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漫步
宗白华(1897—1986 65438+2月20日),本名毛,别号百花、博花,籍贯江苏常熟虞山镇。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小南门,1897,同济大学毕业,1986年2月20日去世。中国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NTU哲学系代表。
1949至1952,南京大学教授,系由1952调整。南京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后担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
1965438+2009年8月受聘为上海时事新报副刊《邓雪》主编、总编辑。为《邓雪》注入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这时,他发现并培养了诗人郭沫若。
65438年至0920年赴德国留学,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1923年写《云诗》。
65438-0925年回国后,先后在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曾任中国美学学会顾问、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合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有《宗白华全集》和《审美散步》、《意境》等美学散文集。
宗白华先生在《行走在美学中》中指出,生活的主观意境与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成就的精神境界就是使艺术成为艺术的“意境”,他把意境称为中国古代画家、诗人“艺术创作的中心”。
1986 12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正如刘小锋所总结的:“作为一个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索使生活成为艺术品的创作...在宗白华看来,艺术首先是一个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宇宙、生命、艺术、美、灵魂、节奏、旋律、舞蹈、音乐化、体验。这些话既说明了中国的艺术完美,也揭示了启示者的人生完美。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命形式。同样,想象一种艺术(且不说“认可”这种艺术,而且,艺术也是一种“语言形式”)意味着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宗白华选择了一种“纯粹”的中国艺术,也塑造了一种淡泊开明的生活方式。或许,只有宗白华的选择,才能体会到中国艺术尽善尽美的快感。但是,世界上的艺术是丰富多彩的,所以生活也应该是多元化的。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其他种类的完美。中国古代美学遇到宗白华是一种幸运,因为他学贯中西,跳出来一头扎进去,这个猛男根深蒂固。也是在宗白华的文章里,中国美学的方方面面都被冶炼和提升到了极致。也许在他之前就被发现了,但不可能像他那样渗透出极其深刻而真挚的生命意识,这可能是由于他对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生命哲学的深入研究。
中国哲学、中国诗画中的空间意识、中国艺术中的典型精神,被宗白华整合成一个三位一体的问题:“阴阳”的言说方式趋向音乐领域,渗透在时间节奏书法的舞蹈中;其实都体现了一种精神:人的觉悟、道与生命和谐,个体生命与无限宇宙和谐。
可以说,宗白华把中国的体验美学推向了极致,后人难以出其右。作为一种审美启蒙,他成了道的显美的象征。但我们也应该利用行者的光芒走进广阔的世界继续寻找。
宗白华从美学角度高度评价了中国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个人认为是由于他的艺术和审美修养。他年轻时跟随刘义之学习书法,后师从大书法家李瑞卿。65438年至0920年赴德国留学,对西方哲学、美学有较深的研究,所以对书法的把握比较深入、准确。就时代因素而言,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给书法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新气象。[1]北大教授陈余龙评价:北大教授要么擅长书法,要么擅长书论,与怀瑾牵手的人也不少。先后有马叙伦、、魏、向达、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王力、黄子清、杨、、、李志敏、。他们以文书知识为第一要务,以人品和学问(学术品味)为主导话语。他们的作品不是书法家,而是比书法家更胜一筹,那种富有书卷气又带着神韵的书卷气,与俗中的“工匠精神”大相径庭。
《美学行走》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这本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写于1979年,真的是宗白华一生中比较详细的关于艺术的作品集子。他没有构建任何美学体系,只是教会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如何建立一种审美态度,直到他形成一种艺术人格,这就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
中国任何一个爱美的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美学行走》。这本书是已故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唯一的美学著作。几乎汇集了他一生中最本质的美学篇章。它的文字和表达方式优雅而富有诗意,是中国的美学经典和必读之书。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作者以其抒情的笔触和对美的热爱,带领读者领略中西方伟大艺术家的内心,以及那些浪漫的人们。当我们散步回来,会发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和净化。
宗白华先生以艺术家的姿态去感受世间万物,用行云流水的文字去塑造。这样写出来的书,不仅是一种艺术理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样一位出身于传统文化,充满艺术灵性和诗意,深得中国美学精髓的大师,他走路时低沉的脚步,也许永远无法在日益强大的现代机器的轰鸣中重现。然而,在日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如何保持诗意和对生活的向往,难道不是现代人应该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吗?而《美学漫步》正好可以给我们这方面的启发。
宗白华曾经在蒙娜丽莎的原作前默默坐了一个小时。他经常兴致勃勃地参观中国的各种艺术展览,即使年事已高,他仍然不辞辛苦。这位鉴赏家收藏的文章已经相当准确地把握了什么属于艺术的本质,尤其是中国艺术的特点,作者用他一贯的观点指导我们欣赏中国的诗、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的悲喜之情可以用书法来表达,就像诗歌和音乐一样,这是其他民族没有做到的。
在作者看来,西方美术史的编写应该以西方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为基础,而中国的建筑风格变化不大,不能以此来区分不同时代绘画和雕塑风格的变化。但自殷以来,书法风格发生了显著变化,可以取代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并以此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点。关于中国民族美学体系的建构,宗白华先生是最具开拓性的,我们可以从大量概念和话语的运用中得到解读。正因如此,冯友兰曾指出,宗白华是建立中国美学体系的第一人。
邹其昌:行者之光
“我第一次见到宗白华先生是在我刚进大学的那个月。当时买了一本赵世林的《当代中国美学概论》,从中得知宗白华是与朱光潜、李泽厚、蔡仪、高尔泰并称的中国‘五大美学家’之一,知道了宗白华的学术特点:不建体系,注重对艺术的直接感知,充满灵气和智慧。后来学多了一点,更佩服宗白华的学问和人品。但随着学习兴趣的“西移”,好奇心也减弱了很多。直到三年前,我在刘小锋的《这一代人的恐惧与爱》中读到湖边漫步者的身影,这个身影才又变得善良起来。”
《美学漫步》中关于美的文章生动地突出了一种漫游于艺术的精神和一种追求生活艺术化的姿态。文章不是按照写作和发表的时间来安排的,而是按照几大主题来安排的:自述的做研究的方式,中国的美学,中国艺术的特点以及西方美学的几本专著。要把握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变化轨迹也许并不容易,但他在学术研究中所侧重的方面,以及他处理这些学术问题的方法,还是可以充分理解的。然而,我心中仍有这样一个不解之谜:早年深受德国人生哲学影响的宗白华,为何从欧洲归来后,却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美学精神?这种变化的转折点是什么?怎么发生的?——也许只有老师才能体会到改变背后的选择的急迫和压力。
与古代西欧的美学相比,中国古代美学是碎片化的,不够系统,不够哲学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审美没有自己的特色,而是意味着它可以在一种特殊方式的介入下,不挠靴地被挖掘出来。这种特殊的方式其实是一种召唤:生命之光。宗白华的“审美散步”,也许正是这种“人生对学术的感应”。“奖学金”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知识”,即能广泛涉及多方面,显得丰富。这个层次也可以成为大家,但最终会显得单薄;第二个层次是“信仰”,即把学习提升为一种可以引领实践的信仰。这个时候,学习不再是学习,而是生活,会很厚重。这种学问里的每个人都已经是艺术家了,比如尼采。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是唯心主义的,宗白华先生认为美是客观统一的,这与黑格尔的思想不谋而合。我个人更倾向于宗白华先生的观点。(可能是因为宗老师更马克思吧。毕竟宗老师是哲学专业的。但是,没有读够经典进行审美散步的人会觉得累。相对而言,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对初学者更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