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志概述

宁化古称黄连洞,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唐乾丰二年(667),建镇。开元十三年(725),升至县一级。天宝元年(742)更是名扬天下。隶属福建省汀州、林挺县、汀州府、永安、龙岩、三明,现为三明市所辖县。面积2368平方公里,人口30多万,有1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9.4%,其次是畲族。全县现有2个镇,14个乡镇,***207个行政村,12个居民委员会。县辖翠江镇。

宁化位于武夷山东麓,福建西角,毗邻江西省石城、广昌两县,边境线100多公里。在近代地质历史上,全境属于闽赣地台大型隆起区的相对沉降区,地势自西向东下降,自北向南形成五大带状地貌,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总面积的96%。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主要分布在边界上的武夷山主脉和斜穿县城的两条支流上。该县海拔320米。

境内河流分四路,流入闽赣朝三江,素有“宁化自饮其水”的谚语。主要河流东溪、西溪在县城东郊汇合,称为翠江。全县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 ~ 18.1℃,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季四个月,无霜期214 ~ 248天,年平均降水量1700 ~ 1800毫米。

地质构造复杂,侵入岩十分发育,约三分之二的地层出露,地下矿藏丰富,有钨、石灰石、锡、煤、铁、稀土、大理石等28种。钨矿的储量和质量享誉国内外,石灰石储量超过4亿吨,稀土和锡储量在省内也处于优势地位。

全县“八山半水、一田半路半村”,山地270万亩,林地80%以上,森林覆盖率63%,现有森林蓄积量765万立方米。植物种类***214科1853种(药用植物1005种)被列为国家保护珍贵植物15种,宁化的苦苣苔科为国内首次发现,霍山石斛、金钗石斛、蜈蚣兰为省内新发现。早在隋末,杉木木材就销往长江下游各地,在省内外和东南亚都很有名。猕猴桃产量居全省第二。家庭造纸、蘑菇和红菇等森林副产品也享有很高的声誉。野生动物有105科,291种,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16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麂、苏门答腊、金钱豹等5种。耕地44万亩,占全省耕地的2.3%,占三明耕地的17.4%,居全市首位。盛产大米、烤烟、油菜、莲子、干辣椒、薏米、魔芋等。,牛角椒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各地。宁化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水稻以产量高、品质好著称,“和龙大米”有“贡米”之誉。

宁化是客家人的摇篮。自东汉以来,来自中原的汉人定居中国。唐朝末年,黄巢农民起义军南下。当时从中原迁到鄱阳湖等地的客户,为躲避战乱而迁到赣、闽、粤三省交界处,大部分进入宁化,主要居住在石碧(古称石壁)。后来他们以宁化为据点,搞殖民。特别是由于宋朝南迁,战乱不断,匪祸频发,加上石碧地域有限,聚落密集,全部或部分迁到广东长汀、上杭、嘉应(今梅州),甚至移民到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侨居海外的总人口达5000多万。台湾省学者陈云东在《客家人》一书中说,“世界各地的客家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曾在石壁村居住过”(台湾省联亚出版社,1980,第8-9页)。1912年,英国神父根贝尔在他的《客家的起源与迁徙》一书中也说:“岭东的客家人,十有八九声称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黄尊凯《哥哥官访事实简述》说:“嘉应为属,所来之人皆来自汀州宁化石壁,各姓如出一辙。”客家先民在宁化定居繁衍的高峰是客家宗族的形成(唐末至北宋),从宁化迁徙到外地的客家人称为正宗客家人。因此,石碧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第二故乡”、“客家祖庭”。

客家人的迁徙将中原文化带入宁化,从根本上改变了黄莲洞的旧貌,使其逐渐兴盛起来。宁化名人众多,从唐代到清代的考试中,152,50名进士,1状元。民国时期大学毕业90余人,出国留学10人。解放后,1000多人考上大学,8人出国留学,65人获得高级技术职称,7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宋至清140余宁化人,著书300余部,其中郑文宝《江表志》、罗登标《易学传微》、路磊《读书夫妇》等被收入《四库全书》。郑武是唐代汀州第一秀才。宋代郑文宝是太平兴国之士,有诗有史之势。他擅长篆书,他的篆刻《沂山石刻》被誉为后世学习的典范。明代洪武状元张显宗,治学严谨。明末清初,李世雄著述丰富,志向高远。他的《物感》被誉为中国第一部伊索式寓言集,他编纂的《宁化县志》被誉为世界名志。清代画家黄慎是“扬州八怪”之一,享有“诗书三绝”的美誉。理学家舒磊主张穷理穷识,被誉为“天下第一人”。书法家易炳寿的隶书是独一无二的,名字比时间更重要。他与邓并称为“南伊北邓”。他们都是我国一代名人,成就卓著,享有盛誉。

宁化人民充满斗志。宋绍定二年(1229),盐商闫头陀起义,数万人,横扫江西泰宁、将乐、刘清、长汀、石城五县,斗争持续四年。之后,先后发生了元代曹芳、曹六顺等领导的郑铮农民起义,明末清初黄桐农民起义,民国初年西乡农民起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县之一。民国17年(1928),就读于长汀省第七中学的徐赤生加入中国* * *生产党,次年被送回宁化开展革命工作,建立农会和党组织。民国19年初,毛泽东、朱德分别率红四军经宁化前往江西广昌,宣传革命原则,播撒革命火种。当时,毛泽东还写下了“元旦之梦”一词,期待革命形势全面展开。6月,以徐赤生为首的宁化* * *生产党地下组织带领曹芳、淮土、河口、城关、李旗坑五个乡的农民举行武装暴动。暴动胜利后,宁化县革命委员会于6月27日成立。7月1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中国宁化特区委员会成立。民国20年,成立宁化中央县委(辖宁化、刘清、明溪三县),随后宁化、浪涌、泉上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以及区、乡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相继在宁化成立。民国23年5月,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由建宁迁至宁化安源,后迁至宁化县。5438年6月+同年10月,工农红军出发长征,国民党收复宁化。宁化的苏军党政官员和地方武装转为游击活动,坚持斗争,直到民国二十四年五月被敌人围困,全部损失。在苏区时期,宁化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不仅为革命事业贡献了巨大的物质和财力,而且在扩大红军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我们的模范区”的荣誉称号。全县参加红军的工农13777人,革命烈士3000多人,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了宝贵的生命。抗日战争时期,宁化人民为抗日救国捐了大量的金钱和财产,有4900多名青年应征入伍。

解放战争时期,宁化人民为早日解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民国37年3月,* * *闽浙赣区委(省委)派* * *党员到宁化开展革命活动,次年在河口、淮地地区组建游击队。在人民解放军的压力下,通过各种进步力量的努力,宁化于1949+00年6月实现和平解放。

宁化从建镇到解放,一千多年来一直处于单一的自然农业经济状态。所以民国《宁化县志》感叹宁化人“囿于旧闻,变通”。到民国38年(1949),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2045万元,人均收入150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8.57%。

解放后,宁化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它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中,1956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增长了78%,年均增长8.6%,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8.1倍,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9%。1956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为85∶11∶4。从1957到1966的十年间,工农业总产值比1956增长了10%,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14%。但由于“大跃进”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了工业大发展、农业大衰退、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农业总产量下降26%,粮食总产量下降37%。1960后,人民公社通过整风运动和国民经济调整,实行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国民经济在1964年恢复到1956的水平,在1965年开始发展。工农业总产值比1956增长22%,其中工业增长864。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在1965年冬天发起的。1966“社会教育”还没结束,“文革”又开始了,国民经济开始发展的势头又受挫了。1966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7%,农轻重比为77∶11∶12。65438年到0967年,“造反派”停产造反,党政机关瘫痪。两年时间,工农业总产值下降了2%。1968年冬,宁化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逐步恢复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的作用。1970以后,大力进行水利建设,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水稻新品种,粮食产量大增,工业也扩大了生产领域。从1966到1976的十年间,国民经济虽然损失很大,但还是取得了进步。1976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65高出101%,年均增长6.5%。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了“左”的错误,拨乱反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工农业总产值1987达到2.3亿元。1978之后的9年,年均增长9.5%,是宁化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2.3倍,农业总产值增长77%,农轻重比例为53∶17∶30。1987的社会总产值达到27662万元,是1950的10.8倍,年均增长6.9%。工农业总产值比1950增长9.47倍,年均增长6.6%;国民生产总值160010000元,比1950增长7.65倍,年均增长6%。一、二、三产业比例为86.2: 1950。1987是54: 25: 21。1987年全国收入达到14312万元,比1950年增长7.46倍,年均增长5.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000万元,比1952年增长30倍,农副产品收购总额5000多万元。

宁化是一个农业县。解放前,生产水平很低。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5万吨,亩产只有80公斤。平均每亩农业产值为39元。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突破了几百年停滞不前的局面。195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68万吨,比1949年增长70%。1970以后,改革耕作制度,扩大复种面积,引进水稻良种,粮食生产有了重大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经济体制和农业经济结构进行了改革,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到1987,农业总产量达到1.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9万吨,分别比1949提高5倍和3.2倍,平均亩产430公斤。同时,改变粮食生产的单一结构,农业种植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1949年为77.3%,在1957年为75.6%,在1980年为64.8%,在1987年为57.6%。种植业中,经济作物产值占农业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2%提高到1987年的19%。在农业所有产业中,副业发展最快,产值从1949增加到107万元,增长了19倍,从占农业产值的6.9%增加到16.6%,其次是畜牧业和林业。经济作物中传统油菜生产基本稳定,每年种植约4万亩,亩产增加约1倍;大豆生产中,棱豆替代秋大豆;由于价值规律的影响,传统的胡椒生产趋于衰落。20世纪80年代以后,烤烟、莲子、柑橘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87期间,烤烟种植面积达到4万多亩,总产量3989吨,成为经济作物的“领头羊”,宁化成为全省烤烟基地县之一。莲子种植面积349亩,总产量138吨;柑橘种植面积13650亩,产量1490吨;茶叶种植面积2.4万亩,总产量363吨。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1980年企业447家,从业人员8743人,总收入1476万元。1987年,企业数量增加到7060家,从业人员22185人,总收入7716万元,是1980的4倍多。乡镇工业突破各种束缚,兴办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工厂。1987年乡镇工业企业3951家,总产值4555万元,比1979年分别增长16.6倍和10.6倍。随着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农业多种经营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人均年收入在1949年的27元达到1987年的413元。农业经济的转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出现了新的劳动力过剩的矛盾。虽然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增加,但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改革仍需深化。

宁化很早就有手工业。据考古发现,在商周时期,已有相当水平的陶瓷和建材工业,采矿、冶炼、造纸和纺织也发展较早。然而,在漫长的旧社会,它的发展非常缓慢。直到民国17年,宁化才有了第一台动力机械。到1949,只有一家工厂,全县工业总产值只有58万元。解放后,人民政府首先着手建设电力和交通,工业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1978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突破了“三原地”的束缚,向多渠道、多方向发展。到1987,全县有矿冶、电力、机械、建材、森工、化学、造纸、印刷、食品、纺织、电子等工业企业161,固定资产原值7252万元,从业人员6000余人,工业总产值1.655。松香、松节油、云母电容器等产品。荣获部优质产品和省优质产品称号。钨酸的质量已达到国际标准,部分商品已进入国际市场。总之,宁化虽然建立了一些基础产业,但还是很薄弱,尤其是能源产业。解放后,宁化的交通、邮电等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解放前,宁化至连城只有一条公路,宁化境内里程只有37公里,1987境内里程达到774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32.7公里,基本实现了乡镇通公路。邮路和投递路线总长2012公里,各自成网。

解放前,适龄儿童入学率很低。1949年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17.7%,半数以上青壮年为文盲。解放后,教育迅速普及,198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85%,基本实现无文盲县。1987年,小学455所,中学11所,在校生50891人,每千人中学生数由解放前的2人增加到49.3人。文化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城乡建立的娱乐场所可一次性容纳2万多人,影院座位1.5万个,录音电器已进入家庭。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87个,床位842张,医疗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消灭了疟疾、天花、霍乱等传染病,新方法分娩率保持在95%以上。平均寿命从民国36年的33岁延长到66.11岁,1987人口。

宁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唐末以后,大量中原汉人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宁化一度繁荣。但由于长期的封建经济和山区环境的影响,宁化在文化和经济上发展缓慢,直到解放前一直非常落后和贫穷。解放后,宁化人民在中国* * *生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短短几十年,发展速度远超历史上几千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要实现现代化,要发展繁荣,任务还很艰巨繁重,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宁化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宁化人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充满信心和勇气,正以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充分利用三明市的耕地优势,有效利用“有色金属聚宝盆”和丰富的山林资源,努力克服交通劣势, 充分利用闽赣边境县相连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兴利除弊,走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