腐干、龙华素食馆。

娱乐习俗是龙华庙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娱乐习俗大多是由中国汉族的传统习俗或地方习俗演变而来,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主要的娱乐习俗有:赏桃花、看皮影戏和花鼓戏、舞龙舞狮和湖上划船表演。

在庙会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如传说、诗歌和谚语。这些作品的出现,既显示了庙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庙会巨大的影响力和强大的辐射能力。

都市性、商业性和娱乐性是龙华庙会的基本特征。其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龙华是成镇之“市”,庙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龙华古镇的形成,促进了上海的形成和发展;它在许多方面影响了上海城市精神的形成。龙华寺会对江南地区的信仰、文化、娱乐、商业和贸易有很大的影响。庙会中的商品贸易满足了周边民众的物质需求,活跃了市场,促进了地区间的物质交流;庙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方式,它促进了乡镇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然而,70年代以后,龙华庙会日渐式微。龙华港分流,其余内河填平;龙华地区划入市区,大量现代建筑发展起来;龙华老街改造,大量老居民搬迁。所以庙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很多习俗逐渐消失。而且随着商品的丰富和市场的发展,庙会的商业部分也逐渐式微。因此,龙华庙会急需保护和修复。

近千年的发展历史让龙华庙会在上海人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即使在战争最频繁的年代,庙会仍然是民众自发的集体行为。因此,保护和发展传统庙会不仅是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也是顺应民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