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河的历史演变

东荆河是江汉水沙运动的产物,原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经过江汉两水复合冲积与水源关系的不断演变,逐渐形成冲积平原河流。从过去到现在,东荆河地区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水域辽阔,水源复杂。东荆河没有固定的河床,洪水涌入,横行肆虐。随着自然环境的演变,为了开垦这片肥沃的土地,历代劳动人民年复一年地在东泾河沿岸修筑了两条长长的堤坝,这就是现在的这条河。

五代后梁时,南平王高继兴沿汉水右岸筑堤一百三十余里,以守汉水,称为高堤。后来为了防御汉水入侵南方而反复修建。明中叶,江汉平原垦荒田迅速发展,汉北洞口多被堵塞,汉南泄流增加,堤防溃决频繁。万历元年(1573),夜支堤决口,湖北巡抚赵请其留溃口杀水势,沿夜支河筑堤3500尺,中间一条河,在双岩口(天官)分支泄流,西有西京河,东有东京河。

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年间,泽口谭亮屡决,同治八年崩,俗称吴坛改口或吴佳改口。汉江的水势从改口直下,汉南和胡俟地区遭受洪水的沉重压力。由此产生了“盛废、疏堵”之争,南方人(江陵、潜江、监利、绵阳)是主要建设者;北方人(天门、汉阳、汉川)以稀为主。据《湘江水利案》记载,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民国二年(1913),南北官司13起,先建口者斩罪,皆咸禁建。

清同治四年(1865),监利杨林决定封堤,但施工屡遭失败。所以它从绵阳向北改道,冲向了这条河,因为它的名字。随后,两岸村民沿大堤捆水,成为东荆河新的主流。光绪四年(1878),杨林关老河口被堵。民国二十年(1931),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军长贺龙率众修筑分盐河口、西京河口,东荆河趋于稳定。

建国初,东荆河的河道为:起于钱江龙头弯,向南流至老辛口,向东转向北口,在天兴洲分二流,汇入石家岗,到达敖家洲以下,分南北两大支流。北支经杨林尾、董家荡,流出老火沟,北在胡莎湖汇入通顺河,经响水港至汉阳渠口,向东流至沌口,流出长江。南支经高滩口、浩口、南桃沟至汉阳沟,南与内荆河汇合,向东流至欢子口,向北流至新滩口出长江。干流全长249公里,中隔岭以上117公里,中隔岭以下132公里。

历史上,由于东荆河下游没有统一的堤防,南北支分别与内荆河和通顺河相连。每当江汉洪水上涨时,汉南和胡俟湖下的区域就是汪洋,这就是所谓的东荆河漫滩。上游虽有堤防,但堤防低矮单薄,千疮百孔,经常发生洪水。据不完全统计,仅从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到建国前的292年,* * *就破了98次口,清朝四年一次,民国几乎每年都有,最严重的有1931和1935。与此同时,血吸虫病的危害如此严重,以至于在东荆河沿岸的潜江、监利,尤其是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居民体虚,部分妇女不孕,呈现出“家家歌唱”的惨淡景象。

如今,东荆河已成为一条单独的河流,贯穿武汉市潜江、监利、仙桃、洪湖、汉南区,全长1.73公里,自西向东将江汉平原腹部分为汉南和胡俟。中坜岭以上117公里,河床一般宽300-500米,最大宽度1500米;中坜岭以下56公里,河床一般宽3500-4000米,最宽7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