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

李是雍人。他的父亲李波曾经做过地方官。"他对自己的官职感到失望,于是弃官而去,成了一名道士."李伯“文献甚多,自号《黄管子》,注释《》,撰《方志》十卷,并撰《天文象赋》。这些无疑对李一生的学术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旧唐书》则传说李是“年轻英俊,藏书丰富,尤以研究阴阳学见长”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贞观初年(公元627-649年),李就在李唐时期崭露头角,其原因是他的天文造诣。初唐时期使用的历法是傅的《五音元历》,其中存在一些缺陷。李对此作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派人考察,采纳了他的一些建议。在古代,历法编撰是一门专门学科,一般学者很难过问。然而,李在二十多岁时就提出了对《五音元历》的修改意见,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也因此受到表扬,被授予将军,并进入太史局,开始了官方天文学家的生涯。

《旧唐书·李传》载:李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生于永(今陕西凤翔岐山镇)。他的父亲李伯是隋朝时县衙里的一个小官。他是一个低阶的道士,放弃了他的官职。他颇有学问,取名黄贯子,有个注。因此,在父亲李的影响下,从小被称为“神童”的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天文、地理、道教和阴阳之学。9岁时,他到河南南佗山荆云观拜袁道长为师。17岁回到家乡,被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谋士,参加抗隋和兴唐起义。618年,皇帝被封为秦王,李参军当了秦的大臣。唐贞观元年(627),李带着侍郎直接到太史馆。在掌管天文、地理、历法、史书编纂的太史馆,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并为之奉献了40年。

成就

1.他改进了汉代罗发明的天文浑仪,增加了黄道、赤道、白道三环(古称仪),使天文观测更加方便、准确。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唐朝以后造的军器都是仿这种结构,现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抄的古军器也是仿这种结构。

2.由赵主持,国学博士和国子监助理教授王振如注释的《周篇经》和《古石经》被授予国家级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教科书,对后世东方数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一直沿用到近代。李约瑟博士称之为“中国整个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

3.25岁时,他上书改善五音元历,亲自主持专家评审,最终采纳了7条建议。

4.他在编《晋书·田》时,总结出彗星的尾巴“晚指东方,晨指西方”,常背太阳的规律,比西方早900多年。被誉为“天文知识的宝库”,对后世天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5.他收集了近40年的天文观测和计算成果,编制了《林德历法》,成为他在太史局的代表作,艺术家称之为精密。

6.隐居冯春村期间,他用自己发明的“三条腿鸡风标”对风进行观测,定为8级,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风进行分级的古代科学家。65,438+0,000年后,欧洲人才在李定下的8级风的基础上,将其提炼为13级风。

李不仅在科学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著书立说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