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的发展

自从世界上第一套录音设备出现,从蜡筒到磁盘、录音机、盒式磁带、盒式磁带,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工作才真正诞生。最早的记忆记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一本《哥伦比亚口述a研究室》收录了1863年纽约血腥征兵骚乱的第一手记忆。从65438年到0948年,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口述历史研究室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口述历史的出现。从1960到1966,美国建立了90个专门研究口述史的机构。1967.美国成立了国家口述历史机构——口述历史协会(OHA)。为口述史的学术交流和推广提供了平台。1980年,协会制定了口述史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口述史的一套规则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此后,口述历史在加拿大、英国、法国、新加坡和日本迅速发展,涌现出大量口述历史学家和专业研究团体。因此,大量的口述历史杂志和专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大量出版。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省也在口述历史方面取得了进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史学界就以社会调查和口述历史的方式收集资料,大力推广“新四史”——家族史、工厂史、社会史和村落史。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CPPCC,都有文史资料和出版物,也有相关的行政部门。但是因为大部分是政府行为,而且内容、范围、对象都比较单一。收集的材料非常有限,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是写笔记或者亲自动手。少数磁带的质量和保存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现代口述历史越来越受到关注。参与者不仅有历史学家,还有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学者。一些大学和专业研究部门成立了专门的口述史研究机构,相关著作陆续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3年出版了口述历史。

2004年下半年,中国口述历史研究会成立,标志着中国口述历史研究有了初步的交流和推广平台。口述史的应用较为普遍,许多学科和民间历史研究团体都运用口述史方法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维度。研究者开始重视田野调查和原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迫切需要口述史等第一手资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录音录像设备的价格大大降低,计算机技术、录音笔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口述历史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可能。口述历史工作迎来了重要契机,开始蓬勃发展。

口述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供信息。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口述历史可以弥补史料的不足。对于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来说,口述历史往往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比如一些民间艺人,他们的回忆可以提供与该艺术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信息和民间知识。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名人的口述传记和小人物的口述历史时,郭说:“(两者)都是必要的,因为那些名人也是老人,他们自己也写不出来。口述历史具有抢救材料的性质。”

虽然抢救资料是很多口述史收藏者的共同愿望,但抢救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更多的历史真相。口述历史收集对象的选择在某些层面上反映了一个学者的立场。一位美国民俗学家曾问,为什么美国有那么多关于犹太人二战经历的博物馆和相关研究,却很少有关于印第安人和非裔美国人经历的博物馆。我们的学者也知道,只有收集的口述历史才能被人们阅读。口述历史在美国历史和民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国会图书馆下属的美国民俗中心拥有庞大的口述历史数据库。在中国,目前历史学家主要关注口述历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北师大民俗学教授杨指出,虽然口述历史在中国民俗学界并不是主流方法,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与美国民俗学界的交流,这种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熟悉和使用。比如口述史研究在研究民间艺术的个体传承人时用的比较多,比如一个民间故事的传承。人类学家胡宏宝强调口述史的采访对象和通俗访谈的采访对象的区别。他认为中国的口述历史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需要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更多的讨论。与他们从事口述史实践的同行不同,历史学家左做的是口述史的理论研究,旨在从理论研究上推动中国口述史的发展。

2008年9月,上海传媒集团节目信息中心与上海市音像资料馆正式启动“纪念上海人民广播60周年:老播音员口述历史”项目,旨在建立一份全面、真实、生动的上海人民广播发展历史档案。该项目得到了集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得到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肯定和支持。同样,作为上海人民广播60周年的重大项目之一,SMG广播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于2008年5月正式建立,由上海文光新闻传媒集团节目信息中心和技术运营中心共同开发建设。上述两个项目已被上海传媒集团列为纪念上海人民广播6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有价值的成果。

“老播音员口述历史”项目通过采访拍摄一批上海广播界的老前辈,追溯和记录上海人民广播事业不平凡的发展史。共42位老上海广播员(夏志平、钱乃丽、石、石穗华、zay、张志、哈丽莲、陈淳、杨、范慧峰、邓平生、、何占春、吴中华、葛、周济、郭在静、赖素娟、何、刘、、高瑜、何。其中有早期的电台领导、第一代播音员、编辑、记者、录音师等。,基本涵盖了当时所有的专业岗位,全面反映了前辈们的创业历程、广播行业的成长轨迹和改革发展的精彩片段。该项目得到了老播出机构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形成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该项目共制作了39盘录像带、35张DVD视频光盘、34张音频光盘和32幅图片。整个采访和拍摄时间超过65个小时。

“SMG广播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项目旨在建立传媒集团所有广播频率的数字化业务平台,实现音频资料的高效管理和全面共享,促进集团广播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增值。该系统将实现对播出内容资源的多渠道、高质量的采集、收集和筛选,建立播出节目和制作素材“存储、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使SMG的播出资源检索更便捷、使用更高效。三年多来,该计划数据中心已从超过65,438+80万盘磁带、唱片和其他媒体中数字化传输了超过70,000小时的音频数据。目前已形成1类近37万个广播节目和素材,为广播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广电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上海广电媒体资产系统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意义,将为上海广电行业新一轮创新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2009年5月20日,上海文光新闻传媒集团举行“纪念上海人民广播60周年:老播音员口述历史项目成果发布会暨广播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开通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影视管理局局长、上海影视集团书记、总裁薛培建、上海新闻传媒集团总裁贝根元、上海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李瑞刚、李尚志、林洛华、王强剑、总裁助理陈金友、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相关领导对会议表示祝贺。龚学平、宋超、李瑞刚分别就这两个项目的成果和价值做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