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吗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马鬃山之间,是甘肃省最大的市。甘肃"苏"名的由来。东连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连蒙古国。
酒泉地区是我国西部土地开发利用最早的地区之一。
先秦时期称为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和西、西、河西三险地。秦汉以前,羌族和戎族生活在古代,羌族和戎族是这里的土著。羌人指月支,乌孙是“戎”的音译。三围山和三围山差别很大。三维山是敦煌地区的一座山,三维山是以三维山命名的广大地名,包括今天新疆罗布泊以东、疏勒河以西的地区,并不限于后来的州、县划分。可见,三危之地并不包括今天的酒泉城。事实上,乌孙原本居住在张掖以西的祁连山区,岳氏居住在张掖以东的河西地区。到了奴隶社会阶段,整个河西地区都被月氏垄断了。到汉文帝前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迫使大部分越人离开河西,转战伊犁河上游,征服了塞尔维亚人并留下来,史称“大岳”,而留在敦煌和祁连之间的,史称“小月”。从此酒泉就是匈奴的牧场,一直到西汉中期元寿二年(121),所以也被称为匈奴的右地。
元寿二年(121年前),汉武帝派霍去病出使河西。这年秋天,匈奴邪王战败,匈奴残余被追到玉门关外。西汉时期数十万人迁居到河西酒泉等地生活和耕作,于是这里的文明和繁荣开始了新的一页。2109年前的西汉中期,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如酒”而得名。此时汉朝建立酒泉郡,因泉水而得名。据汉武帝记载,“丁原六年”(111年前)可能是设立敦煌郡的时间,但不是设立敦煌郡的时间。因此,设立敦煌郡的时间不能定为建郡的时间。但酒泉郡和酒泉郡是在西汉武帝元寿二年(121)同时修建的。当时不叫酒泉县,叫“鲁夫县”,是县的驻地。直到西晋元康五年(295),鲁夫才改为“福禄”。唐高祖武德七年(624)设酒泉县,开始使用肃州名称。
自西汉设立酒泉郡至北魏太炎元年(435),均称酒泉郡,郡守为太守。文帝三年(583),酒泉镇称镇军,仁寿二年(602)撤县,只留州县两级,酒泉镇改为苏州,州首席为刺史。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酒泉属吐蕃(中国古代吐蕃政权的名称),建“肃州千宅”。唐玄宗大中五年(852年)被吐蕃占领88年。唐末至五代(907-960),酒泉为回鹘(最早居住在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宋朝(960-1279)时,酒泉属西夏(羌人之一,称西夏国),西夏战败后,酒泉属蒙古。1271年,蒙古改名为元(12765438+65438+)。明朝(1368-1644)设苏州卫,郡守称“都督”。清朝(1644-1911年)改为苏州直隶州,建立周知。民国(1911-1949)1912设立道、道尹,1927改尹为“长官”。1936改为甘肃省第七区行政督察办公室,专员为首席。1949年酒泉解放,设立酒泉专区。1959年酒泉、金塔两县合并成立酒泉市(地级),1961年撤销地级市,改为县级市。恢复了金塔县。1964 165438+10月市改县,1985年县改市。2002年9月,撤销县级酒泉市,设立肃州区。
根据考古资料、文物和文字记载,古代的酒泉野生动物丰富,森林茂密,草原茂密。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畜牧业发达,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纺织生产。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这片沃土的早期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有利条件。1963年,在敦煌市古玩滩北面,收藏了一把属于石器时代的石刀和一把斧头。1975在杨家桥乡明山村发现石器,1979在玉门关马泉湾烽火台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陶罐和陶碗。经考古鉴定,与玉门火烧沟文化属同一范畴。足以证明在新石器时代(古代羌戎居住的地方),这里已经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水平,手工制陶和畜牧业发达。今天酒泉市的马营河、丰乐河、陶赖河流域,早在4300 -2500年前就已有人居住。目前,酒泉市20多个乡镇中,有17个乡镇有着我们祖先的功绩。在夏河的无垠疙瘩、安溪的甜井、敦煌的玉门关等地多次发现汉代的屯田遗址,其沟坎依然清晰可见。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公元前101年,二司将军李广利西征大宛,去敦煌两年。"六万人在业余时间走出了敦煌."试想,如果当时敦煌农业不发达,这些军需品的供应是无法实现的。可以肯定的是,西汉时期的酒泉、敦煌不仅是集结兵力、出兵的前哨,也是开发西部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